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设计】不同传播路径下佛教建筑形式差异
佛教通过三条传播路径传播到我国后,经过发展及演变,建筑形式受到当地文化的同化,先后形成了不同的佛教建筑类型,三条传播路径上的佛教建筑有了明显差别。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布置形式也与最早古印度佛教建筑大相径庭,发展成为了一种更具有历史特征与民族特色的建筑。
1 北传佛教建筑形式发展
1.1北传佛教传播途径
佛教主要在亚洲国家发展。传播路线有三条,其中一条是由古印度(尼泊尔)传入东南亚,这条路线为南传佛教,属小乘佛教。另一条线路,由古印度传入中亚,再到中国,由中国传向朝鲜和日本,这条线路被称为北传佛教,还有一条路线是从古印度传入西藏,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北传佛教都称为大乘佛教(见图1)。据记载秦始皇时期佛教已确实传入中国,而至唐朝,佛教达到极盛状态。在佛教盛行之下,佛教建筑也如春笋般相继出现。
佛教传播路径其中之一由古印度传入中亚,再到中国,由中国传向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见图1),这条线路被称为北传佛教,属大乘佛教。佛教于公元一世纪才开始传入中国,北传佛教多与传承地的固有文化相融合,形成重义重理、仁慈仁心的理念。而北传佛教建筑在中国,主要形式有佛寺、塔和石窟。
1.2北传佛教建筑发展
历史发展长河中,佛殿和塔比石窟常见。早期与古印度一样,布局以塔为中心,多为舍利塔,唐代后塔的位置渐不如大殿,而后“塔”越来越小,位置越来越偏,甚至独设塔院。由于建造巨像风气的兴起,殿堂形式逐渐向阁楼形式发展,出现了木塔、石塔、砖塔、铜塔、琉璃塔、铁塔等。塔的功用和形式发生了改变,置放偶像的阁楼式塔(见图2)在组群中的地位逐渐升高。
图2 山西佛宫寺释迦塔
佛寺建筑在中国主要受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影响,再加上贵族豪绅 “舍宅为寺”时期形成大批的寺庙建筑。
除此之外,由于印度潮湿多雨,而天然洞穴中冬暖夏凉,逐渐人们开始在岩穴中打坐锤炼身心。而石窟在印度是作为纪念释迦摩尼的场所,通过进入石窟修行来学习释迦摩尼的苦修。传至中国后发扬光大,如在汉族形式居室建筑的基础上,创造了纵长盉顶式窟形。
1.3北传佛教建筑形式
围合庭院的院落式布局是中国寺庙建筑的主要形式,外形也较为华丽。以佛像为主的佛殿位于主要位置和中轴线上,与山门等多进庭院串联,突出轴线(见图3)。而佛寺建筑形式与常见的中国古建筑形式相同,符合当时的建筑等级制度,由坡檐、斗拱、木构架等构成。
图3 少林寺平面布局
石窟在中国出现时期较为接近,仿古印度石窟制度而进行开凿设计,外围的柱廊和屋檐则是继承了中国古建筑的传统。中国四大石窟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石窟三面凿墙,一面柱廊围合的方厅为主的佛教建筑。内部除雕刻佛像外,还有佛教典籍传说为主题的壁画,生动形象。
2 南传佛教建筑特色
2.1南传佛教传播途径
由古印度(尼泊尔)传入东南亚,这条路线为南传佛教(见图1),属小乘佛教。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是我国南传佛教主要发展地区。其建筑形式多受越南、泰国、缅甸等地建筑形式影响。据《新新纂云南通志》记载,西双版纳的每一村寨均有一所寺庙,而宣慰及土司驻地则有官缅,更是多达一百五十所之多,虽然大多没有记录在案形成文字而流传下来,但兴建寺庙鼎盛时期多不胜数。由此可见,南传佛教在西双版纳地区的极为兴盛。
2.2南传佛教建筑发展
南传佛教进入中国境内后,傣族人民吸纳北方中原汉族的建筑艺术,与传播中缅甸、泰国佛教建筑艺术风格相融合,结合当地自然气候、人文特点,在选用结构、材质、形式、装饰、颜色等时,展现出傣族地区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除西双版纳部分地区佛寺建筑受中原文化影响供奉观音外,其他地区佛教建筑大殿只供奉释迦摩尼像。
