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傍大师邀您一起开年共修!
在后藏仁钦顶苇瓦的小村庄(现西藏日喀则市昂仁和拉孜县境内),在这个降生过很多圣贤的圣地,美丽的加嘎拉姆正怀着她和丈夫机哲龙巴·多吉坚赞的第三个孩子。和前两次的怀孕不同,自从有了这个孩子,她身边总是有很多吉祥的征兆,而且经常做梦梦到一些神仙给她送来各种宝物。
加嘎拉姆来到贡棒寺找到了坚赞多吉喇嘛,并向他寻求解答,坚赞喇嘛听完她梦境的复述后,激动地说到:“神奇啊!神奇!莲花佛早就预言过,说苇瓦地方要出生一位圣人,他是莲花佛的转世,说不定你现在孕育的正是那位圣人呢!”
过了不久这个不同寻常的小宝贝终于降世了。和所有普通的藏族人家一样,为了给他取个吉祥的名字,加嘎拉姆夫妇特意请来了贡棒·屯益坚赞活佛,并把怀孕期间做的梦都告诉了活佛。活佛说:“昨晚我也做了个梦,梦中有人告诉我,为救众生,莲花佛会降生到凡间。我看这孩子来历不凡,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为众生谋福的人。就给他取名叫赤乌班登吧。”
赤乌班登瞪大了眼睛,看着父母和活佛,格格地笑了起来……谁也不知道这个小宝贝长大后会完成多么伟大的壮举,会让世世代代的藏族人去铭记和爱戴,当然他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尊号——诸多·唐东杰布(藏语意为能端坐于高旷大坝修行得道的瑜伽师国王)。
唐东杰布从小天资聪颖,在五岁的时候就利用放羊的时机来到高僧大德的经堂里接受灌顶、教诫,显出超常的慧根;随后颇具天才的他又在寺庙里顺利掌握了读写知识;在他少年出门做生意时,天性善良的他用父亲积攒多年用来做生意的白牦牛尾巴和麝香换取了7条人命;在家里老大、老二都害怕服兵役而发愁之际,他却把服兵役看成是修正自己的机会……
在那个“学而优则僧”的年代里,在征求和尊重他本人意见后,家里将他送到强定寺出家,拜尼玛桑嘎活佛为师,得法名尊珠桑格,所属噶举派中的香巴噶举。
怜悯贫苦大众
投身修路架桥事业中
出家后的唐东杰布师从多位名师,认真学习佛法,并在萨迦寺取得四书格西(佛教学位),然而当他发觉他的僧俗学友们对所学教言光用漂亮词句挂在嘴边上,死抠字眼、钻牛角尖、只知道玩文字游戏,从来不去实践,永远领悟不到贤圣所说的真正要义后,他便下定决心要将所学教言心领神会,并付诸实际,为众生行善业,做到八风不动、八法味一的斋戒(对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世间八风同等看待)。
有一天,唐东杰布乘牛皮船渡过拉萨河,船划到河中间船主向他要钱,由于身上一无所有, 唐东杰布拿不出钱,于是船主气势汹汹地用船桨对他连打带骂,最后又将他推下激流中,使他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幸亏他早已修成渡河的苦行功夫,才得以安然无恙。此事对唐东杰布的思想冲击非常大,他经过反复地思考,觉得世道太凄惨,有权有势者可以横行霸道,穷苦百姓就如同自己一样连坐牛皮船的钱都掏不起。唐东杰布心中无限感慨,对广大贫苦大众生出真实地怜悯,毅然决定从此将生命(虽有传说他活到了125岁)投入到为百姓修路架桥的事业中去,并且还要建造最为坚固耐用的铁桥!
