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慧淨法師開示|念佛警策

2021-05-20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慧淨法師開示|念佛警策


1.隨著距離佛陀入滅年代的久遠,感化的力量次第微弱,社會的風氣愈益澆薄;修行有心無力,證果遙遙無期,這是教界當今的現象,可說觸目皆是。從物質方面而言,厚生利用之術一日千里;然斷惑證真之道如江河日下,這是無可置疑的事實。故大聖佛陀預先斷言「末法時中,未有一人得者。」一種法門不論如何殊勝,如果對於眾生是難行,甚至不能行,則此法於眾生無利益可言。


2.曠劫以來,我們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比一般人更深的功夫我們可能都已學過、修過,但是一直沒有離開生死輪迴,所以反反覆覆,有時候轉生為高僧,有時候轉生為一般凡夫,就算現在能夠入禪定,也還是一個凡夫。即使非想非非想處天那麼深的禪定,有大神通,還是脫離不了生死輪迴,壽命到時還是隨業流轉。


3.世上學佛念佛的人很多,但大部分都為了求得現生的福報,或是下輩子還能夠得好人身,再度獲得人身的種種福報,如果是這種願的話,就跟阿彌陀佛相違背了。

因為第十八願說的是「欲生我國」,阿彌陀佛是要我們往生極樂世界,離開生死,可是我們偏偏進入生死;阿彌陀佛要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可是我們偏偏要長住娑婆,這就跟佛願相違背。跟佛願相違背的話,就不能往生;不能往生,我們一輩子念佛就盡付東流了,因為沒有達成最終目標。


4.往生不在念佛的功夫,而是在於名號本身的功德,在於彌陀願力所使然;既然這樣,也無所謂念得好與不好,念得好與不好都能往生。


5.往生極樂世界就如印光大師所說的,比下輩子再度當人還來得容易,為什麼?往生極樂世界是現成的,只要你願意,只要你念佛,就能夠往生;可是下輩子當人,必須要累積五戒的功德。累積五戒的功德很困難,而念佛很容易,所以往生極樂世界成佛比你輪迴來當人、生天還來得容易。


6.學習淨土宗,如果不回歸到善導大師的解釋往往都會半途而廢,原因就如善導大師說的「縱發清心,猶如畫水」,我們即使有某一種體會感受,都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遇緣即現,境過則遷」,因為心境會改變,不是永恒的。永恒不變的是這一句彌陀名號,永恒不變的是依靠這一句名號,只要以每個人目前的根機去稱名念佛就可以了,我們的信要回歸到這樣的信,信這樣的內容。


7.體驗或感受是一機一緣,非普機普緣;體驗感受是一時一境,非恒久普遍。故善導大師言:「縱發清心,猶如畫水。」

又體驗感受之後,其體驗感受即置之,其心口唯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洪名。因為凡夫皆妄,動念即乖,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真,是以古德言:「世間皆假,唯佛獨真。」

故本願文之「至心信樂」歸在何處?在於「乃至十念」之稱名念佛。


8.一個對往生沒有信心的念佛人,會有兩種現象:一是內心一直忐忑不安,憂慮重重;二是有可能會退轉,不再修淨土,而去學其他的法門。那就辜負了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以五劫的思惟而建立四十八大願,以兆載永劫的時間,積植菩薩的無量德行,豈不是辜負了彌陀的悲心?辜負了彌陀的願行?


9.不可向內心尋找信心,凡夫之心皆虛妄不真;應不顧內心之妄想煩惱,直承外在之彌陀救度。但靜心思惟外在之佛力救度,「衣裏明珠」之信心自現。


10.近代佛學家歐陽竟無居士,他對佛學很有研究,尤其唯識學方面,被認為是大師,在中國大陸北方,可說是第一把交椅的佛學人物。但是歐陽竟無臨終的時候很痛苦,他流露出自己的心情說:「唉!還不如一個鄉下一字不識的念佛者。」因此他又跟身旁的人說:「一生所學,到此都不得力。」而勸大家老老實實念佛。歐陽竟無佛學底子是很深厚的,可說是一代宗師,但他學佛主要用力是在學問上,而不在於藉教觀心、依教奉行,所以雖說一生研究佛學,然而可說只是「記問之學」。因為,一個人如果不藉教觀心、依教奉行,等於只是增加自己的妄想雜念,到最後眼光落地時常會手忙腳亂的。


