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念佛問答|佛教認為女性卑劣嗎】

2021-01-19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淨宗法師文章:


問:南無阿彌陀佛。請問法師:為什麼古往今來能證得聖果的,或者開悟的大多為男性,而少有女性。佛教中認為女性就是卑劣的嗎?

 

答:關於男性與女性的優劣,應該說各有所優,也各有所劣。

  第一,人類社會的文明進程,據說最早是母系社會,後來才演變成父系社會。母系社會就是以女性掌握領導權,資源的掌握、分配,都以女性為主;父系社會才是以男性為主,現在基本上都是父系社會。

  第二,佛教當中開悟證果的,在佛陀的時代,女性也有不少,得四果阿羅漢的也都相當多,像佛的姨母——大愛道比丘尼;在家居士當中有一些國王夫人,是佛的大檀越,現生得證無生法忍。不過總的比較來說,還是男性比較多這也不代表女性就卑劣。在印度當時的社會,重男輕女的現象較為嚴重。女眾出家修道,方方面面多有不便。印度這個民族自古以來宗教氛圍非常濃,沙門出家苦行、打坐,女身就相當不便,男身相當方便。

  佛法分為小乘與大乘,大乘當中又有聖道和淨土。若以大小乘來分,似乎小乘修行對於求道者的性別要求方面更嚴苛一些。

  女性由於生理、心理因素,決定了她們在體力、心力方面較弱。體力,就是外在的身體,這是生理方面的;心力就是內在精神,這兩方面的力量總體來講較男性微弱。

  另外,如果以聞、思、修的修行次第來說,男性的思維相對比較理性,而女性比較直覺、情感性重一些,男性理性思維要更強一點。這樣先天條件的不同,決定了在不同的法門當中,優劣表現不一樣。

  大乘法門當中,男女的平等表現是以發菩提心為主。

  當然,也不是說小乘不平等,就是剛才解釋的,這是生理、心理的客觀因素決定的。大乘是以發菩提心為主,你能發廣大菩提心就可以,甚至畜生道眾生也可以受菩薩戒;如果是小乘,這樣受比丘戒,那不可能的、不可以的。所以大乘發心,廣大,寬廣,不揀擇。這是法門特點決定選擇性,不像小乘。《法華經》裡有龍女八歲成佛,當時在場的諸大阿羅漢都口瞪目呆。八歲龍女,現場示範,剎那之間一轉換,就成佛了。女眾看到這裡,應該揚眉吐氣了。

  大乘法門當中,若以聖道門和淨土門相比,聖道門是講究自力、智慧的法門,淨土門是講佛力慈悲的法門,比較起來,女性的優勢就更加地明顯。

  因為女性,是做母親的,跟慈悲門更加相應。彌陀救度的法門,超因超果,遠非凡夫思維、分別的境界。由此,女性的直覺性反而更容易契入這個法門。淨土三經之一《觀經》的發起眾就是韋提希夫人,這是深有意義、深有表法意趣的一個發起,不是那麼簡單的,她代表了女性在淨土法門當中的優先地位,優先救度,優先有感悟。

  在現實生活當中,也看得出來,信眾當中,男女眾比例可能是一比三,男眾信眾不到四分之一,或者只有五分之一、六分之一,大多數都是女信眾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法門,機法兩種深信:第一機深信,「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女性在父系社會當中,苦難深重,地位卑微,勞作辛苦,更容易產生機深信。男性往往自食其力,可能會比較容易驕慢。當然,這只是一個大體的說法而已,這裡面有許多變數。如果驕慢的話,「我是開悟的根機」,反而跟淨土門隔得遠,所謂「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現在國家政治、社會、經濟生活當中,女性的表現越來越優越,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都是女性。科學研究也發現女性的耐力、持久力、慈悲心(她們往往要帶孩子,心性比較柔),這些方面都有超過男性的地方。

  總的來講,佛教並不是認為女性卑劣。那是「男子中心主義」,男人站在男人立場的一種自我為中心、自私的表現;男女本質平等,各有特點不同而顯示出各有優劣而已。在末法時代、淨土法門來說,女性更為優勝。希望我們女眾的法師們,還有我們廣大女性的蓮友,發揮你們的優勢,為彌陀救度法門的普遍弘揚,做出我們本身相應的貢獻。

(轉貼文章來源:淨土宗網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