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缘护生
善缘护生

迁徙非关远方的风花雪月,而是一场生死搏击

2020-11-22 善缘护生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很早以前,鸟类每年定期且大规模迁移的现象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吕氏春秋》中曾写到,“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简明记录了鸿雁迁徙的特性。至于候鸟为什么要成群结队地迁徙,它们的迁徙之路自哪里起,至哪里终,迁徙途中又可能会经历哪些困难和挑战等等,一直都是人们感兴趣的课题。现在又到了秋末冬初,北方候鸟南迁的时间,给大家推荐一本关于候鸟迁徙的绘本《杉米的迁徙历险记 》,和大家聊聊关于候鸟迁徙的故事。

为什么迁徙?

迁徙,是自然赋予的使命,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承诺。

候鸟迁徙是指鸟类往返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的过程,是遵循大自然环境的生存本能反应,这种行为是在大自然中经历亿万年的生存进化后,最终被自然选择而固定下来,成为地球上每年都要上演的一幕最伟大的生命旅程。

迁徙,不仅仅是寻得一方温暖的栖息地,更是对自然的遵从。

迁徙是鸟类的本能,是对外界生活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候鸟的迁徙有着极其规律的时间和相对固定的路线,一年通常是两次迁徙:

一次在初春,每年4~6月,候鸟成群结队地飞到北方,在那里筑巢产卵,繁殖后代,此时北方昼长夜短,食物种类和数量比南方地区更丰富,鸟类有足够的时间觅食、哺育幼雏,加之天敌较少,鸟类的生存压力相对较小;

另一次迁徙是在秋末冬初,到了9~11月,北方气温降低,食物开始短缺,它们则带着刚刚学会飞行的幼鸟飞向南方,度过寒冷的冬天。

但在南方,鸟类要面临巢位与食物资源的激烈竞争,加之天敌的捕杀,生存空间无比狭小,因此在来年春季,北方回暖之时,鸟儿们又会起航,飞向北方。长此以往,就形成了鸟类每年两次南北大迁徙的震撼画面。 

所以,鸟类的迁徙不是为了寻找浪漫的“诗和远方”,而是为了生命的延续和种群的未来。

迁徙是使命,是责任,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承诺,需要一生的不倦经营。

如何迁徙?

迁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更是地球上最悲壮的马拉松。

候鸟的迁徙的时间之久,路途之遥,可以称得上是一场云端的马拉松。鸟类迁徙的通道,全球公认有8条通道,分别是:

1.大西洋迁徙线:跨越整个大西洋连接西欧、北美东部及西非狭长地带;

2.黑海-地中海迁徙线:连接东欧和西非;

3.东非西亚迁徙线:跨越印度洋,连接西亚和东非;

4.中亚迁徙线:从南到北横穿整个亚洲大陆;

5.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跨越印度洋、北冰洋和太平洋,连接东亚和澳大利亚大陆;

6.美洲太平洋迁徙线:贯穿整个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

7.美洲密西西比迁徙线:贯穿整个南、北美洲中西部;

8.美洲大西洋迁徙线:将南、北美整个东部连接在一起。

其中,东非西亚迁徙线、中亚迁徙线、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这3条通道会经过我国。 

鸟类的迁徙,在令人惊叹之余,也让人迷惑不已:迁徙路径那么长,鸟类却能准确地达到目的地,它们是如何在茫茫天地间确定自己飞行的方向呢?

01 地标

许多白天飞行的鸟类,第一次秋季迁徙时就会记住路径上明显的地标,像河流、山脉和海岸线等。当春天要回到筑巢地时,就要循着来时的地标返回去。

《杉米的迁徙历险记》内文图

02 太阳和星星

白天迁徙的鸟类利用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上的移动位置来辨别方向。另有一些鸟类为了躲避大型猛禽的攻击,选择在夜晚迁徙,它们有能力辨识星星在夜空中移动的图形,当天空中的图案与它们脑中的“星图”吻合时,就能分辨南北方位了。

《杉米的迁徙历险记》内文图

03 磁场

鸟类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居住地的地磁场强度的大小,而且能随时识别地磁场强度的细微差异,它们通过感知地理北极与磁北极偏角来确定经度,也就是说,它们就是凭借着这种特殊本领,在南来北往飞越数千公里的迁徙路程中,能准确无误地飞回家。

长时间、远距离的飞行会消耗它们大量的体能,因此鸟类会在迁徙途中进行停歇,补给能量。鸟儿很聪明,哪里环境好、食物多,它们就会落在哪里。一般来说,候鸟迁徙所过之处大多是生态环境优良的地方,或森林繁茂,或水草丰盈,或鱼虾易觅。

《杉米的迁徙历险记》内文图

迁徙之路因何危机四伏?

