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四节 第四次结集
第四节
第四次结集
迦腻色迦王的提倡佛教
当公元第二世纪时候,有大月氏种族的迦腻色迦王 (公元125—150年在位)率兵从西方侵入印度,并且吞灭四邻,建立犍陀罗(Gāndhāra)王国,文治武功和从前的阿育王不相上下。王的兵力强盛,更进攻东印度,威胁文明中心的摩揭陀国。这国度里的国王,自知力量不敌,就供献佛钵和马鸣菩萨 ,要求讲和。佛钵就是释迦在世时所用的钵,佛教徒尊它为至宝,凡传得这钵的,就为传佛正统的证据;马鸣菩萨,是中印度的大师,道高德重,众望所归。这一种宝物和一个高人都是迦腻色迦王所极希望得到的,所以两方和约,就此成功。王对于佛教非常热心,但这时候距释迦灭度已四百多年,学者中间各自传述的学说极其分歧,莫衷一是。王在政事的余暇,每日请一僧进宫说法,然各僧所说的话,人人不同。王十分疑惑,因向胁尊者(梵名波栗湿缚 )请教究竟孰是孰非。尊者答云:“释迦灭度至今,岁月遥远,各宗师徒相承,各守自家宗派,实在无从定他们的是非。要在王喜欢那一宗,就趁这时,依照自己的宗,来结集三藏。”
王以他说为然,因此发起第四次的结集。精选学德并高的僧侣,先得四百九十九人,最后得到世友(梵名婆须蜜Vasumitra)尊者,以为上座。王因迦湿弥罗国( 旧称罽宾,今克什米尔)四围都是山,物产又丰富,足以供养僧众,于是王亲领五百人,到这地方,建立寺庙,使这五百人在其中做结集的工作。这次结集,是以解释三藏为主旨,所释的经藏、律藏、论藏,各有十万颂(印度文体往往用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的韵语,以便记诵,凡满四句,即叫一颂),总计三十万颂,合有九百六十万言。如今流传的《大毗婆沙论》,就是这次结集时所作的。结集既完,王就取赤铜锤炼成片,以为,将这文论镂刻在上面,再用石函缄封,造一宝塔,将石函藏在中间,不令流传于外国。如要习这论的人,当来这地求学,方许受业。
第四次结集的两点不同
这次结集,和从前结集,有两点不同:
一、胁尊者是小乘说一切有部(小乘分裂有二十部,详后,这是一部的名称)的学者,迦腻色迦王也是信仰有部的人,所以这次结集,是用有部的学风来整理三藏,克实说来,是有部一宗的结集。
二、这次结集,重在解释三藏的义理,和从前专门搜集佛的遗教,也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