11.蘇東坡臨終時是什麼心情、什麼感受呢?他心中還是恐懼不安。但畢竟他是學佛的人,有人就問他有沒有淨土?他要不要往生淨土?有沒有求生淨土的意願?他說,淨土是有,但個中把握不住。也就是說,他指著自己胸膛,表示他相信有淨土,可是他心中沒有把握,不曉得如何才可以往生淨土。蘇東坡對淨土向來不是很關心,他所關心的是禪,但人到最後蓋棺論定時,他一生所修行的,能不能讓他依靠、安心,讓他解脫,臨終是一種證驗。而蘇東坡臨終之時,是過不了生死輪迴這一關的,反而不如一位平生老實念佛的愚夫愚婦,臨終的時候,往往能夠自在安然,甚至預知時至。


12.第十八願是攝取,唯除五逆就是抑止。抑止當中有攝取,攝取的事實在哪裏呢?下品下生,就是攝取。攝取當中有抑止,抑止在那裏?在十二大劫這段文中。亦即雖然是往生了,但告訴我們,因犯了五逆,所以十二大劫在花胎裏面,這就是又回到五逆謗法的抑止了。

之所以攝取當中有抑止,抑止當中有攝取,攝取當中又有抑止,種種方便,無非要警告我們,五逆謗法的罪非常重,不要犯;因為還沒犯,所以不要犯。犯了的話,迴心轉意來念佛,就能夠被救,是這樣的。但是攝取了,被救了,在花胎裏面十二大劫,那還是抑止了!這就是在警惕我們不要作惡,勸勉我們要儘量行善的來念佛,持守戒律來念佛,做一個好人來念佛。


13.「不問罪福多少,勸專念佛名」之文,正顯示彌陀本願無礙救度之法門,以消除一切疑見之執著:如此,有人執著罪福因果,修福應生,造罪不生;另或有人執著福多罪少,尚可得生,罪多福少,則不得生。

有惡見之人,濫解彌陀救度,對「不問罪福多少」這一句,誤解為罪不可畏,福不必修,若有畏罪修福者,是未信彌陀願力之人;因而增長放逸懈怠,任性胡作非為。此等之人,猶在問罪福之中,以修福為非,造罪為是,致執此邪見,而自謂信心決定,是淨土之因。亦有稱自身是罪惡凡夫故,放縱三業,任情為惡,都無慚愧,放言「我實他力行人,乘佛願力,定得往生」。如此等輩,與彌陀本願不相應,可謂欲求超升,反更沉淪。


14.我們應該細細思惟:此生慶幸,得難得之人身,若不得人身,現在已墮三惡道了。三惡道之苦,苦不堪言,比人間任何苦超過千百萬億倍,所以人生再怎麼樣地苦,若能想想三惡道,則此苦不苦,反而深覺慶喜,幸得人身,不然就在三惡道了。


15.念佛法門極其簡易平常,不可好多、好雜、好深、好玄、好難,或尋奇覓巧,欲與人不同;否則如羊走迷,必入歧途,遭受矇騙,將再度沉淪,不得往生,因為這些皆非往生之因。


16.要有什麼果,需有怎麼因,所謂「要怎麼收成,先怎麼栽」。能把自己當成愚夫愚婦,與人無諍,於世無求,「不與人諍,亦無怒容」、「隨作務,隨念佛」,這樣就能預知時至,順利安然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我們看一些預知時至的人,往往都是一些個性誠樸老實念佛的老阿公、老阿婆比較多,至於會講經說法而不務實修、喜歡展現聰明智辯、鑽牛角尖的,往往與一般人一樣,如佛所言:「大命將終,悔懼交至。」