迁徙,不是一场简单的集体出游,而是一次生命攸关的生死考验。

迁徙,并不是一次单纯、温馨的集体出游,迁徙之路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容易和浪漫,而是一场关乎生命的搏斗。在迁徙途中,它们会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

它们要飞过大洋、越过高山、穿越云层,它们每飞越一个宽阔的海面和高大的山脉后,其体重就会减轻一半,长距离的飞行导致大批当年出生的幼鸟在迁徙途中都难逃夭折的命运。

在茫茫的大海上迷失方向、遇到骤起的风暴、在迁徙的途中来不及觅食、遭遇大型猛禽的攻击等等,这些无可预知的危险无时无刻都在吞噬着这些生灵。

鸟类个头小,遭遇暴风雨也是迁徙途中的致命危险。狂风可能将鸟群吹散,致使许多鸟在恶劣的天气中死去。

但是,对鸟儿来说,迁徙之路遭遇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恶劣的天气,也不是强悍的天敌,而是人类。人类对鸟类的肆意捕杀、对栖息地环境的大肆破坏才是鸟类生存最大的威胁,成为鸟儿迁徙之路的梦魇。 

每年候鸟迁徙的季节,都有数以吨计的候鸟被人类铺设的绵延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的鸟网所猎杀,仅仅为了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无数的种群被吃成了濒危。

由于许多鸟类是在夜间迁徙,有时会把灯光当成黎明的光线,造成许多鸟在夜间撞上亮着灯光的建筑物或车辆。据统计,多伦多一个秋季就有约2000只鸟因受灯光的吸引而撞上高层建筑而死去。

《杉米的迁徙历险记》内文图 

栖息地环境被人类恶意破坏,鸟类无法觅食;林地消失,造成越来越多的鸟失去筑巢地。鸟类的栖息环境不仅决定着鸟类在这些生活环境中生存的可能性,同时也决定着它们的习性、生活方式和生物学特性。一旦生活条件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鸟类种群的生存,使它们处于濒危灭绝的边缘……

图为浑身沾满油污的海鸟

对于飞鸟来说,迁徙是一场周而复始的生命旅行,然而这场旅行并不像听上去那么诗意。迁徙路上,每一次停歇,都生死攸关;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有去无回。迁徙之路,堪比一部鸟生的“荷马史诗”。

当我们仰望苍穹,看那翱集于天空的鸟群,它们的每一次振翅,都令我们内心由衷升起敬畏与感动——生命的延续竟可以如此坚韧。

我们能做些什么?

不做看官,保护自然,从我做起。

在候鸟迁徙之际,我们应该反思,可以为它们做些什么?我们需要了解,同时也应该告诉孩子们:在这个人类共同参与的自然界中,鸟类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鸟类可以为植物传粉,扩散种子。尤其是那些迁徙的候鸟,它们能够联系相隔千里的生态系统间的植物遗传信息、养分物质循环、食物链和能量流动。

大自然循环中的食物链,我们不能破坏,自然天气我们无法左右。但是,我们能够管好自己:保护候鸟栖息地,保护它们的食物来源,做到不盗猎,不乱食。

鸟儿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比人类多出一双翅膀。所有的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人也是自然的产物,只是自然中的一员,我们和大自然中的所有生物都是命运共同体。

自然作为宇宙万物的集合,应该得到人类的尊重,对自然充满敬畏,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杉米的迁徙历险记》

一个关于生命存续的故事。

加拿大儿童自然科普作家、插画家简·桑希尔习惯把对大自然的喜爱带到儿童读物的创作中,她巧妙地让读者化身为一棵树、一只鸟,或是一台静静记录的摄像机,去体验自然与生命的细微变化,探索自然规律。

《杉米的迁徙历险记 》[加] 简·桑希尔著

天地出版社


在《杉米的迁徙历险记》中,主人公杉米是一只小威尔逊莺,在八月里一个清冷的早晨,一阵阵寒意让它本能地知道,该是它向南飞去巴拿马度冬的时候了。这是杉米第一次向南迁徙,同伴们都飞走了,它只能独自飞行,但是巴拿马到底在哪里呢?

杉米一边飞行一边问路。途中它遇到了松鸡,可惜松鸡并不需要向南迁徙啊,它只能接着独自前行。之后它又碰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它总是问大家,你也要往南迁徙吗?你知道巴拿马在哪里吗?

一路上杉米听到了五花大门的答案,也经历迷失方向的夜晚和轻微的撞击、猛烈的风和倾盆大雨......

杉米的迁徙路径

在这场与时间、距离的抗争中,杉米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感。终于,三个星期过去了,疲惫的杉米在灌木从中看到了一群它熟悉的身影。它不必再问这是哪里了,它终于找到了自己冬天的家。

鸟类迁徙途中,每一段航程都是那么惊险,但是到达目的地的喜悦也不言而喻。候鸟迁徙,不仅是生命力量的传递,也是生命传奇的延续。

本文转载自自然之友公众号,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新天地童书,有修改。部分图片来源摄图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shanyuanhusheng@126.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推荐阅读:

● 一起来放鱼吧!2020.6.6全国放鱼节暨世界海洋日活动

● 全国多地同步举行2020年全国“放鱼日”增殖放流活动

●  2020年广西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南宁启动,30万尾鱼苗放流邕江

● 1842年开始,为拯救自然,他们已经行动了近200年

● 十年禁渔,让母亲河休养生息

● 中国·沂河放鱼节——一场全民参与、全民欢庆的环保嘉年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