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

问: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吗?大安法师答: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乃一代时教之总纲。戒又叫毗尼、波罗提木叉。戒律是针对凡夫众生的烦恼、习气所施设的。最基本是五戒——杀、盗、淫、妄、酒。若与儒家的“五常”相对而言,不杀生是仁,不偷盗..

持戒对治烦恼

持戒是佛教也是一切宗教给予我们的重大启迪。佛陀为什么要制戒?由于我们有烦恼,因此我们本具佛的功德,但显发不出来。戒是为对治烦恼而施设的,规范我们的身口七支。要知道我们得人身是靠持戒的功德才得人身的,没有五戒的功德,没有仁、义、礼、智、信五常的道德,我们是得不到..

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问: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呢?忏悔可以得清净吗?大安法师答:五戒,特别是前四戒:杀、盗、淫、妄,那属于根本戒。你在佛面前、在师父面前已经受了,这是庄严的承诺,你就得要把这四条戒持好。首先要知道戒相是什么:①不杀生,正治是不要去杀人,如果你..

没受戒念佛能往生吗

问:在家修行没有受过居士戒,如精进念佛能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法师开示受居士戒的重要性。大安法师答:就往生这个事情来说,你只要具备信愿持名,都能蒙弥陀愿力加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附加任何的条件。但我们作为学佛人,想要得到三宝的加持,就应该求受三皈依。如果你希望..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佛说..

如何让自己持戒更圆融

问:弟子没有受戒前尽量按照五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受戒以后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心态是不是不好,会影响修学?该以何种态度来持戒更圆融一些呢?大安法师答:首先,你能够去受戒,这表明你有道心了。受戒的目的是什么?佛陀制戒的本怀是为道制戒,是求证菩提佛道来制戒的..

在家居士如何修学净土

问: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大安法师答: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体现了诸佛如来度化众生的悲智,令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轮回的苦难,安享涅槃常、乐、我、净。所以修净土法..

修人天善与往生净土有何关系

问:修人天的善,对于我们培养往生净土的福德资粮,是不是有直接的关系?大安法师答:是间接的关系,不能谈直接的关系。直接的关系就是你念这句名号。“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得生彼国”,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实际上,你念这句名号,就是福中之福;念这句名号,就是善中之善。..

生死的大事

【然平日则区区趋名竞利,虽百钱之物,亦不肯弃舍,而不自爱其身,何哉?或责以盗窃,或呵以禽畜,则怫然而怒,有至于终身怨憾而不可解者;有至于殴击而成狱讼者。彼盗窃禽畜之名,无损于吾身,乃恶之如是。是徒惜吾身之名,而不知惜吾身之实。何哉?且吾身之实者非他,强名曰死,..

身体查不出病因,能否如愿往生

问:我生病十多年,发病时情绪不受控制,医院查不出病因。但我一心念佛,发愿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如愿否?大安法师答:你只要能至诚发愿,求生净土,一定能如愿的。若已愿若已生,若今愿若今生,若当愿若当生,有愿皆满。往生西方净土,不是很难的,它是非常容易的,容易到什..

净业三福,变化气质

南无阿弥陀佛!尊敬的李木源林长,尊敬的诸位大德法师,诸位居士同修:今天是我们最后一讲,讨论的题目是《净业三福,变化气质》。三福属于念佛行人修行的助行,三福的提出,是来自《观无量寿佛经》。当韦提希夫人哀请世尊开示往生净土一法,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的请法之后,在未介..

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五愿】生者皆得宿命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佛说无量寿经》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往生到我刹土中的天人,注意他的对象还是天人,不是圣人。就意味着这些没有断烦恼的天人,本身他是没有..

「善男子善女人」和「男子女人」有何差别

问:“善男子善女人”和“男子女人”有何差别?大安法师答:二者的称谓有本质的差别。男子女人是对人性别上的分类,而善男子善女人却有着价值评判。从通途佛法的角度来看,能信因果、信受三宝的功德,继而求受三皈五戒者悉可称为善男子善女人。从净宗特别法门..

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吗

问: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这种说法正确吗?大安法师答:弘扬《弟子规》也是个好现象。由于我们中国大陆近百年来对传统文化的边缘化,童蒙教育缺乏道德内涵,小孩子不知道如何孝顺父母,不知道洒扫应对等起码的行为规范。学学《弟..

「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问: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大安法师答:首先得厘清概念,什么叫能行?行什么?一般讲能行持,有行力,是真修实干,诸如五戒、十善,出家人持具足戒、修六度万行,以及参禅念佛等。所以“能行”中就包含着念佛。至于能行只是作功夫..

净业助行,培福载道

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念佛法门虽是大乘特别法门,然并不违异于大乘通途之因果律。西方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净业所成,所以净业行人亦应在信愿持名的前提下,随分随力地修诸菩萨净业,用以增上往生的品位。净宗正助双行,如顺风扬帆,再加橹桨,既稳且速。净业助..