17.一個人能夠預知時至──所謂「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要能夠這樣的話,往往都是常常念佛的人,也就是有事無事都把這句佛號掛在口中、懸在心上。而且,他念念之間都很專注、很攝心,雜念比較少,能夠念到所謂「淨念相繼」,這樣的人往往能夠預知時至。


18.誦經有誦經的功德,但是「經」是告訴我們一條路走,所以我們誦經、閱經之後,就要去實踐,因為佛教是實踐的宗教,而不是講哲學理論而已。

誦經最好是誦《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其他的經典有時間再誦、再去研究。誦經之後最好有幾十分鐘的時間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時間不夠,寧願少誦經,多念佛。


19.誦經是用嘴巴在誦經,念佛則等於是用全身心性命來誦經。


20.雖然感應是因果之事相,但佛教不以感應為目的,乃以此感應之事相,知佛說之真實,而起信心、念彌陀、生極樂。否則,但以感應為目的,只要有感應就信,若不知佛理,不分邪正,則容易走火入魔,或誤信外道邪教;欲求超升,反更沉淪。是故,不可執著感應,也不可妄求感應。


21.或許有人會時刻的跟阿彌陀佛祈求,希望阿彌陀佛能夠偶爾顯現在他的夢中,或者在靜坐念佛當中現個影子給他看,或者跟他對話,或者希望自己有異於一般人的感覺、感受、感應、感悟,成為阿彌陀佛的驕子、佛的唯一,別人沒有但我有,甚至某一種通力、感受、歷練,自己也好奇的想要去歷練一番。

其實再怎麼樣,我們的心是無常的,最後也會歸回平靜,可是還是想去歷練一番,然後再回歸平凡、平常、平淡、平實的念佛。有的同修蓮友或許存著這種心,但這是一種危險的觀念。為什麼?因為恐怕一去不回,結果萬劫不復,所以是很危險的。


22.學淨土法門要平凡、平常、平實、平淡,不要好玄妙、不要好奇特,如果喜歡玄妙的、高深的、奇特的,就會看輕我們這個法門,那往往會迷失,覺得我們這樣沒有什麼高深、玄妙、奇特的,好像很平常平淡。其實真正的偉大是在平凡當中,真正的高深就在平常當中,真正的殊勝是在平實當中。


23.一個真正信佛教、信彌陀大慈大悲救度的人,不可能有「我一輩子儘量為非做歹,最後再來念佛就好了」這種錯誤的觀念。


24.如果有人認為能被彌陀所救,就可以放逸,這是理解上有問題。


25.臨終一念亦能往生,則平生念念常能安心。故不可遠抱臨終僥倖的卑劣心態,而延誤平生業成的神聖大事。


26.彌陀救度,主動平等無條件,不論一切,超越一切;任何人只要願生極樂,專稱佛名(「欲生我國,乃至十念」之意),零度亦救,一百度亦救。善導大師於「二河白道」形容彌陀之保證、彌陀之呼喚而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因此,凡是「專稱佛名願生」(一心正念直來)之人,則不應有水火濕燒之畏(不畏煩惱之意)。

彌陀救度,既無條件,則不可以心情之如何論彌陀之救與不救。心情乃是無常,遇緣則生,緣過則滅,緣生緣滅,本無實體;佛言「觀心無常」。尤其業障深重、煩惱熾盛之凡夫,易隨境轉,然而不管轉喜轉憂,皆無礙彌陀之悲救。因彌陀之救度,過去、現在、未來,皆猶如金剛,永恆不變。


27.若是要聽到彌陀的呼喚,那是指自己要有某一種感受,某一種深刻的體驗,如果這樣想,往往就會偏差。因為人的心是無常的,有時候在某一種環境因緣之下,有了激動的感受,但是,所謂遇緣則現,事過境就遷了,心的感受會轉變的。因為我們都還是凡夫,是個貪瞋癡慢疑的凡夫,煩惱來的時候,以前的感受就沒有了,就變化了。