2.3南传佛教建筑形式
南传佛教佛寺同样有经堂、佛殿、塔院、僧舍等组合而成,但整体规模较小,此外德宏州佛寺设置了一个特殊功能建筑,被称作“泼水亭”。建筑布局没有明显的庭院和轴线,依照地形而建,分散布置。南传佛教建筑有三个等级组织系统:基层、中心和总佛寺,总佛寺规模最大,功能较全,而在一些基层和中心佛寺偶尔也不设佛塔等建筑。
屋顶为南传佛教最突出特色,轮廓变化丰富、大而陡,采用分段举折重叠递升的歇山式屋顶,曲线优美、装饰华丽、色彩绚丽(见图4)。西双版纳佛教建筑结合各地佛教建筑与当地传统建筑的优点,形成落地式和干栏式两种建筑类型,落地式包含临沧型、瑞丽型和版纳型。而德州瑞丽地区名为“樊房”的建筑类型则是干栏式。
图4 西双版纳佛教建筑
南传佛教文化、宗教和建筑相辅相成,经历原始宗教与佛教斗争融合,以当地建筑为基础,容纳了各地区各民族建筑文化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南传佛教风格建筑。
3 藏传佛教建筑特色
3.1藏传佛教传播途径
从古印度传入西藏再到蒙古的路线为藏传佛教(见图1),又称喇嘛教,为大乘佛教。如今,虽然藏传佛教传播至世界各地,但我国内藏传佛教建筑主要出现在西藏地区。称为喇嘛庙,主要在中国,始建于唐代,松赞干布修建的法王洞、超凡佛殿是布达拉宫最早期形式,经过后期修建,逐渐形成布达拉宫的建筑形式,由于传入途径不同,使佛教建筑在形式上有了一定差异。
3.2藏传佛教建筑发展
藏传佛教结合当地苯教与古印度佛教,最终两者相互融合,两种类型的宗教融合后,其基本观点有所改变。但保留下来了当地人对“轮回”的信仰,从手中的转经筒再到建筑形式周边环境布置和建筑装饰布置,都体现出“轮回”的含义。通过将空间聚集在环境周围的手法,来表现“轮回”。所以西藏寺庙不像基督教堂那样试图建立排斥周围环境的内部场所。于是形成注重空间序列和环境相统一建筑形式。藏传佛教不同于北传佛教,与政治连接紧密,如布达拉宫等建筑既是宗教建筑,也是政府所在地。
3.3藏传佛教建筑形式
藏传佛教建筑佛寺与宫殿建筑相结合,形式多为碉楼房式建筑,如布达拉宫(见图5)和外八庙的主建筑。主要构架为木构架,密檐平顶,形体由下向上收分呈梯形,立面上开窗面积较小的音窗。整体既没有中轴线,也没有围合的四合院,依山建造,顺应地形。
图5 西藏布达拉宫
主要位置设置佛殿,其他功能环绕布置,因地形而建设,内部有楼梯联通各个楼层。以布达拉宫建筑颜色来说,白色、红色两相配合,与建筑形式相结合宏伟壮丽。藏式建筑尤其是佛教类藏式建筑,留存百年依旧完好,并非是钢筋混凝土造就,而是使用天然的石块、木材和泥土修建,且用手量的方法来确定测量尺寸。
4 结论
佛教的起源与传播,其性质决定了建筑型制有别于其他建筑类型,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不同形式风格的建筑。佛教建筑强调偶像,我国主要在主殿供奉佛像,除了僧侣外,也有普通的信众在佛殿内进行祈祷。其他偏殿或偏院作为储藏经史典籍、僧侣居住、佛塔安置等功能使用,佛教建筑的发展和我国传统建筑建造模式相关。
宗教信仰和主张形成了建筑的形式和规模,迎合不同功能,逐步发展形成今天的佛教建筑,而不同的建筑氛围反过来加深各地信众对佛教的信仰。佛教建筑的发展和我国传统建筑相关,也和当时生活习惯、政治统治因素相关,归根结底是“人”这一因素导致的结果,与“以人为本”思想相关联。强烈的宗教文化蕴含在建筑形式、装饰、色彩、结构之中,成为文化体现最深刻的建筑。
推荐阅读
(直接点击下方文字即可查看)
【寺庙设计】释迦牟尼佛传奇的一生
【免费电子书】《太虚之唯识学研究》——智顗佛教哲学述评
【寺庙设计】谁设计了故宫?
【免费电子书】《摩诃止观》之圆顿义:佛教的般若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寺庙设计】寺、庙、庵、殿、堂、院、宫、观、祠的详细区别
【免费电子书】《中国佛教学术论典:宋代禅宗史论》汉魏两晋禅学研究
【寺庙设计】从寺庙格局看华严寺
【免费电子书】《中土前期禅学思想研究》——宗杲思想研究
声明:图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