净土宗与现代社会

净宗寓示着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托着一切众生终极的生命关怀,使众生于一切恐怖中,获致大安乐。净宗文明在无量劫的历史长河中,以种种形式向法界无数刹土播扬,或极乐世界佛菩萨分身他方刹土以种种身份宣说;或净业行人透过信愿持名的践履,接纳并显彰净宗精神;或仰信净宗的文..

忏悔业障,发菩提心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今我等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为优婆塞戒,..

净慧法师:修生活禅的四个要点

我们提倡生活禅,所要强调的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里的修行当然不是仅仅局限于禅,也包括念佛、学教、观心,总之是指佛教修行的一切法门。因为一切法门都离不开禅定,所以我们特别强调了“禅”。《瑜伽师地论》上列举了种种禅,其中还有“办事禅&rdqu..

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上班都是生活,生活就是烦恼,而禅就是菩提。现在的人们,做事情时会有很多痛苦,但换个方式去看这些事..

学佛学什么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戒学佛教的戒条有很多种,但均以五戒为基础。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根据佛教这五条戒律去修行,去增进道德,那么,我们自然就是道德高尚的人、受人尊敬的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是一个模..

在家学佛方便谈

四句口诀很高兴与大家见面谈心,沟通思想。今天我们所在的这个素菜馆,环境优美,我希望它能扩大影响,有更多的人来这里吃饭,通过佛教的饮食文化活动来体现佛教的慈悲精神,体现佛教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培养爱心的精神。这是吃素的目的所在,应该定好这个位。我不赞成把这里办成..

净慧法师《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各位居士:下午好!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个老题目:“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两句话从释迦牟尼佛成道的那一天开始就讲这个内容,所有古圣先贤讲说的道理也不外乎这两句话。所谓的觉悟,佛教叫智慧,有智慧才能觉悟人生;奉献,佛教的原话是慈悲,有慈悲才能奉献人生。觉悟..

净慧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按照这次活动的安排,今天下午是传授三皈依和五戒。这个活动是一个很严肃的活动,所以在讲三皈依或者五戒的时候,我们全体可以参加听一听;正式要授三皈依的时候,就要根据个人的意愿,根据个人对佛法认同的程度、追求的程度来作决定。可能有一些营员已经向往佛法有很长的时间,也..

净慧法师:人生的三大缺陷

人生有太多的缺陷,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清除人生的种种缺陷。人生的缺陷有三种是最根本的,那就是:惑、业、苦,这是我们一切凡夫所无法避免的三种缺陷。(一)惑什么是惑呢?顾名思义,惑就是迷惑、迷妄,就是无明、烦恼,它是我们流转生死、造诸恶业的推动力。惑主要包括贪..

法布施的福德果报

法的布施我们有些人做弘法利生工作、劝进行者工作,他常常有个观念:我一天到晚这么忙,都耽误我自己念佛修行了。如果你能建立起自他不二、同体的观念,你能劝人往生,你自己也得以往生,你就能够放心地来做这项劝进行者的工作了。你劝一个人都有这么大的功德,何况不只劝一个人呢..

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大势至菩萨的力量很大的,他只要坐下来整个七宝地面都会动摇。你看《观经》讲观大势至菩萨这一观,他震动的时候,大势至菩萨这个光明可以穿到下方的金光佛刹,上面可以穿透到光明王佛刹。然后在下方和上方的这个佛刹中间有无量无边的世界,这无量无边的世界都有无量无边分身的阿弥..

传喜法师:吃素的猫与念佛的鹦鹉

以前我有个师父养了一只猫,这只猫它就吃素,跟着师父一直吃素。一开始也不吃素的,跟着师父住了很久,有一次师父跟它说你可以受五戒了,然后给它受了五戒,它就开始吃素,很奇特的。我们这只猫还小不懂事,刚刚几个月大.慢慢大了或许通点人性还好一点。在内蒙有个佛教徒,在家里养..

传喜法师开示问答

问:请问师父,我们在佛堂里供花、供水或供水果,那些水果供完后还能吃吗?是丢掉呢,还是怎么处理?师:一般在我们汉传佛教里,上供的水果可以吃,下施的水果不可以吃。但在藏传佛教里,所有供佛的食品,就不再是你自己的了,你已经供养佛了,就是佛的了,你再拿回来吃就有过失。..

传喜法师:把外在的物质变成心灵的财富

不能说我们有好的房子住了,有好的环境了,我的心就懈怠了,就这样过日子吧,今天明天得过且过,那不可以。一个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外在的福报要把它变成我们生命的财富,因为外在的财富它是带不走的,它是五家所有的。所以好的外在的物质我们要珍惜它,把它变成心灵的财富,变成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