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天降的法缘
鲜花天降的法缘

泪奔了,看完了才知道对出家人的误解太深了

2020-12-09 鲜花天降的法缘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我们对于出家人的印象,很多人仅仅停留在影视作品的所塑造的形象上。很多人都以为只有走投无路了才出家的,生活受到了重创,打击!已经走投无路了,混不下去了,只能出家了,其实这个一个非常大的误解!

顺治皇帝出家前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是的,对于真正出家人来说,黄金白玉都不是最重要的,唯有身上的袈裟(出家)是最难得到的。

佛陀在出家的时候,也是一位皇子。很多高僧大德出家前的身份、地位、财富非常富足。他们并不是走投无路了才出家的,而是为了探寻生命的真谛,寻找宇宙人生的真相,寻找解脱生死、永恒快乐的方法,才出家的。

出家人承担的责任非常重大,他们是道德高尚的人,能够感染和影响社会大众;他们弘法布道,传递慈悲和智慧,对社会的道德人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出家人是众生的老师,他们严守戒律,广闻博学,慈悲为怀。能够开导众生,给一切众生安乐和慈爱。他们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的安乐,非常伟大可贵。

很多出家人是多才多艺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不只是吃斋念佛。他们奔走四方,广结善缘,让接触到他们的众生,都能感受到快乐和温暖。

出家人是僧宝!

出家人贵为三宝之一,是佛、法、僧之中的僧宝。他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非常受尊重和拥护。唐宋一直到清代,佛法是非常兴盛的,那时的出家人受到皇帝的尊重和厚待。很多高僧大德被推选为国师,就是一个国家的老师,地位和身份非常尊贵。

现在泰国等一些佛教兴盛的国家,出家人也是非常受到尊重,国家领导人也是高僧的弟子,备受爱戴。在佛教兴盛的地方,出家人真的就像珍宝一样,备受尊重。

出家人是佛法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是续佛慧命,普度众生,广利有情。他们承担着弘法利生的重任,传承着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能够带给众生真正的安乐和利益。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闲。

世间的人们是难以与出家人相比的,因为他们无牵无挂,所以能拥有一份安乐与清闲。

劳生唯有僧无事,若悟真乘老更闲。

普天之下的芸芸苍生,只有出家僧人才能做到娴静无事,如果能了悟真如实相,就能越发任运自如、海阔天空。因为出家人抛却了世间的功名利禄、情爱天伦,安分守贫、清心寡欲,才能如行云一般飘逸,似流水一般舒缓。

住也无求去也闲,飘然到处是家乡。

正是因为出家僧人的无拘无束、无欲无求,才能拥有“白眼世事沉浮,笑对人生起落”的安闲心境。“衣单两斤半,随身十八物”的说法,也形象贴切地形容了出家人随意简朴、不受物役、不为境累的心态。

 

34你已选中了添加链接的内容

一语道破了出家人安贫乐道、悠闲自在,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宽阔胸怀。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口中吃着清淡平和的美味佳肴,身上时常穿着“百衲衣”。因为袈裟是以多块零碎布片缝缀而成,

出家人每天品尝着延年益寿、滋补美颜的蔬菜瓜果、大豆蛋白,既没有伤害他众性命的业债,也没有肉食毒素的侵扰。这种草衣木食的世外闲人生涯,的确是给个神仙也不愿交换的美差。

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嘻。

无论走遍五湖四海,出家人都是最尊贵的上宾。如果能做到了无牵挂,逍遥自在,

因为出家人唾弃了世间的功名利禄,或者隐迹潜踪,过着枕山栖石、吟风弄月,犹如鸢[yuān,即鹰]飞鱼跃般的生活;或者云游四海,过着浪迹天涯、处处为家,恰似行云流水般的岁月;或者寄身禅房,过着暮鼓晨钟、六根清净,如同清风明月般的日子。

五湖四海尽曾游,自在纵横不系舟。

“寄迹五湖外,萍逢四海间。”从这些禅诗的字里行间,无不随意自在地向我们勾勒出云游僧人飘逸出世的仙风道骨!

在出家人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中,以修习寂止胜观、生发无漏智慧为主的“坐”还是最重要的。要知道,除了少数利根之人以外,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切以修所证之功德妙用,都是从定而发的。

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屡世种菩提。

虽然不是真罗汉,也搭如来三顶衣。

不要以为出家是轻而易举之事,所有能享受出家福报的人,都是因为在多生累劫中积累培植了不可估量的菩提善根,才能获得现世的出家因缘。即使没有证达阿罗汉的果位,也能披搭起如来所传之三衣。

《大智度论》云:“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菩萨本生鬘论》中也云:“出家之利,高于须弥,深于巨海,广于虚空,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诸佛未有不因舍家出家成佛者也。”

 

虽然出家具有如此巨大的意义,但能够哪怕在一刹那间生起出家之念的世间人,也是微乎其微的。即使生起了偶尔的出离之心,但其中的大多数人也会因为业力的制掣而无法出家。人身难得,以此难得人身出家修行,就更是难上其难。只有在生生世世中积累栽种了不可思议的菩提妙种,才有可能获得出家的机会。出家人的崇高地位,即使梵天帝释、转轮之王也无法企及。因此,我们千万不要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时机,辜负了这至尊至贵的僧袍。

 

在世间很多小说电影的描绘中,时常会有这样的一幕:在某人生意受创、婚姻失败、家破人亡的时候,就会在众人怜悯的目光中,声泪俱下地宣布:“我要出家了!”最终的结局,却常常是主人公卧薪尝胆之后的东山再起,历经艰辛之后的皆大欢喜,劳燕分飞之后的鸳梦重温……这些错误荒唐的诱导在世间人的潜意识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出家只是一种如同儿戏般的、暂时的逃避现实。至于出家人济世救难、度脱众生的神圣形象,已经很难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了。

