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不求人!一个非常实用的预测法!一看就会!
编者:
有人问:法师能给我看个相吗?
寂静:你是看手相还是看面相?
来人:面相、手相都可以!
寂静:我只会看现象!现象的背后什么你知道吗?
来人摇头说:不知道。
寂静:本质!本质就是命!
记得早年的时候,我去到某个城市,有两个人来接我,在一个小饭馆午餐,有个30多岁的男子,对佛法号称有特别的研究,在佛教的圈子里还小有名气,时任某某机构的负责人。点餐的时候却特别点了一杯酒和一盘肉,在我身边毫无顾忌、油腻地享受着。
其实这些酒肉对我来说没有丝毫影响,但我由此看到了他的心,不要说对出家人的敬畏,连起码对信仰的尊重都没有。我见此卦象,断定他必无前途,结果在3个月的时间左右就被某某机构给开除了。还有早年一个虔诚信佛的香港女士,约我在成都的某个饭馆吃饭(当时附近没有素食馆),特别去点杀了一条鱼。我问为她什么要这么做?回答是:我们不吃,司机要吃呀。言语之间显得特别开明大度,很有修养尊重,其实这是愚昧与放肆,实在害自己、害司机。2009年她又在广西北海搞传销,我路过时欲骗我加入。我对她说:这是万劫不复之路呀,赶紧放弃,她不但不听,反而邀多位所谓信佛、信基督的传销人士来轮番说服我;我见势不妙,也意识到处境凶险,就假装认可,并同意听课和参与,其实我只是麻痹对方,再寻机虎口脱身。连我身边带的一位居士也没有看出我是假装,因此她们一伙人信以为真,满心欢喜,放心离去。就在第二天传销女完全相信我而放松警惕出门送客的一小会儿,本来毫无迹象的我快速反应,在5分钟内收拾好了行李,迅速逃离,从此断绝联系。2013年底,我在深圳新梅园素食馆讲课结束后,回房间与人交谈,此时闯进来一位面目沧桑的妇女,我一看原来是她,心中一惊,她向我哭诉与她相依为命的30多岁女儿刚刚暴病而死,求我帮忙超度。我自然答应,并同时给了她一些非常好的建议,但她都没有采纳。行善作恶皆有报,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不争的公理,不是打着信佛的名义就可以逃脱的。恰恰相反,越是打着佛、法、僧名义的作恶,罪过百倍,恶报也百倍。同样,在圣地、佛像或僧人前杀生吃肉,比在饭馆、农家乐等其他地方杀生吃肉,得罪百倍,损福百倍。所以,奉劝那些去朝圣拜佛、祈福消灾之人,当于天地神佛前生敬畏心,恭敬心,忍得一己一时之欲望,方得全家久远之福寿!回过头来,我们再说说前面的那个在我面前喝酒吃肉的男子,他总是夸耀自己有才。我虽然见他福薄,但当年身边也没几个人,所以并没有因为他吃肉喝酒一事远离他,还想人总是可以改变的,总是可以自觉的。在2014年夏天,我住在某个寺院静修,他与几个人来见我,来了也没有先进大殿拜佛。我们就坐在大殿前侧的石阶上,本来是神圣、庄严、清净的佛菩萨像前,他却拿出一支烟点燃,像上次在我们面前喝酒吃肉一样,毫不在乎,毫无敬畏,怡然自得。我综合他两次特别举动,以及我平日观察,断定此人毫无前途,绝对福薄慧浅,于是不再犹豫,暗下决心,以后不再与其来往,因为与没有敬畏却有亵渎的人交往,不但不会得到好处,相反还会被他的损福招灾所牵连。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紧紧跟着佛,朝着光明前行。他则还是那样,满口佛语,高深莫测,延挨度日。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学会看卦象非常重要,可以提前预知他人或自己的未来,或者预判事物的发展趋势,以便趋吉避凶。但有好多人,即使学问很大、地位很高,乃至已经信佛,依然严重置若罔闻这些可以随手拈来的大智慧,岂不可惜?造恶因感恶果,岂不可悲?比如,一些人以拜佛朝圣、消灾祈福的名义或目的去到佛教圣地,却在期间大开杀戒、吃喝玩乐。我真的没有想明白,这些人是去祈福还是求祸?几顿饭不吃肉喝酒难道天会塌吗?就算没有信佛,起码的修养、敬畏、尊重总该有吧?竟然在大慈大悲、以众生苦为苦的菩萨眼下杀生吃肉喝酒,这不等于小偷在公安局里面偷东西,强盗在公安局里抢劫公安局长的钱财一样吗?无法想象这是什么智商?抛开祖宗和圣贤的教导,就凭着正常人的良心与直觉来说,你觉得这样好吗?做生意敢与这样的做吗?交朋友敢与这样的人交吗?用《易经》看,亵渎神圣是个大凶之卦呀!极不吉祥的征兆啊!真正有信仰的人去朝山拜佛,都是要斋戒的,所谓心诚则灵。因为心就像手机,菩萨就像信号。手机不虔诚,就捕捉不到信号;人心不虔诚,就召感不到福报!所以跟人去朝山拜佛,一定要选良师益友,不要跟那些表面满口佛言,心中毫无敬畏的人一起,折损一生来之不易的福寿。