所以不變的是阿彌陀佛救度的道理,會變的是我們的感受,因此不要以我們的感受作為信心的標準,也不要以我們的感受作為往生的條件。簡而言之,彌陀的呼喚在哪裏?不在自己的感受當中,而在這一句彌陀名號。


28.有人追求「一念的信心」,又體悟不到,於是放棄稱名,一直要追求那個信心的境界。但是,人生無常,如果現在死了,那就輪迴去了。何況在稱名當中,信心就在裏邊了。怕的是,有人一方面稱名,一方面認為不夠,結果修其他法門去了。


29.無知之人,執一念之信心,捨一生之稱名,則信既非信,行亦無行,全非本願法門。


30.隨自己的根機能念佛到什麼地步就到什麼地步,即使念到某一個地步,也不要認為這樣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更有幫助、往生更可靠、品位更高超。即使沒有到任何地步,也不要自卑,認為自己往生不定或品位不高。若有這樣的觀念,就不是我們這個法門的行人了。


31.彌陀的救度在念佛之中已經完全具足,無欠無餘,何以自苦自惱直到今日!


32.人皆有念,不念佛便念雜念;念佛出佛光,念雜念出灰暗光。


 


33.法然上人意,一切無如念佛為要!凡妨礙念佛之事皆應厭捨,凡助成念佛之事皆當奉行。此實為念佛人處理一切世務之準繩。


34.我們這個法門再怎麼講都離不開彌陀本願救度與彌陀本願稱名,都是環繞這個核心與宗旨在闡釋,所以不論何時我們聽聞的時候每次都要把它當作第一次聽聞,萬古常新,永遠都是新鮮的,不要認為已經學習過了、已經聽過了、了解了。應該對我們這個核心宗旨非常的好樂不厭倦,為什麼?因為這是法門的根源,也可以說是彌陀的生命,也是念佛人的生命。


35.淨土法門「易行難信」,不過一時信不來也沒有關係,就先肯定它,然後依教奉行,持續的去溫習,閱讀思惟。如果說:「我信不來,不等我相信以後,我不可能依教奉行的」,那這樣恐怕就要繼續的輪迴了。


36.俗話說「有其心,必有其行」,內心是存著什麼樣的心,外表自然就會顯現出怎麼樣的言行來;同樣的,一個對阿彌陀佛百分之百信順、依靠,願生極樂世界的人,自然也會對娑婆世界的事情看得比較淡,甚至於毫不執著,而對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則看得比較重,非常的重,甚至於百分之百的重,可以說他的一切生活、作為的目的,都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


37.真願往生,專稱佛名,其心決定,淨土蓮華,現其色相。「真願往生」,是真的打從內心願往生彌陀淨土,而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如果現在願往生,可是臨終的時候,被丈夫或被太太一留戀,就說:「阿彌陀佛,我不想去了,如果跟您去的話,我太太怎麼辦?我先生怎麼辦?」那就不是真的願往生了。


38.淨土法門是難信之法,如果我們體會不到念佛的好處,心裡就不踏實,講出來的不圓滿,就容易令人誤解。


38.依佛之意,能信念佛往生,叫作智者,有大善根大福德,是有眼人,有耳人;不信念佛往生,叫作愚者,無善根無福德,是無眼人,無耳人,一息不來,便墮惡道,佛說「可憐愍者」。


40.念佛法門不可講得很雜、很深、很玄、很難,或別立新義,欲顯異惑眾;要講得平易樸實,親切自然,使得連不識字、沒有文化的老太公、老太婆也能聽得懂、做得到。否則不如不講,以免上違佛意,下誤眾生。


41.印光大師說:「餘門學道,蟻子登山,念佛往生,風帆順水。」意思就是,學其他的法門就好像螞蟻爬山,人登山都不容易了,何況螞蟻爬山,遇到水就過不去,遇到野獸恐怕會被踏死或被吃掉,何況有風、雨及種種山難,是很危險的。而「念佛往生,風帆順水」,風帆又遇到順水,幾乎都不用力量,順著風自自然然的就會到達目的地了。不往生極樂世界,那肯定還在娑婆六道輪迴,既然還在娑婆六道之中,誰能保證生生世世都能生而為人?即使轉生為天人,福報盡了,還是要墮落啊!只有往生極樂世界才妥當,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則永斷六道輪迴,生生世世的業障、業報,就和我們毫無關係了,所以必須要求生極樂世界。


