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佛禅
天天佛禅

佛菩萨的坐姿、手势,都有讲究!

2019-10-08 天天佛禅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我们到寺院礼佛参游

或是在博物馆欣赏佛像之时

都会发现不同的佛像

姿态不尽相同

或站或坐或卧

并且手势也千差万别

这些都有什么讲究呢?

 坐 姿 


不同的坐姿代表不同的状态,不同的场合。

结跏趺坐

结跏趺(jiā fū )坐,亦称“金刚跏趺坐”,略称“金刚坐”。又以为佛禅定时常用之坐势,故亦名“禅定坐”。如来佛多为此坐,又称为“如来坐”。
互交二足,结跏安坐。右足在下为降魔坐,反之则为吉祥坐。此为最佳坐姿,全身重心不偏不斜,最安稳持久,修定容易成就。

半跏趺坐

半跏趺坐,俗称单盘坐。不同于结跏趺坐,一脚藏于下,一脚外露。


善跏趺坐

身体端坐于座上,两脚自然下垂。唐以后的佛像特别是大佛像多采用这种坐式,这种佛像又称为倚坐佛。据传,这也是释迦牟尼惯用的一种坐姿。

交脚倚坐

两腿下垂相交于座前。早期的弥勒菩萨像,都采取交脚倚坐之姿。

半跏趺思惟倚坐

仅有一足上盘,另一足垂放而下,一手指颊、低首侧身的冥想沉思状。半跏思惟坐不见于印度,而流行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其意义是佛为菩萨时思惟众生疾苦的造像。

自在坐

右膝曲起,左足半趺,右臂直伸,置于膝上,左手撑于膝后;或有右膝曲起,左足垂下,右臂直伸,置于膝上,左手抚于座上,呈自在舒坦之姿势。宋代以后成为菩萨像的流行形式。

手 印 

除了不同坐姿外,我们还常常看到,佛菩萨的手势也是有区别的。这些手势,叫作“手印”,也叫“印契”、“印相”等。
不同的手印,有不同的含义,常见的有释迦五印,即说法印、禅定印、降魔印、与愿印与施无畏印。

 说法印

佛说法时所结的印相。此印表以法轮摧破烦恼,使身心清净,又称“转法轮印”。早期印度佛教造像在方座下大多雕刻法轮与鹿的形像,代表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

禅定印

禅定印,又称定印或三昧印。是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

降魔印

降魔印,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以示降伏魔众。又因以手指触地,所以又称为触地印。

与愿印

与愿印(又作施愿印),是以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表示佛菩萨能给予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

 施无畏印

施无畏印,即右手曲肘朝前,舒五指,手掌向前,即布施无怖畏给予众生的意思,这是佛陀为了救济众生,使他们能够安心,所施予的印相。

佛菩萨的种种坐姿和手印

象征其特殊的愿力与因缘

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

也要学习佛菩萨们的

慈悲心、智慧心、喜舍心

不忘他的教诲

依照佛菩萨所说的

去修行、实践

放下执着,降伏烦恼

开发我们本具的光明、智慧

↓↓↓ 点击"阅读原文" 【与百万佛友共修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