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
一个寒冬的夜晚,有位阿拉伯人正坐在帐篷中取暖。突然,他的骆驼从外面撩起门帘说:主人啊,外面太冷了,可否让我把头伸进来暖和暖和?仁慈的阿拉伯人说:没问题。骆驼就把头伸到了帐篷里。阿拉伯人想,反正也占不了多少地方,又答应了它的请求。这样站着很不舒服,不如我把前腿也挪到里面吧,反正也占不了多少地方。阿拉伯人答应了。于是他挪动了一下身子,为骆驼腾出一点空间来,因为帐篷实在是很小。其实我这样站在帐篷门口,外面的寒风刮进来,你也和我一起受冻,我看倒不如我整个儿站到里面来,我们都可以暖和了!可是帐篷实在是小得可怜,要容纳一人一驼是不可能的。但是主人非常善良,保护骆驼就好像保护自己一样,说:虽然地方小了点,不过你可以整个站到里面来试试。看样子这帐篷是住不下我们两个的,你身材比较小,你最好站到外面去。骆驼说着,进来的时候挤到了主人,这位阿拉伯人打了一个趔趄就退到了帐篷外面,主人就这样被骆驼挤了出去。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像这只骆驼,一再利用别人的善良给自己汲取最大的利益,满足自己的私欲,对施善者不仅不感恩,反而理直气壮地将施善者置于困境。而我们自己呢?总想着用自己的大度和宽容,面对那些寻求帮助或者伤害过我们的人,以德服人。别人欺负你时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想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感动他,古人曰“以德报怨”。过分的善良其实是在破坏善良,这样不仅会伤害到自己,还会让一些没有底线,没有良知的人得寸进尺。一个学生问孔子,如果别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养感悟他,好不好?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君子用恭敬以使内心正直,用处事之宜来方正外物,敬与义已确立而道德就不孤立了。“直方大,不熟习没有不利的”。(这样)就没有人怀疑他的行为了。别人打你,你该“以直抱怨”,以直道而行,而不是一味盲目宽容,施以菩萨慈悲之心。太平广记中有个小故事,隋朝吏部侍郎薛道衡曾经游览钟山开善寺。途中,他看见一位小和尚从大殿走了出来,薛道卫便问他:“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金刚怒目圆睁,其他菩萨却低眉善目啊?”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慈悲善良不是无脑无底线,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菩萨见众生一切苦,心生悲悯,外相上则不拘一格,“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相”,有慈眉善目,也有金刚怒目。
慈眉善目的菩萨是菩萨,“怒目金刚”何尝不是慈悲无量的菩萨呢?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正法。此菩萨即是恶魔非菩萨也。亦复不得名声闻也。如果菩萨不惩治恶人,令恶人败坏正法,那便不是菩萨而是恶魔。为什么呢?为了世俗忍辱而不能维护正法,看上去是忍辱,但实际是行魔业!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为一商人,名善御,为救五百珠宝商人的生命和财产,杀死一个强盗。当时如果善御不管,立时就有五百人丧生失财,同时强盗也造下了谋财害命的重大恶业。如果告诉商人们,仗着人数多,商人们定将强盗杀死。那强盗也终有一死,商人也造了杀业。最后,善御选择了自己杀死强盗,救下了500个商人。他宁愿自己犯杀业,承受堕地狱的果报,但这救众生之心非但没有使他堕地狱,反而在来世成佛。一时恻隐,包庇恶人,看似小善,实则大恶;惩处罪犯,看似冷酷,实则大善。面对一个饥饿的人,有人给他一条鱼,有人给他一根鱼竿,教会他钓鱼。前者看似善良,却只能解决他一餐之饥;后者看似无情,却能保他从此一生免于饥饿之苦。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看似严酷无情,其实有着仁者之心,它的存在,保护了善良的人,降低和约束了恶徒的恶行,并维护了人性天平。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 随喜分享朋友圈• 法布施功德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