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备览
南山律在家备览

高山仰止——李叔同事略(终)

2020-11-27 南山律在家备览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文章恭摘 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  王维军


做和尚

他弘法利生,昏波不染成慧业,是一个高僧大德

1918年8月19日,大势至菩萨圣诞那天(阴历七月十三),李叔同由绚烂之极返归平淡,在虎跑寺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从此,俗世少了个李叔同,僧界多了个弘一法师。

出家后弘一法师携弟子刘质平、丰子恺


李叔同转身为弘一法师后,以戒为师,生宏律范,勇猛精进地弘扬佛法。出家后的前十年,足迹遍布浙江杭州虎跑、灵隐、玉泉、招贤诸寺,嘉兴精严寺,普陀法雨寺,慈溪五磊、法界、伏龙等寺,宁波七塔、白衣寺,衢州莲花、祥符寺,温州江心、宝严、庆福寺等,云游参学,阅藏苦修。

1921年3月,经南洋公学旧同学林同庄介绍,吴璧华、周孟由延请,弘一法师驻锡温州城南庆福寺,闭关修行,并约法三章:


余初始出家,未有所解,急宜息诸缘务,先办己躬下事。为约三章,敬告别同人。一、凡有旧友新识来访问者,暂缓接见。二、凡以写字作文等事相属者,暂缓动笔。三、凡以介绍请托及诸事相托者,暂缓承应。惟冀同人共相体察,失礼之罪,希鉴亮焉”,发愿不当住持,不为他人剃度,不作依止师,潜心编撰《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


期间,温州道尹四次来谒,庆福寺寂山住持以地方长官不便屡屡推辞,请弘一法师相见,弘一坚辞。经时四年,完成这部被收入《大藏经》的近代佛学经典巨作《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后由穆藕初出资资助出版,出版后除了在国内佛教界流通外,还由内山完造将三十五部寄赠日本各大学图书馆,深受日本佛学界重视,又纷纷向内山完造索取,前后共达一百七十多部。

《三宝歌》是佛教界最具代表性的精神之歌,此歌是1929年弘一法师在厦门南普陀寺与太虚法师合作完成,太虚法师作词,弘一法师谱曲,曲风宛转绵密有力,舒展庄严,声声体现对佛法僧的礼赞,被公认为佛教的教歌,也被中国佛教协会确定为会歌。


惠普法师 唱诵三宝歌

《华严集联三百》,由弘一大师缀集华严经文而抄成之联句,自晋译华严经偈颂中集辑百联,自唐译经偈颂中集辑百联,自唐贞元译《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偈颂中集辑百联,共三百联。


弘一大师博览三藏,智慧如海,对《华严经》更有深入研究,认为华严在一切教典中堪为教海,通过研习华严可以获得广博的佛教知识。故所集联句皆一言三复,竭其努力,“惟愿后贤见集联者,更复发心读诵研习华严大典,以兹集联为因,深毗卢渊府,是尤余听希冀焉”,并依文分二章,“每章之中,先略后广,学者根器不同,好乐殊致,应自量力,各适其宜可耳”。弘一法师高深的文学和佛学修养,以及平淡、恬静的脱俗书风,使得《华严集联三百》集哲理、文学、书法三美于一身,法味无穷。

1929 年弘一法师五十虚岁诞辰,刘质平等在上虞白马湖为弘一法师祝寿、放生。饭后刘质平论及音乐教育,感叹当时靡靡之音的俗曲盛行,缺少适宜于向青少年教唱的美育歌曲,弘一法师听后答应创作歌词。1930年七月,在上虞法界寺完成《清凉》、《山色》、《花香》、《世梦》、《观心》五首歌词创作,交刘质平及其学友谱曲,并经师生反复推敲修改,于1936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印刷出版《清凉歌集》,成为师生合作之绝唱。

1928年冬,弘一法师初到厦门,由陈嘉庚胞弟陈敬贤介绍住在南普陀寺,开始了前后十四年的闽南弘法因缘。期间,编撰并整理了大量律学著作,完成要著有《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扶桑集释》,校点唐释道宣之南山三大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与宋释元照之三大记《四分律删繁补关行事钞资持记》、《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在厦门、泉州、永春、南安、安海、漳州、惠安、崇武各地的大小寺院都留下了弘一法师弘律、著述、讲经的身影,为闽南佛教文化中兴和僧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弘法的同时,弘一法师致力于僧众教育。