西藏南木林铁索桥,又叫湘河铁索桥,位于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东南部湘河上。是目前西藏境内保存完好的一座索桥,至今仍在使用。1996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证明这是上天的旨意,唐东杰布在拉萨八角街上把全身都埋在土中,只把头部露在外面,请过路人捧场赏钱,可是人人都笑话他,只有三位小尼姑前来捧场。一个尼姑给他送来一支木杆,另一个给他送来一块石头,最后一个什么也没有给,只说我愿意把我的身、心、意全部奉献与你。对于三位小尼姑的行为,旁人都感到莫名其妙,但唐东杰布非常高兴,因为具有密宗大成就的他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吉祥的兆头,预示着他未来建桥用的木头、石料和人力都会有人奉献。
建造铁桥首先要解决资金、原料的难题,为此,唐东杰布为人做法事、行医治病时收取的不是酬金而是铁和木炭。他劝说有钱的施主想要积累功德就去捐资修桥,除此之外他还亲自开矿冶炼。据说,当时西藏只有小河上有一些木桥,且不耐用,而唐东杰布在工布定则考察矿山时从一位十八岁的空行母(仙女)模样的姑娘送来栓狗的小铁链中获得启示,准备在大江急流之上建造铁索桥,造福于人民。
宏伟的目标有了,说干就干,唐东杰布率领各地弟子和降服的各种鬼怪在墨莫岗修建了可容纳2000人的宿舍和经堂,并努力开采铁矿。据传他老人家在趁开采铁矿的闲暇之余还教化了珞巴人,“让这个从前佛教徒足迹未至的地方,像阳光一样,获得了教法的光明和温暖”。
公元1430年,藏历铁狗年,唐东杰布站在拉萨河边,风轻轻地吹在他的脸上,扬起花白的须发,显得意气风发、踌躇满志。马上,他就要修建他的第一座、拉萨的第一座、西藏的第一座铁索桥,马上,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关于修建第一座铁索桥的经过,我想引用马丽华女士所著《大地行者唐东杰布》一文中的描绘:“南北两岸的桥墩石基已经垒砌好了,一箭长的铁橛已经锲入两岸的岩石中,引链过河的绳索是用牛皮船载过河面的,三百名负责拉绳子的力士壮汉有僧有俗,现已各就各位,只待唐东杰布一声令下。
拉萨人倾城出动,齐刷刷涌向河堤,此刻正齐刷刷地看向那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唐东杰布诵罢经文,站起身来,朝向力士们大手一挥。
看热闹的人群充当了啦啦队,喝彩的、加油鼓劲的,欢呼声顿时喧响一片。三百力士手握粗绳的那一端,拴着百十米长的铁锁链,众人卖力,场面壮观。年届七十的唐东杰布心情激动,他情不自禁地的在力士队列旁边走来走去,朗声诵念咒语,以神佛之力助阵。
但是突然地,拽拉铁链的绳子崩断,一切戛然而止,三百力士全都扑倒在地。人群静止片刻,又喧哗起来,议论纷纷,都说很可能是水中鲁神作怪,人力不可为,建桥不可行吧。
往下就进入了神秘传说,据《唐东杰布传·宝贝明镜》所记,当天晚上,唐东杰布端坐铁橛子上,指挥众僧施行空行母皈依法,召请并役使天龙八部之鬼神精灵充当力士,铁链拉过河面,架成索桥。
这一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全城,第二天大早,人们又齐集河边,惊叹眼前的奇迹,在索桥上走过去再走回来,口口声声感念铁桥建造者,而唐东杰布早已不见踪迹——他赶往雅鲁藏布,又去建造下一个铁索桥去了……
为募架桥物资
创立“阿吉拉姆”——藏戏
据传说唐东杰布在修建曲水渡口铁索桥时,资金不足,造桥的事业遇到了空前的困难,而他也已不便向已奉献很多的民众再求募捐,毕竟谁都不容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正当唐东杰布左右为难的时候,有一次他看见了建桥民工中有来自山南的能歌善舞的七姐妹(一说七兄妹)正在表演节目,大家看的如痴如醉,直到结束都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去,他看到眼里,一条妙计便上心来。
唐东杰布组织山南七姐妹组成专业队伍,重新编排并演出民间传说故事,同时宣传建桥的意义,小学语文课文《藏戏》中是这么说的“……藏戏的种子随之洒遍了雪域高原。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观众们惊叹道:莫不是阿吉拉姆下凡跳舞了吧!以后人们就将藏戏演出称为‘阿吉拉姆’。”通过藏戏演出,唐东杰布募得许多钱财物资,最后终于建成了一座又一座铁索桥。后来,唐东杰布不断发展和丰富了藏戏并最终在他的家乡创建了第一个蓝面具藏戏迎·日吾齐寺戏班。唐东杰布将佛教经典中的传记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内容融在一起,创作出一种具有人物性格和舞蹈、唱腔相结合的表演艺术,使过去那种单一的跳神舞逐渐地戏剧化,表现手段也不断加强,并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藏剧艺术的雏形。因此,藏族人民把唐东杰布尊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唐东杰布是一个实干的修行者,他依靠惊人的毅力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在西藏各地修建了58座铁索桥、60座木桥、118条大小船只;修建了120座神殿、庙堂,111座大小佛塔;书写了18部《甘珠尔》(其中一部是金汁书写的)、15部《丹珠尔》;建造和完成了千百尊大小佛像和无数壁画、布花等等。
唐东杰布是一个最接地气,最能让人感到亲近,藏民族颇为尊崇一位先贤;是把悲悯的目光投向世间,行走于大地的行者;是拉萨人在乔迁之喜时第一个要请进来的圣人。他还是一个精通佛法、拥有很高地位的活佛;是一世多吉帕姆(西藏唯一女活佛)的老师,二世多吉帕姆的认定人;是清朝政府直接管理和认定的西藏三十六位大活佛中的一个。
在西藏的寺庙和藏族群众家里,常常可以看到供奉着白须白眉、神态安详、和蔼可亲、手持八节铁索的唐东杰布塑像。在许多藏戏演出场地,看戏的观众首先要在唐东杰布的像前敬献哈达,以示谢恩。在唐东杰布的故乡,甚至还保留着一种传统仪式,每逢大家观看藏戏表演时,都要带一些青油和羊毛,将这些礼物送给戏班子表示用青油、羊毛擦在铁索上,以保存好唐东杰布所建的铁索桥,使其不锈,寄托着大家对唐东杰布的感恩和怀念之意。
上下滑动可查看唐东杰布传记
共修报数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