42.我們一定要清楚了解,到了臨終之時,在二選一的緊要關頭,你就不可以再對世間的一切存有絲毫貪著的心,因為你既已知道這是人生最後的時刻,這世間已經和你無關了,你再怎麼留戀,再怎麼執著,再怎麼想停留在這個世間,都必然是徒勞無功,已經是不可能了。所以,當肉體已不能由我們作主,已經到了臨終之時,這個時候我們的執著之心就一定要全部放下,這樣就可以決定往生。如果這時還是執著不放,那就表示平時說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心是假的,不是真的,這樣就退轉了。

我們要再進一步了解,因為你有你自己的業,你的子孫有子孫的業,我們死後如果還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也還沒有墮入地獄,也沒有上升天庭或立即投胎轉世,這樣就是在中陰身,中陰身頂多是四十九天,在這個四十九天當中,隨著過去生生世世,與今生今世所造的善業、惡業去投胎轉世,所以中陰身(俗稱靈魂)不可能永遠停留在這個家庭。因此即使我們再怎麼執著世間,依戀眷屬,留戀這個環境,或者是貪戀財產(動產、不動產),也根本無法讓我們如意,因為每個人都是要隨業受報的。


43.往生彌陀淨土始終以「稱念彌陀名號」為正定業,除此之外皆是雜修雜行。願生之人,臨命終時,佛與聖眾,不請自來,「慈悲加祐,令心不亂」。凡夫之心,猶如猿猴,無靜定時;然此理之信,如如不動,所謂「流急月不去,心亂佛常住」。若自行之外,尚欲化他,則可量力研讀有關經論。否則,層出不窮之書,於己何涉?往生之後,三明六通,百千法門,不求自證。現在縱能背誦千言萬語,臨終一句難憑,唯佛是賴。


44.道綽大師說,依照《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要經過一萬劫才能證到不退的果位,我們凡夫在娑婆世界都是煩惱深重,而且信念無根,如同輕毛,隨風東飄西飄的,豈只是一萬劫的時間呢?而且在這一萬劫當中忽爾地獄,忽爾餓鬼,忽爾畜牲,忽爾人間,在六道裡面浮沉,豈不痛苦嗎?如果能明信淨土三經所講,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在這一輩子不管壽命長、壽命短,往生之後就進入不退了,當下跨越了一萬劫的時間與功行。知道了這個道理,為什麼不捨難行取易行修淨土法門呢?


45.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資糧,都在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裏面。也就是說,救度眾生的力量,阿彌陀佛已為我們徹底完成,早已完全成就、含攝在這句萬德洪名之中,沒有半點欠缺。簡言之,淨土法門,就是隨順阿彌陀佛的救度,也就是隨順阿彌陀佛的願力。只要我們不跟阿彌陀佛對抗,阿彌陀佛救度我們就很容易。

怎樣的情形是跟阿彌陀佛對抗呢?就是不想往生極樂世界,這樣就是跟阿彌陀佛對抗;或者認為雖然念佛,可是還不足以往生極樂世界,還必須靠一些自力功夫,或其他的功德,如果是抱著這一種觀念,就是跟阿彌陀佛對抗,跟阿彌陀佛的願力不相應,不相應就是有衝突。


46.「世間虛假,唯佛是真。」世間一切,森羅萬象,都是虛假,不足繫念。而且凡夫之心,也都是虛妄、雜念、煩惱,無一真實,不可安住。是故,若不念佛,必念虛假、妄想、雜念、煩惱。與其生妄想雜念,起無明煩惱,遭惡鬼吐痰;何不繫心,安住彌陀,與佛同在?


