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海会
云台海会

持戒,才是长保平安最好的方法

2019-10-09 云台海会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人人都希望出入平安

走在路上当然要看红绿灯

那生命轮回的路上呢?

有戒可依,使我们知道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如果不持戒,貌似挺自由

实际却是陷入险境而不自知

想要长保平安

受戒、持戒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持 戒 

法律 VS 戒律

有的人会问,我遵守法律就好,何必被那么多戒律束缚?

相对来讲,法律是做人基本的底线,有些行为虽然还构不成违法,但却是有违道德规范的。任何真正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人,都不会以“不犯法”而满足的。

那以社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是不是就不用持戒了?一世为人,守好道德规范或许够了,但既然身为佛弟子,自然是深信轮回的,我们不只有这一世,要在危机四伏的轮回里不堕恶道、寻求解脱,必须了解导致轮回的因果规律。最起码也要保证在未来的轮回中不堕恶道,怎么保证,戒律就是保证。

虽然很多戒律要求不伤害众生,但其本质还是为了自己免造恶业。所以,戒律不是为佛而守,也不是为他人而守,而是为自己而守。

“戒是无上菩提本”,持戒就是保护自己免造恶业,持戒严谨,常修忏悔,能令我们生于人天道中,才有机会继续修行以至解脱。

持戒 VS 犯戒

很多居士常会问,我这样做、那样做会不会犯戒,到底要怎么判断呢?

有没有犯戒?那先要看持戒人持的是什么戒了。在佛教中,戒律也分很多种,大致分为声闻戒、菩萨戒。声闻戒偏重止息,比例在家居士奉行的五戒、八戒,出家人受持的沙弥戒、比丘戒等。而菩萨戒就更严格了,不仅止恶还要积极行善,甚至在贪瞋痴上有了一丝起心动念都属于犯戒。所以,一个行为是否犯戒,先要看受持者发愿受持的是哪种戒。

当然,持戒这件事,随着自己修行的深入,会逐渐有更深的理解的。就以不杀生来说,大多数皈依居士能做到不主动杀生,例如不在菜场饭店点杀活物。但持戒严谨的弘一大师,就连每次坐上藤椅前都要摇动一下,等几分钟再坐下,为的是提醒附近的小虫避让,无处不流露出慈悲之心。

人们常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那对自己的未来呢,何尝不应该这样呢。持戒,是为自己而持,为自己的未来做长久计。

还有很多人是因为担心万一犯戒会遭到惩罚,但这样的担心其实是本末倒置。即使没有受戒,做了错事依然会有恶果,只不过自己现在不知道罢了。如果持戒后有了犯戒,也完全不需要否定自己,真诚忏悔,不再造作即可。发心受戒的功德极为殊胜,忏悔的力量也很强大,只要愿意受持,能持一分即有一分利益。

在一些持戒的细节上,对自我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与其去争论到底属不属于犯戒,不如真诚的、不带矫饰的问问自己,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内心是否生出了一丝贪、瞋、痴。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以“息灭贪瞋痴”为原则,这就是持戒和修行的本意。

因为持戒,我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把时间、精力都用在了正确的事情上,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分心和烦恼。所以,持戒绝对不是受到束缚、愁眉苦脸的,反而能够让人生出清净心和欢喜心。

为什么六度中把持戒放在第二位?戒定慧三学中,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不论是否皈依,所有人都可以修布施,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佛弟子,持戒可以说是一道门槛了,否则知道得再多,也只是纸上谈兵。

而六度中的后面几项,没有持戒作为基础,当世间的名利毁誉来到自己身上时,还谈什么忍辱、禅定、精进,更不要说成就究竟的般若了!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当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