一、印光大师劝人要通达净土教理(除了老年人最好一心念佛外):善导和尚说,若论学解,一切法门,都应当学。(净业社开示法语)问:前年蒙慈示,谓弟子年近半百,不可研经,只可死心念佛,以祈往生,以后即不作研究工夫。惟近披览大智度论,紫柏集,颇得开拓眼界,警策身心之助。然..
信佛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
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好色的。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么样修道、怎么样入道,因为他贪爱心、财色心始终断不了,道始终入不进去。文殊菩萨说“善用其心”,如果我们能对治着去观,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的人才入门,..
不信佛念佛,自恃聪明者可悲
不要只求顺缘,还要求点违缘
我从小就有很多的疑问,也喜欢问。长大以后去读书,老师那儿一讲,完了以后,我肯定是举手来提问的。我记得那会问了好多问题。老师回答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先背吧,背会了以后,多读多念,慢慢就懂了。那时候不明白老师的意思。现在我觉得这句话也没有错了。实际好多的东西,可..
为什么佛门高僧不能代众生消业受报?
编者按:2015年4月25日,佛陀的故乡尼泊尔发生特大地震。凤凰佛教发布高僧祈福、前方专访等内容后,一些网友看到这些报道,第一反应不是同情、声援,反而提出质疑:有人甚至断言“信佛没用”,“佛陀连故乡都不能保佑,佛教看来要灭亡了”。为何佛陀故乡也会遭此重大灾难?为何佛..
明贤法师:如果心中已无执念 净土就在我们周边
净土和浊世既然有这样的距离,我们能否在“实有”现象界中找到净土?直接去找,这是不对的。因为净土在西方,与“实有”现象界之间有一段距离。当我们对于“实有”现象界的执着越重,离净土就越远;执着越淡,净土就慢慢回归。这就如同修行人念佛时对于阿弥陀佛的信心——一位非常..
危难之中持诵圣号 枪不能伤火不能烧
倓虚法师在长春筹建般若寺时,有致中、界虚两法师去林区协助砍伐木料。一次,他们在江边放木排时,遇到土匪,索取钱财。他们身无分文,匪徒便用柳条怒打界虚法师,法师为法忘躯,挨打时沉默不语;匪徒更气,改用木棒毒打,意思是没有钱就要命。这是法师就念起观音菩萨圣号来,匪徒..
自己要求不要太高 遵佛教诲对治烦恼
编者按: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参长老早年曾因不愿还俗被捕入狱,又在狱中宣传佛法,结果被判刑十五年及劳改十八年,1982年才平反..
要想修行,必须先清净你的心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付嘱啊?你必须得净心。你净了心,观你的心,跟佛所教导的教义,跟佛所制定的制度,结合不结合?一定要结合。结合了之后,你就进入解脱道。不然你上不了,连道路怎么走、到得了哪儿你都不知道。你出了门都找不到家,东西南北往..
父母过逝时,勿行落井下石之孝
【白话文】昨天收到你寄来的讣信,知道你父亲在上个月二十八号往生,对此我不尽感慨和叹息。你父亲过去世中固然有大功德,所以能在今生白手起家,挣得巨大的财富,寿命超过古稀之年,又儿孙满堂。他平生乐善好施,护持三宝。如果有信愿,当即就能往生西方。如果没有信愿,或者生天..
圣严法师揭示成功与因缘的三重关系
成功三部曲是:随顺因缘、把握因缘、创造因缘。(图片来源:凤凰佛教)《圣严法师108自在语》:“成功的三部曲是:随顺因缘、把握因缘、创造因缘。见有机缘宜把握,没有机缘要营造,机缘未熟不强求。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成长的经验。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
济群法师:不是死后才去轮回 每个当下都在轮回
编者按:很多前贤说过,因果轮回是佛教的基础,离开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就谈不上佛教。近代高僧虚法师认为,惑、业、苦三者是轮回之根,因为迷惑必然造业,造业必然受苦,愈受苦愈迷惑,愈迷惑愈造业,愈造业愈受苦,于是轮回无已受苦无休。正信佛教徒都坚信轮回存在,但为什么世..
我是佛——星云大师
禅门里有这么一段故事:有一天,信徒问禅师:“什么是佛?”禅师十分为难地望着信徒,说道:“这,不可以告诉你,因为告诉你,你也不会相信!”信徒说:“师父!您的话我怎敢不信!我是很诚恳地来向你问道的。”禅师点点头,说道:“好吧!你既然肯相信,我告诉你:你就是佛啊!”..
宣化上人不顾自身而冒死说出的超度之真实义(此开示很稀有珍贵)
死亡是有情众生要遭受的一种极大痛苦之一。因为每一个人在世间都要面对死亡的一天,但是死亡之后,我们应该要如何为这些亡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如何为他们做一些为人儿女应该的本份,不但身体要忍受四大分离之苦,如果心中对世间的一切事物很执着不肯放下,心灵上的痛苦往往..
种好你生命的福田
佛家讲三种福田:第一个福田叫做报恩福田;第二个叫功德福田;第三个叫贫穷福田。因为在佛的那个时候啊,他没有商业课这些内容,是吧?他也不需要。所以,他直接讲到一个事物的本质。报恩福田是什么,就是报父母的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恩、国家对我们有恩。所以,如果我们还能够盈..
春节烧香拜佛是迷信吗?请看弘一法师的讲解
自古以来世人对于佛教就有诸多误解,当然这些误解也分不同情况,有些情有可原,经过合理解释,就能消解误会。还有一些现象,世人若不明白其中真义,也很容易产生误会,比如拜佛供佛烧香礼忏。近代高僧弘一大师总结世人对佛教的各种误解,分为不同类型,逐条分析,世人看完大师解答..
