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佛智會生在胎宮
懷疑佛智會生在胎宮
無上有上相對
無上的功德和有上的功德,也是相對待來說的。如果念佛是無上的功德,豈不是第十九願以及三輩文所說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等等自力修行,相對往生極樂世界來說,就不是無上的功德?所以,這裡也顯示出,除了念佛以外,其他法門和修行,相對往生彌陀淨土來說,是小利有上的功德,不是大利無上的功德。
“無上”就是沒有比這個更高、更上、更超越的意思。相對往生彌陀淨土來說,不只其他法門和修行是小利有上功德,即便同是念佛,稱名以外的其他念佛方法也是小利有上功德,不是大利無上功德。
其他念佛方法是什麼呢?自古以來,將念佛分為四種:實相念佛(也叫無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稱名念佛。《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所說的念佛,主要是指稱名念佛,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
或許有人會疑問,《觀經》很大段的經文都是在解釋十三種觀想,怎麼會說《觀經》是在講稱名呢?
其實,《觀經》前面十三觀的經文,是在引導修聖道門的人進入專稱彌陀佛名的方便關卡,因此十三觀不是目的,是方便、過程,它的真實目的是稱名念佛。在《觀經》的流通文中,釋迦牟尼佛就非常清楚明白地說: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也就是說,《觀經》最後是流通持名念佛,並不是十三觀的觀像、觀想念佛。所以,雖然都是念佛,但是和稱名念佛比較,以那樣的修行功德要迴向往生彌陀淨土,並不是大利,不是無上功德,是屬於小利,是屬於有上功德。那樣的結果,就會落在品位階級裡面。
其他種種的法門也一樣,只要不是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然後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專靠阿彌陀佛願力救度的稱名,就都不是大利無上功德。既然不是大利無上功德,就不能往生到極樂無為的涅槃境界,就會暫時在蓮花胎宮裡面,落入品位階級當中。
這一點非常重要,道理也非常微細。對於不是專門研究淨土教理,也沒有接觸到善導大師法脈的人來說,是了解不來也相信不來的。既然相信不來,心中就會存在疑問,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互相衝突。
以前我們所聽到的淨土法門,它的解說是有缺陷的,因為那個時候善導大師法脈的淨土著作還沒有回歸,直到近一百年,善導大師的系列著作才回歸本土,大家才漸漸了解,極樂世界除了化生以外,還有因為疑惑佛智而生在胎宮,暫時生在蓮花苞中。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當下蓮花化生,有的人卻暫時生在胎宮裡面呢?所謂如是因如是果。問題就在於,往生淨土是靠我們自己的自力,以凡夫所修有漏的功德為因,還是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佛力,以無為、無漏、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為因,差別就在這裡。
我們所弘揚的專稱彌陀佛名的法門,不是靠我們凡夫有為有漏的功夫、功德,完全是靠阿彌陀佛。因為完全靠阿彌陀佛,所以往生的當下自然就是蓮花化生,就進入一生補處。
善導大師就解釋說“極樂無為涅槃界”,我們要往生無為涅槃的境界,要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報土,必須有它的正因,這個正因如果和涅槃不相應,就無法進入。
和涅槃相應的,就是這句名號,這句名號是阿彌陀佛的本體,也是極樂世界的本體。以佛的境界來說,它是統一的:時間統一,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空間統一,沒有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它也是萬物統一的。
若就《華嚴經》“事事無礙”的境界來說,也就是以“十玄門”來解釋,佛的境界就是時間平等、空間平等、萬物平等,而且是一體性,互相容納的。
所以說,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體,也是極樂世界的本體。離開這句名號,我們要如何去唸佛,要如何讓阿彌陀佛救度呢?就不可能了。
慧淨上人《無量壽經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