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吧
戒色吧

遗精、纵欲、手淫病者,伤精恢复的方法

2019-08-25 戒色吧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一个不好意思谈但是又不得不谈而切实存在的人群:纵欲、手淫、遗精、伤精者。

在网络到处充斥着色情图片的时代造就了一大批伤精者,痛苦焦虑抑郁深深的伤害着他们的内心和家庭,笔者多年来碰到多位此类病人。

久久伤精者恢复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 长期伤精导致身体湿浊盘踞精华已去 治应回阳救逆,排除寒湿

凡是「阴盛阳虚」的患者,都会显出一派阴寒的景象:稍微活动就会气喘、爱长出气、痰多咳嗽、没有胃口、爱睡觉、或失眠、或想睡又睡不着、面色苍白、嘴唇发黑、午后或夜间发低烧、喉咙干痛、腹痛拉稀或便秘、无故眼红、耳疼牙痛、心烦爱发脾气(但事后懊悔)、手脚发热或冰冷无力、后背酸痛重、声低息微、脉象时大时劲、或浮或空或沉或细或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由于现代医学理论的错误教学和宣传,所造成的患者几乎都是「阴盛阳虚」,所以,都应该服用「四逆汤」之类回阳救逆的药品以驱逐阴邪,邪尽正复,而后才可以停药、换药。 

不敢贸然服用药物的朋友也可以尝试坚持外治法的艾灸,艾灸是补阳补虚的圣品,长期坚持也可以达到药物的异曲同工之妙,也比较安全绿色.

第二阶段伤精者属虚劳,应补虚劳--黄芪建中汤和完带汤

伤精者先伤肾后伤脾,黄芪建中汤为脾伤虚劳家要方:

黄芪15g、桂枝30、白芍60g、生姜30、甘草20g、大枣12个、饴糖约100g

伤精者属虚劳家。本伤精直接伤的是肾气,应肾气丸主之。但由于伤精者一般时间较长,往往已由肾伤脾。因为精是由脾将食物精华转成血液,再生成精的,久泄精,使脾长期超负荷工作补充失去的精,就易伤脾。

因此伤精家的常见症状消瘦,心悸,遗精,手足心热,咽干口燥,天冷又畏寒,暗疮等一派阴阳两虚的证状,都是伤脾引起,应黄芪建中汤主之。这时如果直接服用肾气丸,一来脾虚不受纳,二来虚火浮动,复后更易遗精。

黄芪建中汤为脾伤虚劳家要方,黄芪在这里有两个作用,一补诸不足,二黄芪是疮家圣药,对由于气血不足所生的结节性,阴性的暗疮有良效。如果遗精严重的再加龙骨牡蛎。一般坚持服用三个月可消除和缓解各症状。善后再以肾气丸调理。

当然,如果伤精时间不长,又或者天生脾强不易伤的,没有上述症状,只是腰痛,小便不利的,可直接服用肾气丸。最后重申一句,治身必先治心,不痛下决心戒除邪淫的,再多药物也是徒然!

伤精者先伤肾后伤脾,完带汤顾名思义是治疗白带病的一张名方而其本质是以脾胃为中心调理人体气机升降大补脾胃之气升肝降胆,彻底解决气机紊乱

《傅青主女科》:或行房而放纵,或饮酒而颠狂,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则气不能化经水,而反变为带病矣

久久的遗精、滑精,实和白带病同

完带汤方如下:

白术(一两,土炒)   山药(一两,炒)

人参(二钱)      白芍(五钱,炒)

车前子(三钱,酒炒)  苍术(三钱,制)

甘草(一钱)      陈皮(五分)

黑芥穗(五分)     柴胡(六分)

水煎服。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内,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至於补脾而兼以补胃者,由里以及表也。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第三阶段  静坐以调心神 心神复身体应

道家清静经,也是十分的经典,读一读,身心宁静:

不到600字的道家经典《清静经》- 人人都能“服用”、多读长寿!

有的人对身心的变化太执著。静坐可以抚平心灵的创伤,可以使你直面心灵真相和无常人生,静坐中的反思可以净化意识,转化心识。

静坐观心可以将潜意识中的恐惧和创伤转化,静坐中心灵越来越平静、旷达、祥和、无我,把抱怨变成赞美,把担心变成祝福,仅仅是心态的转变,家庭、命运就会转变。这种变需要定力,定力既需要在生活中磨练,也需要在静坐反观中锤炼。

请各位看官抽点安静的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因为是古文,所以读起来费劲些,贫号有空会分解此文,献丑于各位说说自己的想法,一旦理解,心既从之,可以入静,建议有条件的网友裱起来,挂在家中,每天早晚一读,正所谓“上医治未病”,怎么治?这就是:

以下是 “清静经” 原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於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於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於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