用佛家的语言来说,这些人表面是好友,实则是冤亲债主呀!我不禁又想到一个传奇人物:世界十大杰出青年、马来西亚 拿督斯里 叶绍全先生,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家孩子,创造出了一个超过100亿马币的商业帝国。他亲口告诉我,他本来信仰基督教,妈妈信仰佛教,早年穷困的时候,妈妈有个心愿,自己不能去普陀山朝拜观世音菩萨,希望儿子能代她去。他真是个孝子呀,真的去到普陀山,而且非常虔诚,用了3天时间,把普陀山所有寺院里的每一尊圣像都少则拜3拜,多则拜108拜。回去以后命运大转,很快就发达了起来。什么道理啊?《了凡四训》说:一切福田,不离心念,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佛家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其实看卦象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一切现象、行为和言语尽是卦象,我在国庆期间的【企业家财富养生营】中,特别跟企业家朋友分享过这些简单实用的古老智慧。最后讲一下如何改过改命。如果有人曾经违犯过什么、亵渎过什么,做过什么恶,那怎么办呢?忏悔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参考下面的视频。绝对带来吉祥与好命!我们学习过多遍,但每学一遍,依然有甘露灌顶、光明照耀的感觉。依照《了凡四训》去生活,生命必定前途无量、福寿无量!了凡四训 电影,传递神奇有效的改命方法
袁了凡之前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袁黄,号学海,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浙江嘉善,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了,在古代,男孩子都是要读书考取功名的,袁黄也想读书,但是他的母亲劝他,你去学医吧,不仅赚钱还能救人,袁黄内心肯定是拒绝的,但是他母亲给他说了一句他拒绝不了的话——那是你爹的遗愿。这话放到现在其实没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真的想做什么也不会有那么多约束,为爱干嘛干嘛,那是我的自由,父母不可以限制孩子的自由和发展,但是古代就不同了,百善孝为先啊,而且古代都重视名誉,别人一听你不孝,看你那眼神就跟看现在刚从监狱里出来的劳改犯一样,爹的话不得不听,况且还是遗愿。所以袁皇就去慈云寺摆摊卖草药去了,那一年,他17岁。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有一天他在卖草药的时候,来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长者,风轻云淡的说了一句,你这孩子不该学医,你本是仕途中人,你现在抓紧时间改行读书,明年你就可以中秀才。在古代,考上秀才就相当于考上公务员进体制内工作一样,所以这句话放到现在就是,你本来就个当官的料,你别去干临时工卖药了,赶紧读书考试,明年就能考上进到体制内。袁皇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不信啊,自己草药卖的好好的突然告诉我明年考试就能进体制内,这不是做白日梦吗?所以就问了一句,你谁呀。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长者自报家门,为姓孔,乃【邵子神数】传人。在命理学里,邵子神术也叫邵子皇极数,邵子就是宋朝的邵康节,这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宋朝第一神算子,皇极数就是皇极经世书,这本书非常有分量,收录在四库全书里。而这个孔先生是邵康节的传人,这个是代代相传,都是有师承的。袁皇就一下子蹦了起来,把这个孔先生带回家给他算命。刚开始他母亲半信半疑,对孔先生说,那你算算袁了凡小时候的事,孔先生算的是毫不差,母亲跪服,立马将袁了凡送进了学校学习。第二年,袁皇一考,果然考中了秀才,连名次都跟孔先生预测的一模一样:在县上考试排名第十四,在市上考试排名第七十一。母亲惊呆了,赶紧让袁皇把孔先生再请过来给算算将来。孔先生推算一番之后,对袁皇说,你哪一年可以禀生补缺,哪一年可以提拔当贡生,当贡生后会去四川某县当个县令,三年半后,你便回到家乡,在53岁这年八月初十丑时,你讲寿终正寝,终身无子嗣。