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歷史上共有十二種譯本,現在保存下來的有五種譯本,即“五存七缺”。
另外,歷史上還出現過四次匯集:第一次是宋朝王龍舒居士的匯集,第二次是清朝彭際清居士的匯集,第三次是清末魏源居士的匯集,第四次就是民國夏蓮居居士的匯集。
匯集經文,嚴肅性、權威性皆受質疑。王龍舒是一位修行淨土法門的大德,他的匯集本在世上流行了相當長的時間,後經蓮池大師指出不適合,就很少流行了。
正依經典是一宗教理建立的根本,不是小事情。
從法門建立的大根大本來講,依佛金口所說、沒有異議,而且是歷代奉行、祖師傳承的版本,這樣才穩妥。我們修學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從曇鸞、道綽到善導,歷代祖師所依據的經本都是康僧鎧所譯的《無量壽經》。
從教理來講,比如說四十八願,在康僧鎧的譯本當中,四十八願的願文和阿彌陀佛成佛之後果上的“願成就文”,都有對應關係;匯集本就失去這樣的味道了。
尤其是關於我們往生來說最重要的三條願,就是第十八、第十九和第二十願,在康僧鎧的譯本當中,可以說文字簡潔,義理透徹;匯集本把它們糅合在一起,模糊混淆。你不研究教理,可以隨便讀過去;如果研究的話,就會找不到方向。
在康僧鎧的譯本里,第十八願就是“念佛往生願”:“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成就文就說:“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對應關係很明顯。
第十九願是引導“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諸行之人歸入念佛。《無量壽經》下卷“三輩往生文”展開“修諸功德”為多項,但一一都要一向專念。所以,善導大師簡略地解釋說: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非常明顯,第十九願是引導諸行根機的人進入一向專念,不管是上根、中根還是下根。
而《觀經》正是沿著這條路線,將定善、散善導入一向專念。
《大經》三輩和《觀經》九品只是開合之異,目的都在一向專念,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第二十願是指什麼呢?願文是這樣的: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所謂“不果遂者,不取正覺”,是說最終的結果是要遂你的心願,所以這條願叫作“繫念果遂願”。因為第十八願是當生就決定往生的:這一生如果你專修念佛不往生,我就不成佛;第十九願也是誓願行者今生所得到的利益:你修諸功德,種種諸行回嚮導入念佛,臨終之時我必來接引,也是今生必定往生的。
還有的眾生,像一般佛法講的“結緣下種”之輩,他們也聽說阿彌陀佛,曉得極樂世界,但還沒有發起三心,所以今生不得往生。即使這樣的眾生,阿彌陀佛也要為他們發第二十願:你曾經聞我名號,繫念我國,像種樹一樣下過種子,即使今生不得解脫,未來若不果遂者,我不取正覺!終究令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佛所度眾生,有“正所被機”,當下就得利益——正當機;也有“結緣下種”,今生不得利益,未來得利益——結緣機。
如此說來,康僧鎧譯本的這三條願就非常完整:第十八願、第十九願攝受今生正當機,是當機願;第二十願攝受結緣機,是結緣願。
在當機願中,第十八願念佛往生是阿彌陀佛的真實本懷,第十九願是方便導入真實 。三願的次第關係非常明顯。
摘自:《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因編輯需要,略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