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愿有用吗?”
当我们心中充满爱时,也在世界上创造了更多的爱、和平及喜乐。当我们的心中充满爱时,在那一刻将这些能量传送给另一个人,他知道与否,那并不是最重要的。安乐、慈爱、安稳的能量是非常真实的,最重要的是把这些能量传送出去,这才是真正的祈愿。
所有心怀信仰的人,在灵性修行上都会采用某种祈愿或禅修的方式,虽然这些方式看起来可能大为不同。祈愿有可能是静坐,也有可能是诗歌大合唱。有些传承教人坐着祈愿,有些则是以俯拜、跪、站甚至舞蹈的方式来祈愿。有些人虔诚地定时祈愿,有些人则是临时抱佛脚。尽管祈愿的方式形形色色,种类繁多,但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祈愿有用吗?”
或许我们会认为,如果祈愿有用,那么祈愿是可行的。但是假使祈愿没用,那么为什么要祈愿?祈愿有用吗?答案是:有时候祈愿能如愿以偿,但有时则否。于是就有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有时候祈愿有效,有时候却没有?
我们知道打电话需要电话线并通电,祈愿也一样。如果我们的祈愿没有信心、没有慈悲和爱的能量,就像是用不通电的电线打电话一样。所以,光是祈愿并不一定有结果。有没有办法保证祈愿一定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如果有人有办法,大家一定会不惜代价购买,但至今没有人有这种办法。
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祈愿有时候有效,有时候却没有。因此又衍生出另一个问题:如果神或我们信仰的外在力量已经决定了事情该如何发展,那又何必祈愿呢?有些人会说:如果神的旨意如此,那么就是如此。如果什么事都已经预先注定,又何必祈愿;如果有人注定会在某个年龄得癌受苦,我们又何必多此一举地为那个人的健康祈愿?那不是白费时间吗?
佛教对于“业”也有同样的问题。如果有人过去造了恶业,后来生病了,有人就会说那是业力的作用,我们的祈愿能改变什么?如果我们的业是如此,那么业的结果怎能改变?基督徒所谓“神的旨意”就相当于佛教徒所谓的“因果报应”。
所以如果神灵让事情这样发生,那又何必祈愿?但我们也可以反问:为什么不祈愿?从佛教中我们学到“一切无常”,意思是一切都会改变。我们今天可能健康,但明天就可能生病;今天可能生病,但明天可能病就好了。一切都在按因果法则运行。因此,如果我们有了新的能量、新的洞见、新的信念,我们就能在生命中开创一个新的阶段。当我们以静坐使身心合一,并将爱带给奶奶、姐姐或弟弟时,是在创造一股新的能量,而这股能量立刻就能打开我们的心。当我们心生慈悲,并在祈愿者和受愿者之间建立联结,那么梅村和河内就没有距离了。这种联结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它完全不受时间、空间的阻碍。
不过祈愿的结果经常并不如我们所愿。通常我们相信自己是全心全意,用全身的每一个细胞,血管里的每一滴血来祈愿,但仍然不成功。如果我们为挚爱的人在临终时祷告,怎能说我们没有爱呢?我们是真的爱,然而如果我们深入一点就会发现,有时候我们的爱并不是对那个人——我们的爱是对自己,因为我们害怕被孤单地丢下,害怕失去所爱的人。如果我们把爱和害怕及孤独感混为一谈,那么就会混淆真爱和渴望。我们渴求那个人活下去,好让自己不孤单。这是一种爱,不过是对自己的爱。就算我们全心祈愿还是没法救活生病的朋友,但却可能改变我们的内在。
然后是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盘桓于其他问题之上:我们是向谁祈愿呢?神是谁?佛陀是谁?观音菩萨是谁?圣母玛利亚又是谁?当我们深入这个问题时,会发现问题比答案还要多。
自己和他人的界限在哪里呢?对佛教来说,这可能是最基本的问题。在佛教传统里,每当我们行合十礼前,都必须深入了解我们是谁,以及面前这位我们所礼敬的又是谁。尤其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看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例如自我与佛陀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认为佛陀是与你完全分离独立的个体,跟你毫无关系,你站在下面而佛陀坐在上面,那么你的祈愿或礼拜就不是真正的修行。因为那是基于一种错误的认知——个别自我的观念,认为佛陀和你各有各的自我。基于这种观念而礼拜,只能称为迷信。
当你双手合十站在佛像、世尊或任何你祈愿的对象面前时,都必须观想,因为你所面对的那些形象,无论是铜铸的、泥塑的、玉雕的或镶钻的,都只是象征而已。那个雕像在你之外,但佛陀并不是在你之外的某人。我们要能观想两者之间的联结。
你和佛陀并非两个分离独立的真实存在。你中有佛而佛中有你。基督教及其他宗教中可能也潜藏着这种理解,但佛教用很清楚简单的方式表明了。礼敬者及被礼敬者,两者皆是空。我们之中没有任何人有个别独立的自我。所以,佛教的祈愿,是向我们自己以及外在两者祈愿,因为两者之间没有差别。
如果我们真正修习,就能看出,我们也和所有的圣者一样,具有爱、正念及了解的本质。正念的能量是真正的能量,而只要应用能量就必有改变。例如,阳光的能量能改变地球上的生命。风是能量,我们的正念也是能量,可以改变世界以及人类的处境。因此,当我们产生了正念的能量时,我们的祈愿就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