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禅有没有最便捷的方法
文/《禅》刊
问:修禅有没有最便捷的方法?
答:时时刻刻观察我们的心态,可以说是最便捷的方法。这比专参话头更容易入门、见效果。
一天二十四小时,连睡觉在内,分分秒秒中,我们的意念没有瞬间休息,生生灭灭,每天都是一笔糊涂账。没有修行的人,心态是不平衡的,总是在受外界的引诱,喜怒哀乐,随环境而转变。修禅的人,心态是安祥的,逢苦不忧,逢乐不喜,时时刻刻都在观心,使我们的心态在二六时中处于光明清净空朗的状态之下,做到念念自知、自觉,最后便可一念不生。这非常难,但最易获得效果。
观心,简言之,就是时时刻刻照顾当下的一念,生活在现在,生活在当下,不追忆过去,不设想未来。我们平时依照此法训练此心,修行的对象和环境就非常灵活。要做到这样并不那么容易,必须通过专修,如参加禅七或早、晚有专修的时间,这样在平时修行才容易上路。
问:我平时念佛不能成片,时断时续,这样念佛能开悟成佛吗?
答:你这是散心念佛。散心念佛只要时刻提起,把意念集中在佛号上,日久功深,自能纯熟。念佛与参禅的目的,从佛教的宗旨来说,都是要求开悟,要求明心见性。不论禅、净,修定是共同的,静坐下来默念,比如每天一至二小时,这种定心念佛比散心念佛成就快。
默念佛号要注意慢慢念,念快了伤气影响身体。要使意念与佛号同步,排除杂念,但也不必用心制伏杂念。有意制伏杂念这本身又是杂念了。当然根本上讲念佛本身也是一种杂念,这是以妄制妄,以毒攻毒,到最后真正念到一心不乱,那就连这个念佛的心也没有了,全身心是一句佛号,那时就相应了,真正达到了心佛不二的要求。
忆佛念佛当来必定成佛。每个法门都能成佛,都是究竟的。佛说的法门都是教导众生如何修道成佛,都有一个完整的修行次第和思想体系。如果哪个法门不能成佛,那就不是究竟法门。念佛修慧,还要修福,要广行六度四摄,福慧双修,才能成佛。
问:我是一名气功爱好者,觉得气功在许多方面与禅相近。我想皈依佛教,又担心皈依后能否继续练气功?
答:修禅的入门方法与气功确有相通之处。但两者目的不同,效应也就不同。气功是一种有求著相的修行;佛教的修行是无所求的修行,不是要得到什么,而是要随时随地舍掉什么。舍掉贪嗔痴,就能成就戒定慧。学佛是以面向全体众生为修行的出发点,在解脱众生苦恼中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道德,完善自己的人格。
皈依佛教以后,可以把练气功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活动,但不要皈依它,佛教的修行还没有上路时,先保持这种方法,但可以把佛教的内容加进去。等修行上路了,自然就不练了。
问:我都六十岁了才有缘皈依佛门,学什么都太老太晚了,好多人劝我只管念佛就行了。是吗?
答:可以。老年人修念佛法门容易得到受用。人生难得,佛法难闻。知命之年比起青年人来说是老了一点,但与那些对佛法一无所知或怀有种种误解的人相比并不晚。老年学佛,不要觉得自己信佛太晚而产生畏难情绪,正因为我们是六十岁的人了,比青年人更应勇猛精进,要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勇气和信念。只要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紧迫感,也许会比青年人更快地得到受用,更快地与佛法相应。
在家庭中,六十岁的人所处的位置很重要,上上下下都有关系,有儿孙、有老伴、或上面还有老人,要做好协调工作。有的人学佛后便与家人对立起来,整天只顾烧香、叩头、念经,屋子里供了许多菩萨,象进了庙堂一样,生活上也是别别扭扭,这样学佛是不能与家人达成共识的。
学佛以后,一定要比没有学佛时具有更宽广的胸怀,更高一层的思想境界。在协调好家庭生活关系的基础上,使家人逐步接受道德与智慧的教化,最终成为佛教的家庭。
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业障果能消除吗?
答:这个成语原为佛教徒劝人修行的话,这里“成佛”是个比喻。作恶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会变成好人,业障固然不能全消,但至少从今以后不做坏事了。
(来源:《禅》刊 1993年度第二期《问禅寮答问 》,净慧法师主答 编辑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