47.凡夫習氣繁重,念世俗五欲之心強,念彌陀佛名之心弱,故應自我惕勵,不應自我放任。當然睡眠、作事等不能念則姑且置之,其他時間即應念佛。若喑啞者,則可心中念佛,存想佛恩。


48.不管有沒有受戒,甚至有沒有皈依,只要懂得阿彌陀佛的慈悲,就可以隨緣、隨份、隨力去給人家講,把我們的法喜與別人一起分享,讓彌陀救度的光明也普照到他們身上。

只是要注意的是:我們也要瞭解對方的根機,知道怎麼講對方才能信受,因為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講而講,而是為了他能夠進入彌陀願海,能夠信受彌陀救度。這樣的話,方便善巧非常重要了,怎樣才能使他接受,這個就是我們所要注意的。


49.一般來說,初學佛的人,要一下子就接受這個純正的淨土法門不容易,因為他認為佛法廣大高深,總會忍不住想要廣泛涉獵,涉獵之後,才會慢慢發現自己的能力有限,以及自己所真正要的,之後才會專修專行淨土法門。也有的人學佛很久,看得多、聽得多、學得多,道場也走得多,最後才接觸到這個法門,這時若要他將以前所學的統統放下,就會捨不得,感覺「我好不容易把《金剛經》、《楞嚴咒》、《大悲咒》背下來了,而且固定每天都念多少遍,現在要我全部都放下,只專念一句佛號,豈不是太可惜了?」其實還是要捨,所謂捨得、捨得,不捨就不能得。


50.信以後不再懷疑,這就是真正的信;信以後還有懷疑,那現在就不是真正的信。其實人都有煩惱,有時會貪、瞋、癡、疑。所以往往會對某些人、某些事產生某種懷疑。如果對阿彌陀佛的救度一時不能徹底肯定、認同,也無妨,只要自覺我們沒有第二條路,唯有念佛才能得度,那麼雖有那種莫名的懷疑,則障礙不大。你即使有懷疑,你自己心裏還是曉得有阿彌陀佛,有阿彌陀佛的救度,還是會繼續念佛的,照樣在彌陀光明的攝取不捨當中,臨終阿彌陀佛就會顯現來迎。


51.我們學佛人要安貧樂道,家裏面的擺設樸實簡潔,不浮華,不雜七雜八,有用的才擺設,沒有用的通通不擺設,而擺設就是要整齊清潔。因為這個世間是我們的旅社,我們是過客,閒雜的東西都是身外之物,所以太過於世俗的東西不擺設,擺設都跟佛法跟淨土有關係的,讓我們眼睛所看都是極樂世界有關的景象。這是顯示一個人信仰的深度,若不是這樣,他信仰的深度還不夠,還有限,甚至還是膚淺的。信仰越深才能越得到它的精髓,我們這個法門,你信仰越深越專,千人則千人往生,萬人則萬人往生。


52.我們這個法門是不管你知道不知道,相信不相信,只要你念佛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善導大師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不過話說回來,你如果都不知道,都不相信,讓你專修也不可能,所以我們就要去知道,要去相信,我們就會專修,這樣心底就不會有懷疑的念頭,也就不成障礙了。


53.念佛時妄想紛飛乃自然之事,有妄想才是凡夫,才是彌陀正客;若無妄想,則非彌陀對象。故應以有妄想而更深信機法一體;能作此想,則妄想即是慚愧、謙卑,與安慰、法喜之源。

又事多務雜容易令人心煩氣躁,使念佛不靜,應以盡分而隨緣的觀念看待一切。因緣和合的世間,緣起緣滅,不必過分看重。

道埸大眾,若能和睦相處,便能身安道隆。欲求解脫困境,只有繫念彌陀,任佛安排。


54.淨宗行人,不可尋奇覓巧,喜好別異。應該平凡、平常、平實、平淡,一心念佛、安心念佛、息心念佛、老實念佛、守愚念佛,輕鬆自在念佛、心無掛礙念佛、行住坐臥念佛、時處諸緣念佛、念念不捨念佛,歡喜則歡喜念佛,煩惱則煩惱念佛,總之,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