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智慧融入生活
面对现在这样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末学仔细学习了导师的开示,明白了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国人的共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先打好做人的道德观念基础,进一步来读诵佛教经典作品,也是传承优秀文化的方式。
佛教提倡的孝道是报恩,每年腊月初八腊八节和七月十五盂兰会,就是佛陀以这种特殊的形式来展现佛教报恩的方式。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在生活中要懂得知恩报恩。末学惭愧,虽然懂得众生皆有佛性,但在生活中还是顺着自己的凡夫串习,喜欢的人就愿意多帮助一些,相反的就连理也不理。处处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只能使我执更加扩展。经过仔细反省,明白了,修行就是要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本质。只有能够认识自己,反省自己,然后通过修学,渐渐地把自己带有局限狭隘的不良心态改变,慢慢地把心量扩大,把我执彻底粉碎,才能将生命宝藏打开。
《坛经》里有一句偈颂: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这段偈颂告诉我们,佛法离不开世间,离不开生活。如果认为佛法与世间格格不入,另外去找一个清净心,就是有所执着了,修学的方向也就错了。想在兔子的头上找个犄角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说,任何人、事、物质环境都是学佛人的好去处。在以前,末学每天会念长长的经文,还有持咒念佛等等,很辛苦地做这些,似乎是在完成当天的功课。这看似很精进,殊不知自己把修行也变成了一种习气,下来后与大众绰绰有词,遇到事情却还是会着急上火。这种与法不相应的修行,只能自欺欺人。加入修学后,在每天的闻思法义过程中深深地明白了,真正的修行不仅是做功课,还要历事练心,保持正念不失。外在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觉照当下的每一个起心动念,解行并重,全然地投入到每一天、每一时、每一个当下的修行当中。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则入”,佛陀对不同众生有不同的救度方法,先以欲勾牵,通过一些方法引导众生,让众生相信佛法。因为如果众生没有信心,也很难救度。导师以无限的悲心愿力继承着佛陀的如来使命,把修学法门传承于我们,修学也是末学入道的一个途径。有一句话叫“禅门莫深唯信入”,信为根本,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了脱生死,证悟成佛。佛教里也讲因缘因果,如是因如是果,无论做什么事,好比是为常住做事或是上供下施,都是让自己与大众广结善缘,同时也是令自己增加修行的信心。
佛教最重要的就是空的智慧,而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佛教讲的空是缘起性空,否定有独立不变事物的存在。在修行上说“空”,就是要破除我执,世界是无限的,宇宙也是无限的,我们的心也是无限的。所有的一切都要有空性智慧的支撑。
在几周的学习中,末学明白了很多道理,也让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就像辅导员法师说的:高高山顶上,深深海底行。学佛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保持谦卑低下,慈悲包容。还要有知恩报恩的心态,在生活当中以此来接人待物,为人处世。
末学多年求法的心终于有了归宿,以后会按照修学的两套模式,与所有法师们同愿同行,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共同践行佛法,共证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