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地藏
九华山地藏

这几种人最适合修地藏法门!

2020-11-25 九华山地藏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地藏菩萨本愿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是佛陀为母亲所说的一部佛经。本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读诵此经可获得不可思议之利益,消灭无量之罪业。
那些希望得福得慧,希求离开苦难的人、孝亲报恩的人都需要读《地藏王菩萨本愿经》,按经中所说如法而行,或称念菩萨圣号,达成所愿,具体而言略说以下几种。
1、诸事不顺、贫穷、家宅不安,求安乐富贵足
《地藏经》中佛说,有人衣食不足,求不如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睡梦之间,多有惊怖。
只要行善和念菩萨名一万遍,那些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恒得富贵。
案例:1956年春间,经李文启居士指点,杜慧本从农历三月下旬起,每天早晨读诵地藏经一部,持念圣号数百遍。但念诵时妄念迭起,不能一心专念。然而就算如此,他发现不如意的事渐渐变少,做什么都顺心顺意,更少有逆境险境。
2、延寿
有病的话还是要去医院,如果药石无效,则可能是福德耗尽。当知道死亡的情况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各自对应的方法来进行延寿,在《地藏感应录》有一则公案:转夭为寿:
宋朝开宝寺的释惠温法师,养育了一个不知道姓名孩子,当其十四岁时,有一位相师名为健真,说此孩子是短命相,至多再活一个月。法师听闻后,就让孩子回家。在返乡的路上,忽逢大雨,所有的道路都被雨水切断了,孩子投宿在一位画师的家里,见到了地藏菩萨圣像,于是就学着画师的样子,用指甲把地藏菩萨像画在了墙壁上面,等到天晴的时候,就继续上路回家。
一个月后,孩子再次回到了开宝寺,法师见到他非常欢喜,说这健真胡言乱语。于是就找来健真,让他来见见这个孩子,健真到后,惊讶的说这个孩子的寿命怎么突然增加了五十年,此事太不可思议了,健真也不明白其中的缘由。
据孩子自己说:“我在回家路上曾经用指甲画了一幅地藏菩萨的圣像,当天晚上就梦见一位僧人对我说:‘你五十五十五十。’如此说了三遍,说完就不见了。”
法师和相师听了孩子的话,感叹此为未曾有之事。后来,此孩子出家受具足戒,法号惠藏法师。
3、不堕落恶道
《地藏经》云:“有人造作菩萨像,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
经典告诉我们礼拜菩萨形像,远离贡高我慢心,虽处末法而不堕恶道。像前一瞻一礼菩萨都会管你,所以千万不要亵渎佛菩萨像,只有恶道现前,才体会其恐怖。
唐代雍州鄂县,有个姓李的女居士,平时持斋奉佛,很有信德。在她家中供奉的木雕地藏菩萨像,高一尺六寸,甚为灵异。她家有个五十多岁的婢女,怀着邪见,不信正法。一天,趁她外出,这婢女把菩萨像拿出门外丢到荒野中去。
李居士回家,不见菩萨像,哭着到处寻找,忽然看见野外草地上在放光。她循着光芒出现的地方去一看,原来就是失去的菩萨雕像在放光,于是高高兴兴地迎请回家,但并不知是婢女干的事。
第二天,这婢女忽然昏迷,不省人事,当她苏醒过来的时候,她哭着忏悔,诉说自己到幽冥地府的经过:“我死去时,看见两个骑马的官员,念着官府的命令,说我毁辱圣像,已经犯下大罪。
他们把我绑去见阎王,受到阎王的来历训斥,并说应发到大地狱中受苦。这时有一位和尚来到堂上,阎王见了,立即下座,恭敬迎接。他问和尚有什么事。和尚说:“这人是我施主家的婢女,她虽讨厌我的像,但我怜悯她的无知,并不想舍弃她,赐还她的寿命。
“阎王说:”就照师父的吩咐办吧!”
我听后,心里非常愧悔,不觉脱口高呼:“南无地藏大菩萨!”
这时,看见堂上的其他罪人,随着声音所到,枷锁自行脱落,和尚就拉着我的手走出堂外,我也便苏醒过来了。”女主人听了婢女亲口的诉说以后,更加恭敬这尊圣像,全县的人,因此都发起信仰心。
4、昼夜卫护 不受横死
《地藏经》中说,有人能对菩萨像前,歌咏赞叹,香花供养,劝导一人多人共学。那人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被他听到,更不会诸横难加害其身。
梁代汉州德阳县善寂寺,东厢房的墙壁上,有名画家张僧繇画的地藏菩萨像。形状像僧人,披袈裟趺坐,时常发出奇异的光。
唐代麟德元年,寺中僧人在临摹的时候,再一次看见发光。麟德三年,王记出任资州刺史的时候,随身携带所临摹的像,虔诚供养着。
途中遇大风,共行的十艘船九艘都沉没水中,只有王记的船丝毫未受惊恐,大家知道是受菩萨的慈悲加被,深为感动。
垂拱三年,天后(武则天)听到这件事下诏派画师去临摹,放光的现象和过去一样。大历元年,有位宝寿寺的大德,在道场中,又看见放光的奇异的现象,便写奏章报告朝廷。皇帝就诚心顶礼,极为赞叹。每当菩萨像放光,常常是国泰民安的时候。
另外,有一个商人的妻子怀孕达廿八月未分娩。一天,忽然看见菩萨光明,就一心发愿临摹圣像,当天夜晚便生下一个男孩,相貌端庄,看见的都无不喜欢他。于是,他们都称地藏菩萨为“放光菩萨”。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日行一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