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 | 南怀瑾:小年夜的时候中国人为什么要祭“灶神”?
公众号后台回复“问道南师”
获得今天与你有缘的一段“南师嘉言”
凡是中年以上的人,都见过我们在大陆上家庭中供奉的灶神。每到夏历十二日二十三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小孩子们非常高兴,口袋里就可装糖果了。现在用电炉、瓦斯炉,没有灶了,当然也就没有灶神。为什么要祭灶神呢?以宗教思想来说,中国人信仰的是多神敎,什么神都信。
十年前有一位外国的神父来和我研究中国宗教思想问题,他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我说中国绝对有宗教信仰。第一个是礼,第二个是诗。
不像西方人将宗教错解成为「信我得救,不信我不得救」的狭义观念。我说这一点的误解,使我绝对不能信服,因为他非常自私嘛!对他好才救,对他不好便不救。成吗?一个教主,应该是信我的要救,不信我的更要救;这才是宗教的精神,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其次,谈到中国「诗的精神」,所谓诗的文学境界,就是宗教的境界。所以懂了诗的人,纵使有一肚子的难过,有时候哼呀哈呀的念一首诗,或者作一首诗,便可自我安慰,心灵得到平安,那真是像给上帝来个见证。
第三,中国信多神教,这代表了中国的大度宽容。出了一个老子,还是由东汉、北魏到唐代才被后人捧出来当上个教主——老子自己绝对没有想过要当教主的瘾。孔学后来被称为孔教,是明朝以后才捧的,孔子也不想当教主。
现在我们再讲「奥」与「灶」。为什么他们拜灶神?如果以政治哲学的思想来讲。「民以食为天」,这是管子讲的名言。因为饮食最值得重视,值得注意,所以拜灶神。
尤其在过去,敎育不普及,讲礼治的时代,家里有灶神、财神和祖宗等神祗的牌位。中国古代的建筑,大都有这一套设计,进门一定是大厅,大厅上供祖宗牌位,有的上面写著:
「奥」是古代的家神,我们中国古代的神——宗教很妙,代表中国政治组织的理想。家里有家长,就有家神。还有灶神,连吃饭都要管。
据说灶神一年到头,不但对家里人的行为要管,连在心里起了好念头,或动过歪脑筋,他都会记录下来,到一年终了:上天报告好坏。所以乡下人送灶,弄块糖给他吃,送一个红包给他,以便
中国民间这些神话故事,现代也可以归到「民俗学」。要了解这些,起码要看《荆楚岁时记》这本书,尤其是南方——长江南北过年过节的风俗,这本书大概都有了。在人世间的社会上有里长、乡长、区长。在看不见的一面,便有土地、城隍等神。城隍归谁管?归阎王管。阎王去归玉皇大帝管,玉皇大帝归谁管?玉皇大帝的妈妈——瑶池圣母。
由此看来世界上的宗教,最高都是女神。天主教来个圣母,佛敎的观音菩萨,中国的瑶池圣母。所以女性还是最伟大。同时也可知人们讲了半天的宗教,尽管教理和教条如何如何的,但他们最后还是崇拜女性的,因为母性的慈爱毕竟是最伟大的。像这样一个宗教组织,无所不包,代表了中国人的政治哲学思想。所以天与人是一贯的。
王孙贾问孔子这个奥与灶的问题,是非常幽默的,他的意思,是告诉孔子说,你老是跟诸侯往来,我们这些士大夫如不在君王面前替你讲几句好话,是没有用的呀!你拜访了诸侯,还是该来向我们烧烧香。孔子却作正面的答法:「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中国人宗教思想的精神。
换句话说,人有人格,尤其须要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靠外来的庇护。如果进教堂,上帝就保佑,那么上帝首先就犯了接受贿赂的罪。同时也等于孔子答复王孙贾说,这些手法我全知道,只是不屑于如此而已。
从上面的话也可知道,由周代开始的文化,和孔子的教化,始终走人文文化的路线。
——《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是当时卫国权臣。“奥”,是神秘的意思,相传是指历来民间供奉在屋内西南角的神;“灶”,是指民间供奉的灶神。有人说,这是王孙贾与孔子机锋相对的双关语。因为王孙贾知道孔子想见用于卫国,所以他才说,你与其想求高高在上的奥神,还不如求求灶神好了。灶神,就是譬喻他自己。这种说法,也很可能,但是还是推想。孔门弟子记载《论语》,把这一则放在专讲礼乐的《八佾》篇中,也可以推想得到,这是王孙贾的正面问话,并非另有作用的双关语。他问孔子,一般习惯相传,与其祭祀奥神,求他降福,不如求灶神,更为有效。他问,这是什么道理呢?
孔子说,不然!不然!一个人如果自己有罪行,就等于得罪上天了,祈祷哪里可以得到神的降福呢?这里的天,并非指有形的上天或天神,它是传统文化中,用以代表理性的天,所谓第一义的天。
由此可以了解,传统儒家的文化思想,以及孔门为学的精神,虽然极力维护传统文化的礼乐,甚至保持礼乐中敬事以诚的祭祀,可是它并不是一种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而是人天之间心性精诚的沟通。如果你把祭祀当作洗刷罪恶的方法,或者祈祷神灵的降福,那就是大大的错误。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有了罪恶,无论你向哪个神祈祷,都没有用。聪明正直之谓神,拜神祈祷如果可以赎罪,那神便是徇私舞弊,是不正直之尤者。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东方出版社
编辑 | 小舟 监制 | 南北
留言及投稿 | 公号后台 购书 | 阅读原文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
东方出版社“南怀瑾东方读书会”微信群,
我们一起问道南师365天。
南怀瑾东方讲堂
东方出版社南怀瑾项目组官方公众号
南师有声书喜马拉雅主播:南怀瑾大学堂
人生难题问南师
第一时间发布东方社南师新书、有声书消息
每日更新南师文章,我们一起问道南师36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