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其名号丨念佛,在净土的利益】
某法师 佛子如林
念佛,在净土的利益
常享法乐
到极乐世界常享法乐,所以身心无碍,供佛自在,闻法如意,眷属无量。《阿弥陀经》说“即以食时,还到本国”,到十方供养十万亿佛,这就是身心无碍,供佛自在。
自然证悟
经文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这个不退转和“现生不退”有什么差别呢?现生不退是因地的,到极乐不退转就是果上了。现生还是凡夫,但是有佛力住持,不会退堕,必然往生净土,这是“现生不退”。往生之后的“不退”跟成佛几乎是同义词,净土法门的不退转和圣道法门的不退转不一样。净土法门的不退转是靠他力,即使在凡夫位也得不退转,到了阿罗汉的果位也是不退转,到了登地菩萨也是不退转,到了八地菩萨还是不退转,到九地、十地还是不退转。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像坐电梯,即使一百层的高楼,你在一楼也是不退转,按钮一按就到顶了;在十楼也是不退转,直接就升上去了;你在三十楼、八十楼、九十楼都一样。如果靠自己两腿往上登的话,可能就退转了,到十层就爬不动了,不上了。等上到九十九层了,只剩最后一层,再努力爬一下就到顶了,没必要再下去了,那是不退转。靠自力的话,要达到相当的程度,才能有这个力量不退转。
阿弥陀佛救度的不退转,是从上到下的。像有人掉到悬崖下面,上面的人放一个吊篮,把他往上拽,他自己没有力量,是上面的人让他不退转的。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拽我们上去,光明摄取,怎么能退转呢?圣道门是自己爬,快到山顶了,那就不退转。这两种不一样。
当下即证阿鞞跋致菩萨,有的说是八地不退,有的说是初地不退。
一生补处
《阿弥陀经》讲“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极乐净土的位次,跟娑婆世界不一样。在娑婆世界,从低到高,初地就是初地,二地就是二地,次序一定不能混乱,凡夫就是凡夫,圣人就是圣人。但是到极乐世界,这一切都打乱了,初地可以讲是二地,也可以讲是八地,三贤十地是笼统的。
“超越常伦”有两种超法:第一,证悟的时间非常快速,不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横超直入,直接登顶,速度很快;第二,位次不是按照平常从低到高的次序,而是一位含摄一切位,在初地的时候就已经把十地都证满了,这只有在极乐世界才能真正实现。
所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初住的时候就可以圆满佛果。在圣道法门,像《法华经》《华严经》所讲,在理上有这种可能性,但在事上做不到;到极乐世界就没有任何问题。
比如坐电梯。电梯这个小空间里面,一切位都有了。一百层的楼,电梯里面就一定有一百个位次。一百层的楼,靠自己双腿来登的话,一楼就是一楼,十楼就是十楼,不能越层。如果乘电梯,一百层楼都在电梯里面,你按哪一层都可以,按哪儿去哪儿,这不是位位圆融吗?一楼也可以,一百楼也可以,都是这部电梯。
初地就像一楼,二地就像二楼,都在六字名号里。六字名号这部电梯,你想到哪层就到哪层。你想示现为八地菩萨,你就在八地下来;你想示现为十地菩萨,你就在十地下来;你想示现为初地,你就在一楼下来。所以说“随意所愿”,完全随你的愿意,这叫“超出常伦诸地”。“常伦”,就是平常的次序,平常的规律,一定是一楼到二楼,二楼到三楼,三楼到四楼,不可能混乱,也不可能飞上去。但如果坐电梯就全部打乱了,“超出常伦”,不是一层一层上,可以从一层直接到十层。当然,举电梯也不是完全贴切,只是大致来比喻。
光寿等佛
到了极乐世界,与阿弥陀佛光明寿命平等。
行普贤德
供养诸佛是成佛之后,示现普贤行德。示现普贤行德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教菩萨法。普贤德行就是如此,上供下化,遍及十方。“普”是周遍、没有遗漏,“贤”是德能圆满。
普贤有三种:一种叫人普贤,就是普贤王菩萨,是因位的;一种叫理普贤,是指真理的本身;一种叫事普贤,是指得果不舍因门的菩萨,所谓果后普贤,就是成佛之后,倒驾慈航,普度众生。
“普贤”有时候是个通用名词。《无量寿经》里,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的第二十二愿就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里的“普贤”,不是普贤菩萨。法藏比丘在兆载永劫之前,五劫思惟的时候发的愿,比十大愿王的普贤菩萨更早。十大愿王的普贤,说“现前成就此大愿”,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先有极乐世界,后有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两种普贤,不要错误理解。
十五种利益,非常殊胜。
▍摘自《阿弥陀经讲记》
(因编辑需要,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