但是,圣洁庄严的寺院丛林,不是情感受挫的抚慰地,不是阻挡怨敌的避难所,更不是的重出江湖的练兵场。

《十轮经》云:“出家僧相,乃秽恶世间清净幢相。”出家人沅茝澧兰[沅yuǎn。澧lǐ,山水名;茝zhǐ。兰,花草名]般高洁的清净形象,是容不得愚昧无知之人去随便玷污、任意糟踏的。作为有智之人,应当发自内心地对出家人生起崇敬之情。

《围炉夜话》中云:“肯救人坑坎中,便是活菩萨;能脱身牢笼外,便是大英雄。”如果能生出真实无伪的出脱三界牢笼的出离心,以及救度众生于轮回坑坎的菩提心,能够严守清净无垢的戒律,纵然不是三毒永尽的阿罗汉,也有披搭起如来三衣,成为三界供养之境的不可掠夺之权利。

 

佛经云:“三界兮如幻,六道兮如梦,圣贤出世兮如电,国土犹如水上泡,无常生灭日迁变。”“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财色、名利、食睡,都是虚幻不实的东西,如同空中的浮云一般,缥缈不定、无有实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也都是无常迁流、了不可得的本体。沧海桑田、四大皆空,器情世间的一切万法,都不能超离苦、空、无常、无我的形相,都是如梦如幻的虚无影迹,都像棋盘中的虚构战局。

作为修行人,在了知人生本质之后,我们就不应该再一味沉湎于无休止的世事之中。要知道,无论怎样的美馔珍馐,在“下喉三寸”之后,又能“成何用”呢?无论怎样的锦缎华服,在人老珠黄之后,又岂能掩饰岁月的痕迹?无论怎样的丰功伟业、光宗耀祖,可否能出离三界、永脱轮回?如果不能了生脱死、明心见性,如果不能离苦得乐、超凡入圣,就只能永远徘徊于三界、流浪于六道。

我们不能受制于五欲六尘,我们不能沾染世俗之气,既然落发出家,就应有“穿衣唯求蔽体,饮食只为充饥”的浩然之气,只有在安祥和谐的心境中,才能体悟清净无为的自性世界,彻见光明无碍的自然本体。

三衣一钵既是出家人的形象特征,也是出家僧众受戒时不可缺少的僧物。无论是三衣或钵,都代表着清净无染的僧团,标示着遗世独立的人格,象征着至崇无上的地位。

据《付法藏因缘传》记载,摩诃迦叶将入涅槃时,手捧佛陀所授的衣钵,入鸡足山敷草而坐,等候弥勒菩萨降生成佛,再将佛陀衣钵传与弥勒;禅宗初祖达摩由印度东来时,也将衣钵传给二祖慧可,以为法脉相传的证物。自此以后,禅宗各祖师徒间以心印心的传法,就是以衣钵相赠作为标志,所以称为“传衣钵”。由此可见,衣钵在释迦牟尼教法中,的确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袈裟又称“福田衣”,身披一肩袈裟,手托一口钵盂,就可以称之为世间的福田。晋朝慧远大师云:“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乃圣贤之物。”可见袈裟钵盂之珍贵。袈裟的宝贵,并不在于它有形的价值,而是因为袈裟所代表的出家僧众之责任——绍隆佛种、彰显圣教、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出家人义无反顾地牺牲了小我之利,而将此身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三界众生,为苦难有情消灾解殃、祈福化难,是诊治轮回痼疾的医王,是渡越三有苦海的舟子,是趋往解脱宝洲的商主,是斩断烦恼荆棘的樵夫。能够身披袈裟,实在是无上的荣光。

《三摩地王经》云:“谁舍犹如火炭坑,亦弃所爱子与妻,以恐怖心而出家,不难获得胜菩提。”又云:“何人数俱胝劫中,承侍恒河沙数佛,不如生起出离心,真正出家更殊胜。”星云大师也云:“发心出家最吉祥,割爱辞亲离故乡;天龙八部齐夸赞,求证慧命万古长??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总而言之,身披袈裟、剃度出家,的确是黄金白玉、名声威望等世间荣华富贵所不能交换的大福报。

把青春生命   献给佛教

让阿弥陀佛   做我主人

……

出家人是法幢   说法能度众

出家人是法幢   不说法也能度众

出家人是法幢   佛法因您而传

出家人是法幢   功德因您而立

把青春生命   献给佛教

让阿弥陀佛   做我主人


荷担如来家业   绍隆佛种

光大净土法门   普度群生

正因为出家后,也明白了自己的路没有走错,因为父母的深恩,以我们在世间的能力是无法报答的,我们能为他们做的,永远也比不上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万万分之一,而只有出家好好修行,好好念佛,慢慢引导他们信佛念佛,让他们解脱生死,才是真正的报恩。如果没办法让他们信佛,那就等我们往生成佛后度脱他们出离生死轮回。

也许这一世我们是个不孝儿女,但是当我们将来成佛后,度脱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和亲人们都出离六道轮回后,我们就会问心无愧。

所以,不管这一世的亲人是否理解我们,我们修行的心,念佛的心,求往生的心,都不要改变,我们要为了自己的解脱和一切众生的解脱,好好依止师父的教导,好好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精进修行,老实念佛,往生极乐去成佛。这样,我们才对得起所有的亲人,对得起所有的众生,才无愧于“出家人”这个身份!

佛法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

每日为你推送最暖心的智慧故事

识别二维码

请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