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入门
学佛入门

第九章 第三节 佛教教理的研究

2024-03-12 学佛入门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第三节 

佛教教理的研究

佛教最后目的

研究佛教的主眼就在教理。教理明白,然后依理修行,脱却生死的迷境,进入涅槃的悟境,方是佛教最后目的。上面各章所讲的,尽管千言万语,可以说都是为明白教理的预备。但教理极其广,几千卷的藏经无一不是讲教理的,并且各宗有各宗的教理,我们要研究如何下手呢?这可不必虑,自有执简驭繁的方法。

前文曾说过,根本佛教是四谛(第四章第二节),无论各宗教理,讲得如何精深广大,均从四谛推演出来。如今将各经典所讲的共同原理提出,加以解释,探得教理的核心,以后再研究各宗专门的学说,就不至于望洋兴叹了。

经典的共同原理

各经所讲的共同原理,通称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是从苦集二谛,推演而出。今分别加以说明:

【五蕴】

外而世界,内而身心,种种物质,种种精神,纵横错杂,不可纪极。倘剖析起来,无非是许多元素聚合积集而成的。佛教为之起一名称,叫做蕴,蕴是积聚的意思。又拿这积聚的物质精神,分为五大类,叫做五蕴。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这五种中,拿现在哲学上分类来说,色蕴就是物,受、想、行、识四蕴就是心,世间一切事事物物,可以物心二元包括无遗。所以佛教的五蕴,也就包括宇宙万有,毫无遗漏了。

色蕴分析起来,有五根五境: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叫做五根。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寒、暖、痛、痒等感受)。这色、声、香、味、触五种外境,是我们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对象,叫做五境。我们想想看,宇宙万有,这样复杂,然而克实说来,除掉色、声、香、味、触五境以外,还有什么东西?假如我们没有这五根的感受作用,那么宇宙万有,一件都没有的。所以佛家总称五根五境为色蕴,包括一切的物质。

受、想、行三蕴,是讲心理发生的次序。我们的心,是什么样?从前的人,拿左胸里面跳动的肉团,叫做心。如今生理学考证明白,那是发血的器官,并不是心。心是脑神经的作用,似乎可以算定论了。然而有一种单细胞原始动物(阿米巴),它并没有神经,也有感觉作用,可见脑神经还不过是心的发动机关,不见得就是心的本体。佛教讲心的发生次序,第一步为感受,和现在心理学第一步先讲感觉,同出一辙。感受从环境而起,我们碰到的环境,有顺境有逆境。碰到顺境,就觉得快乐,这叫乐受;碰到逆境就觉得苦痛,这叫苦受。还有碰到不顺不逆的境,无所谓乐,无所谓苦,苦乐两舍,这叫舍受。我们自婴孩到成人,心理上积聚的感觉,不出这三受。所以叫受蕴。

心中积聚了许多感受,这苦、乐、舍等念头,忽起忽伏,时往时来,就有对境想象事物的作用,这叫想蕴。

想象不已,就有作善作恶的动机,由心行动,发现于身、口,这叫行蕴。

受、想、行三蕴,讲明心理发生的次序,很是精切。前说脑神经只是心的发动机关,不是心的本体,可见别有无形的心灵在那里。然在佛教早已说明心灵的本体叫做识蕴。识蕴分析起来,有八个识聚合而成的,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

我们的眼球,好像一个凸镜,外物的影像射入其中就能见色。然有时候,心不在焉视而不见,这是什么道理?那是外物的影像虽然射入眼球却没有和眼根相对的缘故。佛教所说的眼根,不是眼球,是指球内的视神经而说。所以眼睛看见色,必有一定的条件,叫“根境相对”,方能发生眼识。眼识既生,就能辨别青、黄、赤、白等颜色,不相对就不能见的。

耳对声,也是如此。譬如室内挂一个时辰钟,一点起到十二点,按时发声。然而我们有时听见,有时听不见,就是心不在焉,听而不闻。可见耳之于声,也要听神经(耳根)刚刚和声音相对,方能发生耳识,辨别声音的高下长短。此外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都是这样。

至于第六意识,作用广大,不论有形的无形的一切事事物物,都是意根的对象。这对象佛经上有一特别名词叫做“法”。因为一切事物,都有天然的规则,所以拿“法”字来概括它。意根和法,刚刚相对,就发生意识。我们的妄心,完全是这意识作用,凡夫无一刻不是妄心用事,所以只认意识做心体。就是心理学,也只研究到意识为止。

佛家因为有禅定功夫,能叫妄心不起作用,这种功夫,能打破第六识,窥见内在的第七识。这七识中国人向来不知道,当然没有名词,只好翻译梵音叫末那识。梵语“末那”两字,译为执我。凡是有生命的动物没有不执持我见的。我们未曾打破第六识,不能窥见第七识的形状,然而也可以在它作用方面知道一点。试闭目一想心的现象,这第六意识一念去一念来,忽而想甲,忽而想乙,决不能老是拿住一个念头,注定在一个事物,永远不转变,这就可证明第六识是有间断的。然我们再想一想,就觉“我”字这个念头,自从出母胎以来(婴孩初生,就知道吃娘的乳,就是维持“我”的生命的一种本能)直到老死,是永远潜伏在心里,不间断的。可知执我的念头不在第六识的范围,而属于第七识的范围了。

至于第八识,也是佛家用禅观功夫,勘破第七识后,方才知道的。梵语的译音叫“阿黎耶”(亦译为阿赖耶),是含藏的意思。这识极其广大,宇宙万有,无论有生命、无生命的东西,都是这识所变出来的,所谓一切唯心所造,这心字就是指的第八识。倘欲详说,道理极深,既不易解,又限于篇幅。姑且拿含藏的意义,略说一说。第八识譬如田地。我们的受、想、行三种作用,一经动念,这个念头,就如种子,落在八识田中,无量数的观念种子,都含藏得进去。有时这种子,忽出现于脑海,我们就会记得起那件事体。所以我们数十年前的往事,忽然会想得出来,都是这八识的含藏作用。我们今生所做的善业恶业,身体虽死,这业力是含藏在第八识中,绝不消灭的。所以我们到老死时,这识最后离开躯壳,托生时,这识最先投入母胎,做生死轮回的主体(拿现在流行的话来说,仿佛像灵魂。但灵魂是限于有生命的,这识连无生命的东西,也是它所造的),就是这第八识。佛家超脱生死功夫,那是用种种方法去修行,将这识转成大智慧不再投入生死海,就成佛了。这八种识合为一蕴,叫做识蕴(五蕴的具体内容,可参见附录四)。

【十二处】

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叫十二处。处是生长的意思,是说由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境,能够生长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

【十八界】

眼根有眼根所处的地位,色境有色境所处的地位。根境相对,发生眼识,眼识也有眼识所处的地位。这根、境、识三者,各有界限,所以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总共有十八界。

有为法和无为法

以上蕴、处、界三科,可以包括宇宙万有。就是拿苦集二谛,详细分说。无论是物是心,都是有生有灭,所以又总括起来,叫做有为法。佛家教人修行,息灭妄心,转成智慧,脱离蕴、处、界的生灭境界,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就是道谛、灭谛。涅槃没有生灭,所以叫无为法。一切经论,大概都是说明有生灭是幻境,不生灭方是真境,教人舍有为法而入无为法的。知道这共同原理,教理就不难明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