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缘起,教起所因 | 广开净土之要门
第一编 净宗缘起
一、教起所因
广开净土之要门
故使大悲隐然施化,惊入火宅之门,洒甘露润于群萌。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依心起于胜行,门余八万四千①。渐顿则各称所宜,随缘者则皆蒙解脱。
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期。虽曰教启多门,凡惑无由遍揽。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仁,显彰别意之弘愿。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②是也。
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③,所弗窥测;况我信外轻毛④,敢知旨趣。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毕命为期;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
——善导《观经四帖疏》
注 释
①门余八万四千:大乘佛法的正门是念佛求生净土之法,通途八万四千为门余。此乃善导大师独特的制教。
②定散二门:定善门指前十三观,散善指净业三福与九品往生。
③三贤十圣:圆教三贤位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圣是指从初地到十地菩萨。
④信外轻毛:轻毛任随风吹,忽东忽西,比喻心力劣弱而进退不定。十信位之外的凡夫,称信外轻毛,亦称毛道凡夫。
撰 者
善导大师(613~681),净宗二祖。著述有五部九卷,乃中国净宗教理集大成者。世传为阿弥陀佛化身。
译 文
(众生烦惑厚重,佛性无以显照,枉受轮转之苦)。故使大悲释尊由本垂迹施设教化,惊入三界火宅,遍洒佛法甘露,滋润众生干枯的心田,点燃智慧宝炬于无明长夜,令凡夫于沉迷暗梦中觉醒。
……众生闻信佛法,依自心乐欲生起佛法的修行。门余八万四千,权渐之法与圆顿之法各称众生不同的根机与时宜,随缘修行者皆蒙解脱生死之法益。
然末法众生业障深重,对通途自力法门,难于明了悟证。虽然教化众生之法甚多,具缚凡夫无力遍学总持。
幸遇韦提希夫人因儿子恶逆因缘,至诚向释尊请法:我今乐欲往生阿弥陀佛安乐世界,唯愿释迦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以成办往生净业。
然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因韦提希请法之缘,即广开往生净土之要门。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始终冥加显彰深妙奇特之弘愿。言释尊其要门之义,即此《观经》定善十三观与散善三福九品。
定善即息止思虑以凝定心性修观想,散善即持戒止恶以修善。将此定散二行之功德,回向求愿往生极乐世界。
言阿弥陀佛弘愿之义,如《无量寿经》说:一切或善或恶的凡夫,得以往生极乐净土,悉皆乘托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福慧功德力为增上缘得以成就。
又佛由本垂迹,由实法开权法,随顺众生施化种种法门,密意弘深,真义难以晓知。三贤十圣的菩萨,亦无能窥探测量佛的智慧。
何况我这十信外的轻毛凡夫,何能了达佛陀施设教法之宗旨归趣呢。只得仰信顺从释迦在此娑婆世界的发遣,虔感阿弥陀佛于极乐世界的迎接。
弥陀呼唤,释迦发遣,吾辈凡夫岂能滞留三界而不去。唯可勤心奉持念佛法门,尽形寿修持,舍此业报秽身,往生彼土,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即可证得法性之常乐我净。
按
善导大师这段开示,精辟地昭示出净土法门缘起的原始要终。净宗正门之余的八万四千法门,难明难悟,无由遍揽,吾辈信外轻毛凡夫,仰唯两土世尊彼唤此遣,方可了生死成佛道。
如是悲切教诲,我等将刻骨铭心,依教奉行。又释迦本尊演说的要门,始终贯摄着阿弥陀佛的弘愿。隐显互成,相得益彰。
庐山东林寺官方公众号
九品寶蓮 在腳跟底
不念彌陀 辜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