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电影
般若电影

不树立正见,拜佛再虔诚也枉然!

2022-08-22 般若电影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人生偏差太多,感觉迷茫混乱怎么办?
没有恰当的人生目标与方向,在恶性竞争中难以摆脱,面对各种痛苦,无解状态怎么办?
信仰佛法,但是不知道怎么在生活中运用,理论和实践不能结合怎么办?
那么,就让我们从“八正道”里找寻答案,用“正见”这个锦囊,在这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世界活出愉快、精彩和智慧。
何为“正见”
正见,是佛教“八正道”之一。
八正道,指的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种修行方法。
依出世间的八正道去实践,将可获得生命的解脱;依世间的八正道去实践,可成为善人君子。
它能帮助大家在物欲横流、迷茫混乱的时代,找到生存之道;在学习、工作、生活上,给予恰切的指导。
“八正道”以“正见”为首,正见即正确的知见。
因为有了正见,对于事理才会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破除谬妄偏差的俗知俗见,最终悟入正道。
有正见,能离苦”
悉达多太子在出生的时候,世上已经有了很多修行者和思想家。当悉达多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时,那些修行者仍然在依靠自己的想法,去寻求世间的幸福或解脱的道路。
佛陀在弘法的过程中,经常要与这些修行者对话,并以“正见”来引导他们,使其从“盲修瞎练”的用功,转变为“智慧”的成长。
我们可以从《杂阿含经》中,读到佛陀关于“正见”的开示: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比丘!
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这里可以看出,有“正见”的人,知道诸行无常,能够引导各种人解脱苦恼,自己也能觉悟而超越生死,非常令人赞叹。
用正见,指导生活
对于在各行各业过着世俗生活的人来说,如何以“正见”来指导修行和生活呢?这里用一个故事回答大家。
有一次,一位未出家的婆罗门见到佛陀,就很直接地问了关于“正见”的问题。
佛陀告诉他,正见有两种:一种可以引导世间向善,一种可以寻求解脱之道。
比如很多人认为布施、持戒、劝善,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人,并且避免自己犯错。
但是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是依照世俗的观念去判断是否正确。
这虽然是在行善法,但却不究竟。
所谓正见,是依“苦、集、灭、道”四圣谛而树立的见解,能以此判断诸多法门是否趋向于解脱道,以“正见”来“择法”,明确修行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正如《阿毘达磨品类足论》对“正见”的解释:
正见云何?谓圣弟子等,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
解了、等了、遍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叡、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名正见。可以见得,佛教的“正见”特别强调“四圣谛”思惟法。
很多佛弟子可能觉得,自己对四圣谛是非常认可的,但是在发生问题时,仍然想不通,很难运用“胜义谛”的教法去化解自己的烦恼。
其实,在困境缠缚的当下,我们很难一下子抽离出来,那些不自控的负面情绪,会加深我们的种种疑惑,这恰恰是检验和提升修行的时候。
也许现在还不能时时保持“正见”,但是在对境出现时,能够及时发现“不正见”,便能避免受其挟使,误入歧途。
远离“不正见”
世人常常会产生的“不正见”大约有五种:
萨迦耶见:又叫“身见”,认为五蕴实有,执此为我,而生种种谬误的见解。
边见:有了我见,即计度我为死后常住不灭者,或计度我为死断灭者,此即佛教所反对的常见或断见。
邪见:认为世间无生果之因,亦无可招之果,故为恶不足惧,为善不足法,此种见解,乃见之最邪者,故名邪见。
见取见:于前种见上随执一端,以为最胜,即固执其所见,一切斗争依之而起,故以一切斗争所依为业。
戒禁取见:印度古代苦行外道,认为受持牛、狗、鸡等戒,可以得涅槃之果。这种非因计因,非道计道之见,是为戒禁取见。
佛教告诉我们,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而生的。
我们的身语意所产生的后果,都会在缘起中展现出来,但却没有什么能困住我们,因为一切都不会永恒不变。
能改变生命方向的,正是我们自己。
不管在佛陀修行的年代,还是现在,都有各种言教、思想在世间传播,唯有先树立正见,我们才能有智慧的信仰和中正的行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