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六日沙门昙摩蜜多圆寂纪念日
农历七月六日,是南朝译经僧昙摩蜜多圆寂纪念日。
昙摩蜜多,意译法秀,南朝时来华译经僧,罽宾国人。法秀年仅六七岁时,就已神明澄正,每见看到有法事就非常开心,欢喜踊跃,父母看到之后,爱而异之,于是令其出家。罽宾历代多出圣达,法秀得遇很多明师,因此博贯群经,特深禅法。为人沉邃而有慧解,仪轨详整,生而连眉,世称连眉禅师。少好游方,誓志宣化,于是周游诸国,恰好来到龟兹。法秀到龟兹前一日,龟兹王梦见天神告诉他:有大福德之人,明天就会到你国境,你应好好供养。第二天国王就明令有关部分,如有异人入境,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其后不久,法秀禅师果然抵达龟兹。龟兹网亲自到郊外迎接,并延请入宫,尽四事之供。禅师安而能迁,不滞利养,住在龟兹数年,忽有一日想要离开,前往他处弘法。天神再次降梦给龟兹王:福德之人即将舍王而去。龟兹王惊醒后,君臣齐心挽留,依然无法阻止法秀离开。法秀度过流沙,进到敦煌,于旷野处建立精舍,植捺千株,房阁池林极为严净。其后前往凉州,仍于公府旧寺更营堂房,学徒济济,禅业极盛。后来因了解到江南一带,需要宏传佛法,于是在宋文帝元嘉元年,辗转来到蜀地,其后又顺三峡而下,并在荆州停留,于长沙寺造立禅馆。其后不久,再度沿江东下,抵达建康,随后住在祇洹寺内。法秀道声素著,抵达京师之后,全称道俗都来礼拜问讯,自宋文帝袁皇后及皇子公主,无不设斋请戒。法秀在祇洹寺,译出《诸经禅法要》《普贤观》《虚空藏观》这三部经,常以禅道教授众人。当时就有信众,不辞千里原来求法,僧俗四众不分远近,都称法秀为大禅师。会稽太守孟顗深信真谛,以弘扬三宝为己任,素好禅味,敬心殷重。法秀来到浙江,孟顗请与法师同游,又在鄮县之山建立塔寺。当时浙东一代旧俗,一般喜好巫祝,法秀来到此地弘法,民众一心皈依,可谓自西自东无思不服。后来法秀返回京师,住在定林下寺。法秀禅师天性凝静,雅爱山水,以为钟山镇岳,其美胜过嵩山、华山,经常感叹下寺基构未穷形胜,于是乘高相地,揆卜山势,斩石刊木,营建上寺,殿房禅室,肃然深远。法秀所建定林上寺,气象极佳,仿佛可媲美灵鹫山,又好像是祗园精舍。于是息心之众万里来集,讽诵肃邕,望风成化。法秀禅师从西域到中原再到江南,凡所游履,无不兴造寺院,檀会梵集,僧不绝书,转法敷教,寺无虚月。元嘉十九年七月六日示寂于上寺,世寿八十有七。道俗四众,行哭相趋,葬于钟山宋熙寺前。
法秀所译经典,据《开元释教录》等书记载,共有十二部、十七卷:《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第三出,与姚秦耶舍《虚空藏》及隋崛多《虚空孕经》等同本)、《观虚空藏菩萨经》一卷(亦名《虚空藏观经》,亦直云《虚空藏菩萨经》)、《象腋经》一卷(第四出,与《无所希望经》等同本)、《诸法勇王经》一卷(第二出,与《一切法高王经》等同本)、《转女身经》一卷(第四出,与《无垢贤女经》等同本)、《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下注云出《深功德经》,或无行法字,亦云《普贤观经》,第三出)、《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第二出,与安高出者同本)、《新无量寿经》二卷(第十出,与世高《无量寿经》及《宝积无量寿会》等同本)、《郁伽长者所问经》一卷(第六出,与《安法镜经》及《宝积郁伽长者会》等同本)、《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一卷(第三出,与法护《佛升忉利天经》等同本)、《观无量寿佛经》一卷(第二出,与疆良耶舍出者同本)、《禅秘要经》五卷(或无经字,一名《禅法要》,元嘉十八年于祇洹寺译,或分三卷,见僧祐录;第三出,有《今禅秘要经》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