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报道网
中国佛教报道网

慧律法师:到底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法的真实义?

2020-12-07 中国佛教报道网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佛教新

大德开示






不能沿着此岸一直跑




人的生命是很短促的,如果你不能一针见血地明本心见本性,就只会在善巧方便里一直绕:到底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法的真实义?地藏法门、净土法门、《药师经》、《普门品》……你到底要修什么法门呢?


这就好比你生病,到医院去吊瓶,碰到一个笨护士,扎了很多次都没扎到血管,而你碰到一个好护士,一阵就见血了。



见性大法就是这样,一针就见血了,接下来就要看大家体悟的功夫了。见性是刹那即见永恒;没有刹那也没有永恒。明心见性,修行省时又省力。


我们今天要登上高山,就不可以围着山的外边转,这样是登不到山顶的。你想要登上佛的最高峰,就要有大丈夫直下承担的勇气。



修学佛道要三气:勇气、志气、骨气。但不要生气。尤其我们出家人,要有骨气。善巧方便就是围着山的外边一直转,忏也拜了,佛也念了,经也诵了,可是佛的那一颗心没去体悟。

用硬功夫一直拜佛,这当然很好,但是心性不明,磕破头、喊破喉,佛的心还是体会不出来。所以,想要到佛的究竟大般涅槃的彼岸,就不能沿着此岸一直跑。



好比说,我的左手边是佛的究竟彼岸(举手示意),右手边是生死众生的、烦恼生死的彼岸,你沿着这个善巧方便,生灭的因果法、缘起法一直在右手边打转,一直跑,能不能彼岸?当然不能啊,你一定要直接穿过来,不然,你怎么有办法到佛的彼岸呢?



如果我们用的种种善巧方便义,能引入佛的最究竟义,那这个善巧方便就管用。因为我们的善巧方便也是由究竟义上提炼来的,真俗不二,二谛融通三昧印,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见性大法是佛的了义教,一念无生,即体即用,体即无生,用即般若,体用不二,是真佛法。若不见性,念佛难入三昧,你念了那么多声南无阿弥陀佛,若不见性则在生灭的意识心里打转,还是轮回。








最闪亮的一颗心




所以,能听闻见性大法,死而无憾,因为明心见性的人,他的心灵是一切人群中最闪亮的,天上就有最闪亮的一颗星。



在今天的会场中,有这么多法师和护法居士,如果你能明心见性,就是所有人群当中心灵最闪亮的。你不只是善,而且是纯善;不只是纯善,还具足大般若智慧。


善良很好,但是不要人家说什么你都相信,要善良得有智慧,我们从来不伤人,但是有人骗我们,自己要会判断。所以以前的人是不开悟闭关,不见性不参学。因为你人关在里面,心会到处跑,北京、台北都会跑!闭关、参学都是要有功夫的。



本性是最大的善知识,你不好好参吗?有一个台大的哲学博士生来文殊讲堂,与师父对话:“请问师父,每一个人都有如来藏性吗?”


我说:“是的。”“如来藏性就是明心见性吗?”“是的。”“如来藏性在哪里?”“就在眼前。”“那我怎么没看到呢?”“因为你心中多了一个‘我’。”“师父你明心见性吗?”我说:“你现在又多了一个‘你’。”


“师父,那么无我无你就见性了吗?”“无我无你,谁来见性呢?”他说:“咦……真是弄不懂。”我说:“博士啊,开悟见性是超越一切意识心的,不是做学问,不是博士、学者、教授有办法的。”

“师父,如果我也像您这样,来发心修行,行不行?”“像我这样,你试试看。



我用十五年看三藏十二部经典,我看了三遍,一天只睡二三个钟头。要真正地去参,参自己的自性,在经典中有看不懂的地方,写起来贴墙上,一定要看到懂,那个懂是证量的解脱境界。你吃得了这个苦吗?”佛法跟学历没有关系,跟宿世的善根有关系。








人生的正确目标




佛叫我们这样做,要随喜,要赞叹,要放大胸量,要容得下天地,要与世无争。该是你的逃不掉,不是你的求不来,随缘安分过日子。


四十亿年前,地球没有生命,是后来慢慢地演化过来的。所以生命是地球的奇迹,而佛性这一颗大智慧心,则是我们生命的终极目标。你活着的目标是什么?我告诉你:如果今天没有碰到佛法,没有一个人有正确的目标。



大陆有一个人写信给我说:“师父,我很感恩您,我以前买了很多片连续剧,古装的、现代的,整天整天地看,电视从早上看到晚上睡着。每天就找吃、找穿没目标,直到我听到了您讲的佛法,才把过去所有的VCDDVD统统丢掉,现在只看慧律法师的!”他说:“很惭愧,学佛太晚了,已经六十多岁了。”


