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教言:很多人的感情、同事关系等,经常有摩擦,就是因为不懂这个道理!
佛教的核心精神是智慧和慈悲。
佛教多年的闻思就相当于大学的授课,而藏传佛教自古以来的教育模式,和当今西方一些教育模式很相似。
我想如果大家了解佛教教育的话,会对佛教有更多的正面了解。
——上师
每个人的因缘都不同,大家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但在面对生活时,内心需要一些指引和依靠。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把朋友交往也当作一种交易:如果我对你有五分好,那你对我得有七分好,如果做不到,至少也要对我有五分好,否则我就亏本了。
其实,按照佛经中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轮回中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我们独自一人来到这个世界,死时也是依靠自己的业力而离开人间。
没有另一个人的性格、业力会与我们的相同,但现在很多年轻人,经常要求别人与自己的爱好、思维一样,喜欢将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因此很多人的感情关系、同事关系经常有摩擦和矛盾。
如果懂得佛教的一些道理,比如每个人习气和业力是不同的,那很多矛盾就可以避免。
此外,家人之间也完全没必要吵架。吵架往往都是因为一些很简单的小事,跟国与国之间的事情相比,不值一提。而且家人之间吵架,往往都是觉得对方说话不中自己的意。
我们出家人在因明辩论的过程中,对语言的要求十分严格,不能让对方有丝毫的可乘之机,但家人之间说话又不是因明辩论,不可能十全十美,因此,不应该像辩论一样揪着对方的语言漏洞不放。
虽然我们身处一个“微”时代,但很多人都有一些“大” 痛苦。其实,人生虽然会有一些情况难以面对,比如身体上的疾病、经济上的困难,但一般而言,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是不错。因此,大家应该时常带有微笑,这是一种心底智慧的光芒。
如果整天愁眉苦脸,那么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索然无味,包括吃饭、睡觉,甚至连做梦都是恶梦;但如果能调整好心态,心很清净,脸上就会出现微笑,不但给别人心里带来温暖,自己也会心情舒畅,甚至做梦都是美梦。因此,我们应该处处调整自己,否则,人生就会不断地面对痛苦和问题。
有些大学生非常期待毕业,认为毕业后可以成家立业。其实,毕业后的生活压力远远大过现在的压力。当你工作时,可能又非常期待退休,退休后又往往有一种失落......这样的人生,一直处于追逐和困惑中。
其实人活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利他的心态。佛教所讲的利他,不仅仅能帮助别人,更能为自身带来广大的利益。
最后,希望大家在这个微妙的时代,能行持微妙的善法,为自己的生活带来微妙的因缘。
------敬摘录上师天津大学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