如何获得快乐与调好人际关系
快乐不是独享,而是共享。有独享的快乐,叫“寂静涅槃”,禅定的快乐也是独享的,但大部分快乐是共享的快乐。我们修学佛法,要发度一切众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对于在家居士,一家人天天在一起,要让家人都感觉到快乐;如果一家人在一起都感受不到快乐,我们想在别的地方找..
遇到事要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
自己快乐,就放光,照亮世界遇事往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我认识一位大家尊称她“欢喜菩萨”的农妇,有一天她丢掉了五千块,她发现的第一句话就是说:“这样捡到的人也能用,这样真欢喜!”她的心真的是愿往生极乐,所以遇到事总是往最快乐的地方想,往最慈悲的角度想,她马上放下、布..
弘一大师出家前给妻子的信:放下你,非我薄情
很多年前,我读到李叔同在杭州出家的一段——西湖边杨柳依依、水波滟滟,没有比西湖更合适送别的场景了。1918年的春天,一个日本女人和她的朋友,寻遍了杭州的庙宇,最终在一座叫“虎跑”的寺庙里找到了自己出家的丈夫。38岁的他原来是西湖对岸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教员,不久前..
有两件事我们非常需要去做
朝拜五台山,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这需要因缘。不管信不信佛,只要来到五台山,我们的身体,一定不会去做无意义的事情,更不要说去做不好的事情;我们的语言,在这样一个班里,自然都是善的。当我们的行为和语言善起来、净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心也就在净化了。来朝五台山、来拜佛,..
慧律法师:受八关斋戒法
2005.2.25慧律精舍般若讲堂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好,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大德,今天是二00五年二月二十五日星期五,我们今天要讲“受八关斋戒法”,佛为什么要讲八关斋戒法呢?佛在世的时候,佛陀成道建立了僧团,度了无量无..
学佛人处处要往真的去做,丝毫不能存假的
世界上的人,说假话的多,说真话的少;打妄语的人多,说老实话的人少。各位研究,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学不老实,处处要打妄语?为什么人欢喜说假话,而不说真话?因为世上真的人少,假的人多;虚伪的人多,老实的人少。你要和他敷衍,顺人情说好话,人人都高兴;若是说一句真话,..
明贤法师:娱乐至死是青年人出家大障碍
我小时候信佛,十一二岁上初中就开始了。我上学的时候会有一个情况,比如说我走在前面,后面就会有叔叔、伯伯还有邻里乡亲议论,多好的一个孩子啊,这就废了,他怎么信迷信了呢,怎么神经了,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如果就那个时候的状况跟现在来比,我觉得现在比那个时候要好,那个时..
宽见法师:最近学法很昏沉,念佛就瞌睡,如何超越?
我最近一段时间学法很昏沉,念佛就瞌睡,之后起来,边念边拜忏。请问师父,这是退转的状态么,是自己学法不精进,还是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理解,如何超越?释宽见:这个不难,你是一直以净土法门作为自己的修行方法?不是。我早课是《楞严咒》、《大悲咒》、《心经》,有时是《大悲咒》、《心..
妙祥法师:怎样把心量放开
问:弟子在修行上始终没有把自己放下,也没有真正发心为大众服务,只发一点小心,心量始终没有打开,心量小在修行上是种障碍。请师父慈悲开示,该怎样把心量放开,闯过这一关?妙祥法师开示:这个心量,是我们一个大问题。实际上,也就是知见问题。因为有了知见,它就有了我。上午..
妙祥法师:如何恭敬父母师长
“敬应尊敬者,此为最吉祥。”有德者是指具有很多殊胜的功德,如佛、法、僧三宝,善知识,或者对我们帮助很大、有丰富经验、为我们前进打下基础的人,如父母、老师和长辈等。尊敬也包括很多,如身恭敬可以礼拜、承事他们,就是听他们招呼。语言恭敬可以赞叹、说爱语等;意恭敬可以..
达照法师:我为什么不再去见上师
我讲一个简单的例子,我这一生能够出家修行能够到今天,最感恩的确实就是我们上师元音老人,他使我把整个生命得以改变。但是大家不知道我只见过他一次,没有见第二次。我见他一次是在南京,而且在一起住了三天,这三天当中,我见到他也没给他磕头,因为他是居士,我是出家人,不给..
学诚大和尚:不给自己树敌,则天下无敌
佛教的本意就是让人觉悟,让人发现并超越自身的烦恼和痛苦,让更多的众生成办解脱生死的这样的大事。能传播出去的才是好东西,不能传播出去,再好,作用有限,能够传播出去,还要大家容易懂,能够渐渐入心,真正对我们的生命有帮助,对社会有帮助,对国家有帮助,对人类有帮助。学..
明贤法师:信仰不是寻找奇迹,不要过分感性狂热
信仰不是心灵寄托,也不限于祈福免祸。玉琳国师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作为大德善知识,为众生所开显的修行之道,它一定是光明和坦途的,一定是大众可行,并不是说只有一个两个人可以接受,一定是大众都可以接受,它一定是宽坦可行,而绝不是特别陡峭、特别严峻而让大家觉得没有接受..
学诚大和尚:不给自己树敌 则天下无敌
学诚大和尚认为,不给自己树敌,就天下无敌。佛教的本意就是让人觉悟,让人发现并超越自身的烦恼和痛苦,让更多的众生成办解脱生死的这样的大事。能传播出去的才是好东西,不能传播出去,再好,作用有限,能够传播出去,还要大家容易懂,能够渐渐入心,真正对我们的生命有帮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