一、创办南山律学苑

1933年春,弘一法师在泉州召集性常、广洽、了识、心灿、本妙、寂真、瑞曦、瑞澄、妙慧、瑞卫、广信等十一位法师,成立南山律学苑,在开元寺尊胜院研究律学,历时二年,使南山律教后继有人。弘一为此撰联:“南山律教已八百年湮没无传,何幸遗编犹存东土;晋水僧园有十余家承习不绝,能令正法再住世间”。


二、撰拟月台佛学社教案

1930年春,性愿法师在泉州承天寺创办月台佛学研究社,弘一法师为学生讲了两次课,教授写字的方法,并书“以戒为师”字幅奖励优秀学员。1933年性愿法师又向弘一法师请教幼僧的教育方法,弘一法师为此专门撰拟了详细教案:

“应分三级:丙级(年不满二十岁者),以学劝善及阐明因果报应之书为主,兼净土宗大意。大约二年学毕。 

乙级(二十岁以上),学律为主,兼学浅近易解之经论。大约三年学毕。 

甲级,学经论为主(精微之教义)。大约三年学毕”,还就丙级班教育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每日安排“读背经、讲《安士全书》、四书选讲、国语、习字”五课,“如此教授,可以养成世间君子之资格。既有此根基,然后再广学出世之法,则有次第可循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弘一大师“器识为先”的教育思想是贯穿僧俗,终其一生的。


三、创办佛教养正院

1934年,南普陀寺住持常惺法师、会泉法师邀弘一法师帮助整顿闽南佛学院之僧教,弘一法师看到许多年轻佛子因缺乏教育,无法入闽南佛学院学习,便决定创办一所学校,让小和尚们也有学习的机会。弘一大师以养浩然正气之意为学校取名佛教养正院,并亲自题书院额,明确僧教目的是养德,培养堂堂正正的大德和尚。首届招收学僧40多人,与闽南佛学院同步授课。


大师自拟办学章程、课程设置、教育宗旨、制定各学年教科用书,聘瑞今法师为主任、广洽法师为监学,厦门大学心理系学生高文显任讲师,自己还亲自任教“训话课”,要求众僧奉“惜福、习劳、持戒、自尊”为院训。办学三年,造就了新一代有高尚道德的僧才,成为中兴佛教的新生力量。




四、宣扬“念佛不忘救国”的思想

弘一大师常说: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大师认为,念佛的人要常抱积极之大悲心,看到哪里有苦难,就要赶快冲向哪里去救苦救难。念佛的人虽然内心清净,厌离娑婆,不执着人间,但是要空而不空。既要空,要无我,把自己奉献给众生;又要不空,要关心人间,不忘世间的苦难,要努力去做利益众生之种种救世事业,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1937年7月,日寇侵华,抗战全面爆发。面对强虏入侵,国难临头,弘一大师谆谆告诫僧众,念佛的人也要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不要忘记救国家,要关心众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念佛不忘救国。大敌当前,要以佛子身份恪尽职守,共纾国难。喊出了“你看那,外来敌,多么披猖!请大家想想,切莫再彷徨。请大家,在领袖领导之下,把国事担当”同仇敌忾的锵锵之声。为了号召僧众,弘一大师以悲智具足的智慧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和“最后之胜利”的口号,并撰文加以阐释,开示众生:“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


在青岛弘法时,有山东大学学生来湛山拜见,弘一大师对他们说:佛门忌杀生,但为抗日救国,应当不惜死。抵抗日寇为救同胞,是大仁大勇行为,杀日寇是灭魔,与佛法不违背。弘一法师将念佛与抗日救国统一起来,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用宗教勇猛精进的精神来实现爱国救世,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气节。

1942年10月13日,弘一大师在泉州温陵养老院圆寂,留下“悲欣交集”绝笔一纸和遗偈两首“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由一个翩翩公子、而风华才子、再博学先生,最后成为高僧大德。由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他的一生从来不曾消极过,他认认真真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从不苟且,始终不懈地追求着人生的一个新的更高目标,勇猛精进地践行着他的理想!

欢迎转载  自利利他

点击 :“阅读原文”可请弘一大师法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