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书舍
碧落书舍

出家人但现僧相,即有大功德,应恭敬礼拜,不可心生轻慢

2019-09-03 碧落书舍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摘自 弘一大师遗著 良因法师导读

《南山律在家备览 · 别行篇》

第二课 入寺法式

甲二、出寺法(3)

总之一个原则:到寺院时,除了要注意不要侵损常住之外,还有就是要注意,不要看僧众的是非,更不能传僧众的是非。不看、不传,这是消极的;更积极的,就是要恭敬一切的出家众。不管他看起来有没有修行,只要他现的是僧相,我们就恭敬礼拜。当然,是否向他学法,或者他开示的佛法,我们接不接受,这都另当别论,但是我们应当恭敬他现的这种三世诸佛清净的幢相。

在《大悲经》里面有一段经文:

“阿难!于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自称沙门、形似沙门,当有披着袈裟衣者。于此贤劫弥勒为首,乃至最后卢遮如来,彼诸沙门如是佛所,于无余涅槃界,次第当得入般涅槃,无有遗余。”

这段话是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在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当中,只要这个人曾经受了戒,他本性是沙门,但却不持戒,行为不端,“污沙门行”,这是一类;或者“自称沙门”,就像现在有些人,自己去买件袈裟,手上拿个钵,自称是出家人,到处向人家要钱,这就叫“自称沙门”;或者“形似沙门”,他的穿著外相就像沙门一样。释迦牟尼佛说,只要他曾被着袈裟,就必然将在贤劫千佛中,某一尊佛的佛法当中得到灭度,证悟般涅槃(至少是阿罗汉的果报),有这样殊胜的功德。

所以他今天纵然是受了戒但不持戒,或者甚至他只是一个伪装的沙门,他未来都会因此得到解脱的大利益。何况我们一般遇到的,都是真的出家众,或许只是他的威仪戒行不足。但我们要想到,他未来在贤劫千佛中,就会因为曾经披了这件袈裟,而得到解脱。想到这里,我们就不敢轻慢他。因为他今天披这件袈裟,就有很大的功德,何况只是一般世俗的人,没有他这种披袈裟的功德,怎可随便生轻慢心呢!

有时世俗的人,对出家众的要求都是很高的,但是我们要想,一个人能够出家就很不容易了。就像我们大学的时候参加莲因寺的斋戒会,大家都很高兴,甚至很多人在走的时候很难过、流眼泪。但是老和尚在斋戒会结束之后问,有没有人想留下来多住两天呢?大家都低头,没人敢看老和尚,怕被点名留下来。大家心都已经动了,想回世俗的环境了。所以寺院生活虽好,但要过一辈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个人要能够发心出家,过出家人的生活,就很不容易了;发心之后,能够有福德因缘真的出家,也不容易;出家之后能够不还俗,更不容易。所以不管他后来怎么变化,他行为好不好,今天能现出家身,就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太高,用高僧大德的标准来要求一个出家人,那是不合理的。如果说这出家人放逸,但若让在家居士易地而处,每天过佛寺规律的生活,恐怕很多人都受不了的。很多在家居士到佛寺住两天都不愿意,甚至留他吃顿斋饭,也都不愿意,而是急着回家,过世俗的生活。所以我们不要对他人要求太高,多要求自己更实际。

往期回顾:

28.示清信女入寺种种非法之相

29.女众入寺,应摄心整容,随人教令,供养忏悔;不可嬉戏笑闹,动自他道心

30.若见沙弥,应礼如比丘,切莫直呼法名、随意使唤

31.告假离寺时应如法作礼,拜辞三宝

32.我们到寺院多少会损耗常住,离寺时应有所补偿,才不会侵损常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