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空船理論(深度好文)
莊子:空船理論(深度好文)
授權圖片| 孫春苗攝
《莊子·山木》篇裡講了一個小故事:
一個人在乘船渡河的時候,前面一隻船正要撞過來。這個人喊了好幾聲沒有人回應,於是破口大罵前面開船的人不長眼。
結果撞上來的竟是一隻空船,於是剛才怒氣沖衝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無影無踪了。
其實你會發現,生氣與不生氣,取決撞來的船上有沒有人!
有時候,你生氣僅僅是因為對方“竟然這樣”“竟然有這樣的人”,而非僅僅是那個人對你造成的傷害。
可這世界上偏有各種各樣的人,“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如果碰到一個奇葩,就要生一頓氣,那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了。
莊子說:“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一個人“看不慣”的東西、人和事越多,這個人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
空船的故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我們都要把別人看成一個“空船”;你被同事絆了一跤,就要想,他一定是無意的。
當你被一些垃圾人傷害的時候,不要想著去報復,更不能沉溺於痛苦之中。要把這一次的傷害當作一次空船事件,你是被一直空船撞傷了,而非是一個人有意開著船撞你。
只有這樣,你才能盡快地從憤怒和痛苦中走出來,盡快完成創傷後的自療自愈,也才能不斷放大自己的格局。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針對別人的行為動怒,就跟向一塊橫在我們前進路上的石頭大發脾氣同等的愚蠢。這與空船的故事如出一轍。
空船,虛己以遊世
莊子說,對面一條船過來了,船上的人沒控制好船,撞上你的船,這時你很可能會生氣。
但是如果那條船上沒有人,是個空船從上游飄過來,你還會生氣嗎?
莊子因此得出一個結論: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
意思就是不要太自我、太自私、太把自己當回事。一個人如果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太把自己當回事,那麼就很容易與別人起衝突。
一個人如果不把自己當回事,不以自我為中心,放下自己為是、放下偏見和無用的面子,誰又能傷害他呢?
例如,在一個門口,你和一個人撞上了。你開口第一句就是,“你眼瞎?幹嘛撞我”對方也會勃然大怒,因為他感到你的自私自利和不可理喻。就像你被一艘有人的船撞傷。
如果你開口第一句話是,“對不起,您沒事吧”。結果就會完全相反。因為這時候,對方感覺到的是一個空船,船上沒有一個自私自利、不明事理的人。這樣就不會有爭執,更不會有傷害。
從世俗角度講,太看重自己,就容易與別人發生爭執,如果有“空船心態”,則人生會少些紛爭,人就少生閒氣。
從修行的角度講,莊子說,虛己以遊世。就是要虛己、外己、忘己,忘掉自己的私慾、忘掉偏見,這樣才能不被傷害,不害物亦不害於物,不傷人亦不傷於人。最終走向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