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覺會長:新時代中國佛教事業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
“中國佛教事業發展在新時代具有優越條件和良好機遇,但自身在佛教中國化進程、教風建設及人才培養等方面仍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
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中國佛教協會新當選會長演覺直言當前中國佛教事業所面臨的問題。在他看來,增進佛教中國化內生動力、抵制商業化不良影響、培養創新人才等尤為關鍵。
去年12月,演覺在中國佛協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當選會長。自1982年在西安香積寺出家,演覺曾在上海龍華寺受具足戒,2006年任廣濟寺住持,2010年任中國佛協副秘書長,2015年升任副會長。
他表示,佛協新一屆理事會將圍繞適應新時代新階段要求,為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認真研判佛教事業發展需要優先處理的具體問題。
一是要以主動求變的精神增強推進佛教中國化的內生動力,在促進社會和諧進步中發揮積極作用。演覺說,對佛教中與當代社會不相適應、影響佛教健康傳承的突出問題,要敢於面對,以變革的精神推動解決,要豐富發展人間佛教思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致力於護國利民、服務社會。
二是要加強教風建設,抵制佛教商業化不良影響,鞏固佛教事業健康發展。演覺表示,一段時間以來,中國佛教商業化問題突出,法事活動講排場比闊氣、寺廟建設搞攀比求奢華等不良風氣不僅擾亂正常的宗教活動秩序,更損害佛教形象教風、敗壞社會風氣。教風建設是保持佛教精神本色、維護佛教清淨莊嚴形象的根本。新一屆理事會將指導全國佛教界加強制度保障,解決突出問題。
三是要把創新人才培養作為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推動佛教事業健康發展的千秋大計。演覺告訴記者,理事會將研究制定人才培養中長期規劃,統籌中國佛教協會和地方佛教協會資源,加大教育培訓經費投入,全面提高培養能力;著力指導佛教院校完善內部治理,加強自身建設,建設人才梯隊;進一步明確並堅持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標準,確保人才培養始終保持正確方向,不斷提高佛教人才的綜合素質。
演覺表示,中國佛協第九次全國代表會議以來的五年,協會積極協助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引領全國佛教界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踐行人間佛教思想、加強自身建設、抵制商業化不良影響。
《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五年工作規劃綱要(2019-2023)》在2019年7月正式通過。演覺說,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是中國佛教傳承發展的時代大勢和前進方向,是伴隨時代進步與社會發展不斷發展深入的歷史進程,關係著中國佛教今後發展方向與前途命運。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是全國佛教界必須認真思考研究和切實執行的重大課題和任務。
他表示,未來中國佛協將按照《綱要》規劃要求,使佛教更好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更好地發揮積極作用,不斷開創佛教中國化新境界。
多年來,在中國佛協指導下,佛教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從事公益慈善活動。演覺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佛協指導全國佛教界嚴格落實“佛教活動場所暫停開放、一切集體宗教活動暫停舉行、佛教院校延遲開學”的措施,線上發佈一系列抗疫祈福音視頻等,全國佛教界捐款捐物約4.5億元(人民幣,下同),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方面,中國佛協引導海內外佛教界累計向貴州省三都縣捐助善款物資價值3600多萬元。演覺說,中國佛協多次發出倡議,引導全國佛教界及信眾予以援助,中國佛協和各地佛教界多次派出調研團隊深入走訪。
展望未來,演覺表示,今後五年,中國佛協要推動佛教事業健康發展,積極開創佛教中國化新境界。佛協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佛教文化建設,傳承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國佛教文化走向世界,助力建設文化強國,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
演覺還說,中國佛協將充分發揮大陸(內地)佛教與臺灣、港澳佛教同宗同源、一脈相承的天然優勢,繼續開展與臺港澳佛教界的聯誼,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對外交流方面,則要擴大中國佛教的世界朋友圈,促進中外友好,講好中國佛教故事,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