说到惭愧,《印光大师全集》我看了四遍,还做笔记。每当我看到印光大师给居士回函的落款上写的“常惭愧僧”,就被这位莲宗第十三代祖师常常发惭愧心而感动不已!所以求法的心要勇猛,态度要谦卑。



诸位,要敬佛、敬法、敬僧!佛、法、僧就像树木的根,如果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树根就烂,佛教这个巨人就倒,佛学的伦理也没有了。今天出家众特别多,我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讲我内心的话,奉劝所有出家人,敬佛、敬法、敬僧,赞叹佛、赞叹法、赞叹僧,也要赞叹拥护正法的居士。若欲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居士也要赞僧,居士要互相赞叹,不可刚愎自用。








我的心诸佛明鉴




有一个出家人,修学佛道十几年,每天念佛、拜佛、诵经很精进,可是一点开悟的消息也没有,心里很纳闷。人家就介绍他去参一位大彻大悟的圣人。


他去参的时候就说:“禅师,我精进地拜佛、念佛、诵经,就是不开悟,妄想还是多,不知道怎么办?祈求禅师指示。”禅师就拿了一个装满了水的葫芦和一杯粗盐给他,说:“你只要把这些盐巴,溶入葫芦的水里,你就开悟!”于是,他拿着盐巴,想把它溶进葫芦,就是没办法。



禅师当然知道,思量即不中用。过后他说:“禅师,实在想不出来,请您开示。”禅师讲:“拿过来。”他就把葫芦的水倒掉一半,把盐巴倒进去,晃两下,完了。禅师给他开示:“一个人表面看起来很精进,可是你心中充满了我执、法执,就容不下真理,就不能开悟。”


他一下子有所体悟,但还没有开悟。所以要做一个大法师、大比丘(我讲的都包括比丘尼),事实上是非常不容易的。


不要讲要精通三藏了,就讲守住做大比丘的基本原则,《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摩诃僧祗律》都要听。要做大比丘,第一要住僧团。


当然,每一个人时间、空间背景不一样,每一个人都有苦衷。今天弘法,我是站在勉励的角度,出家众要住僧团。



我们受三坛大戒,戒师训诫我们:“刚出家僧团住不下来,就不是一块料子。”所以,刚出家尽量不要在外面游荡。佛制的“僧”,就是一个团体,一个人怎么叫做“僧”?因为后来把“僧伽”变成出家人的专有名词,“僧团”变成僧,“僧”其实是指团体。


所以真正的出家人要住团体,这是第一。我没有针对任何一个法师、和尚,也绝对不是批评哪一个人,为了正法,我才这样讲,我的心诸佛明鉴。



第二,要半月诵戒,如法如律,如佛所说。万一团体佛事多了,没办法诵戒,你有苦衷,也可以私人诵戒,因为还没有形成风气。每年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应当结夏安居。


比丘应作比丘事,比丘应当懂得什么时候止持,什么时候作持,什么时候是戒律的开遮、持犯;罪的轻重,什么时候是忏罪,什么时候应当出罪;什么是五篇、七聚,十三犍度。我这样简单念一遍,你就知道做个比丘事多么地不容易,这是一件庄严的事情,不是随随便便的。



比丘应当和合无诤,居士也应当和合无诤。比丘不应该生嫉妒心,不然会坏了你的法身慧命,你看到人家得到供养,要起欢喜心。出家众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曾经,一个出家众来告诉我:有一个人拿钱要供养师父建讲堂,他说这个人经济条件很好。我刚好在忙,没有见到。他就把这三亿给老和尚建道场。事后,他为我惋惜说:“啊呀,法师啊,他来没见到您,就把三个亿供养另一个老和尚了。”我第一句话就讲:“这是老和尚的福报,我没有福报。我建讲堂要去贷款,我要求忏悔。”这个人说:法师,你真的不生嫉妒,我很敬佩你的胸量。我对他讲:“每一个人冥冥当中都有一定的福报,福报不可强求,强求的福报会是灾。”

所以,你庙盖得很大,我赞叹你;你很有德行,我赞叹你;你有很大的供养,我也赞叹你。为什么?这是佛叫我们这样做的,要随喜,要赞叹,要放大胸量,要容得下天地,要与世无争。该是你的逃不掉,不是你的求不来,随缘安分过日子。我们比丘不贪求供养,我们是为了求道,不是求名、求利。佛在律学里制定,我们早上睡醒要常常摸摸头顶,我们为什么剃个光头出家,当然是为道嘛,难道为名利吗?所以心要常常问自己,你为什么要出家?


——上慧下律法师《般若人生》


扫码联系编辑投稿

做更好的佛教文化传播平台

中国佛教报道网优选活动

点击图片阅读详情

来源 | 内容来自网络

投稿 | 248293256@qq.com

投稿 | 525716374@qq.com

责编 | 善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