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食养|煨芋谈禅
文士对芋头有着特别的情怀,这很大程度上受掌故「煨芋谈禅」所陶染。
在禅僧辈出的唐朝,名僧的个人履历里,往往能找到几件为之增色的传奇事迹。
典型例子有鸟窠[kē]禅师,栖居于杭州秦望山峻峭处探出的一株巨松上,常年在枝叶密实处打坐修行,与一旁筑巢的鹊鸟共处。
相传,白居易曾劝说鸟窠禅师,居处过于危险。而鸟窠却回答说:太守身处的名利场更是险象环生。
▲南宋·梁楷 『八高僧图』局部
白居易拱谒,鸟窠指说
还有一位懒残禅师,因懒惰,只食僧人钵里的残羹剩饭充饥,原本很普通的法号「明瓒」,被怪诞的「懒残」替代。「煨芋谈禅」的始创者就是他。
据说,懒残禅师在煨芋期间处理了两件重要事务。
一是给李泌预言官运:当朝官员李泌由于政派斗争,数度被迫辞官退隐。
一次,在遭受中书令崔圆与宠臣李辅国的联手压迫后,他再次挂冠求去,避走湖南衡山。
这里僧院聚集,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李泌无意中被衡山寺的杂役僧懒残的非凡举止吸引,于是夜半登门拜会,希望求得指引。
这是一次反常的会面,尽管李泌异常恭敬,正兀自靠在干牛粪火堆旁烤芋的懒残僧,却对这位慕名者破口大骂,气氛一度紧张而尴尬。待到芋熟,懒残从火灰中扒出一个芋,吃了半个,另一半递给李泌,神秘地说:「切莫言语,领取十年宰相吧。」这之后,李泌果然当了十年宰相。
▲南宋·夏圭 『学堂客话图』
二是拒绝皇帝的召见:仍是在干牛粪火旁,因过于专注拨寻火灰中的熟芋,懒残禅师毫不理会奉德宗皇帝之命前来的使者,也对滴垂到胸前的长鼻涕置之不顾,场面滑稽。
使者笑劝,赶紧拭净清涕随他入宫面圣。懒残僧漠然回应:我哪有工夫为俗人拭涕!
这般情景,套用偈诗「深夜一炉火,浑家团圞[luán]坐。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形容,最贴切不过。
这两个掌故的编造痕迹非常明显,却在文士界广为传颂。因为在唐宋,与知名禅僧结交是时髦又高雅的事,唐朝的王维、白居易,宋朝的苏轼、黄庭坚(类似名单可以列上一长串),都至少与一位高僧保持紧密联系。
长期浮沉官场导致他们神经敏感而脆弱,需要定期将内心的迷茫困惑、工作中遭受的压力挫折,与相当于精神导师角色的禅僧分享,以获取指引,得到慰藉。
▲南宋·梁楷 『八高僧图』局部
孤蓬芦岸,僧倚钓车
山家吃芋的方法有三,都算得上美味,是禅食的代表作。
土芝丹:个头较大的芋头,湿纸包裹,纸外涂煮酒和酒糟,以糠皮所燃的微火煨熟,趁温热剥皮大啖,勿加盐,能吃出新鲜的芋香。
土栗:拣小芋头,晒干储藏,待寒夜从瓮里取出,覆盖一把稻草,点火,以短暂而猛烈的火力和后期草灰的余热煨熟,据说质地紧实,香味接近栗子。
如果说土芝丹、土栗是升级版的煨芋,那么「酥黄独」可谓煮芋的进阶版。芋头煮熟剥皮,切片,裹上以研碎的香榧子、杏仁、酱及面粉调好的面衣,锅里油煎。面衣在芋片表面结成酥脆的外皮,点缀粒粒甘香的果仁,里面的芋肉粉化软糯,芋香味饱满,组合成口感层次丰富的美食。
在清中期食谱『调鼎集』里,有一道「炸熟芋片」,用杏仁、香榧子研末和面,加甜酱拖面油炸,显然就是酥黄独的翻版。
黄独,别名「土芋」,是一种薯蓣科植物的茎块,形似土豆,表皮带密集的圆形小斑点,因含黄独素,食用会引起恶心、呕吐甚至昏迷等症状,一般入药,餐桌上不太常见。「酥黄独」可能因芋头外层的粉衣酥脆,带突出的果仁颗粒,让人联想到黄独的小斑点,故名;也可能是由黄独或其他薯蓣类块根制成。如今,则可选择拳头般大小、熟后呈淡紫色、肉感粉糯、芋香味比较浓的香芋。
雪夜,芋正熟,有仇芋曰:「从简,载酒来抠门。」就供之,乃曰:「煮芋有数法,独酥黄独世罕得之。」熟芋截片,研榧子、杏仁和酱,拖面煎之,且白侈为甚妙。诗云:「雪翻夜钵截成玉,春化寒酥剪作金。」
——南宋·林洪 『山家清供』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佛教遗产共享网络展览开幕
汉藏融通 爱国爱教——纪念“翻经沙门”法尊法师圆寂40周年暨诞辰118周年座谈会在衡水深州举行
燃灯节 | 纪念宗喀巴大师圆寂601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