禀生,贡生相当于现在的公费大学生,是领国家津贴的,古代发的不是钱,是米,当然米吃不完也可以换钱,也相当于实物配给,大概就是说,你读几年公费大学生就可以去四川某个县当个县长,但是也就做三年半,因为寿命要到了,寿终正寝,这还是得到一个好死,就是比较可惜命里没儿子。这换谁谁也不开心,一个男人命里没子嗣?开玩笑,袁黄也是,他很不喜欢这个结果,也拒绝相信,安慰自己,为命由我不由天,先生肯定也有出错的时候。但是他还是把这个命数记录下来了。当然打脸的是,以后每次的考试结果,都与孔先生算的丝毫不差。但是有一桩事似乎有些不准,之前孔先生跟他讲,你公费读书读时候,每月领米的时候记个数,领到91石5斗斗时候,你就升级了,会成为当官的替补候选人了。而当袁黄领到70多石多时候,一位姓屠的提学,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厅长,他看袁黄的学问,品德还不错,建议提拔他,就提前批准他成为替补候选人,这下袁黄开心了,原来孔先生也有算不准的时候,那也说明我命里也可以有儿子了。但还没高兴几天,这个屠教育厅长就被调走或者升官高迁了,现在有个代理教育厅长,但是这个代理的不同意,又让他继续当公费大学生去了,一直到几年后另一个姓殷的教育厅长重新审卷子的时候才发现,袁黄是个被漏掉的人才,见识非常不错,不能让他一直当大学生了,要提拔上来,提拔的时候,袁黄刚好领了91石5斗米。其实也能发现,人要出人头地有才还要有命,命,时,姻缘都有定数,袁黄有才干,一定要遇到殷教育厅长这个贵人,他的因缘才能成熟。这一下,袁黄彻底相信了命数,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不能强求,命里没有的,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命里该有的,努努力甚至不努力就能得到。袁黄从此唉声叹气,心如死灰。当贡生后,他按规定到北京国子监读书。到北京的时候他就开始整天静坐,也不读书了。毕竟命就如此了,反正努力也没有用。后来他转回南京国子监读书的时候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与禅师对座一室,三日不眠。禅师暗暗称奇:世俗之人年纪轻轻也有如此定力,真是了得。于是禅师问:“凡夫不能成为圣人是因为心中多妄念,你三日没有妄念,是什么原因?”袁黄回答:“我一生吉凶祸福,都被孔先生算定了,命由天定,还有什么好想呢?”禅师笑了:“我还以为你是一位豪杰,原来也只是一个凡夫。”袁黄蒙了:“此话怎讲?”禅师说:“凡夫因为不能无心,所以被阴阳气数所束缚。一个人如果诚心竭力,为善不倦,数就拘他不得。反过来,如果肆无忌惮,怙恶不悛,数也保他不住。你二十年来被孔公算定,一毫都不曾转变,岂不就是凡夫吗?”这话也不难理解,袁黄遇上孔先生二十多年了,这么多年一点都没有改变,完全照着他算的走,这不是凡夫是啥,所以一个大善之人,命有没有?有,但是改了,大恶之人也是如此,不会按照原定的样子,由此可知袁黄二十多年以来,没有作恶也没有行善,他的命运完全按照孔先生算的走的,所以是一个标准的凡夫。于是袁黄问:“你是说定数也可以逃脱吗?”禅师说:“命由己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一个人只要真诚用功、多做善事,没有不感应的。”这是云谷禅师教导他改造命运,云谷禅师承认确实有命运,但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创造的,所以佛法并不是悲观的,消极的,宿命的,甚至可以说石创命论,自己创造美好前途,但是立命要靠自己,任何一个人都帮不上忙,没有人能够代替我们改造命运,决定要靠自己觉醒,自己改造,袁黄是个读书人,所以禅师先用书里的道理教他。儒家说过,命由我造,福自己求,佛家讲的命里没儿子也可以求,求寿也可以求,求什么,得什么。章嘉大师说过,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也解释了,有些人在佛门当中求,求不得,为什么?那是不如理,不如法,懂理论,懂方法,如理如法求,有求必应。如理如法求还是求不到,这是自己有业障,必须把业障消除,没有了障碍则得感应。于是袁黄拜倒在地求禅师教他摆脱命数之法。禅师拿了一本《功过格》递给他:“每晚将一天的存心行事,反省检点,按格记功过。每至月底,总结一次,将功抵过,多余的就可作为善行了。”拜别禅师,袁黄回到家里,跪在佛前忏悔,并做了一道疏文,立誓先行三千善事,求登科第。那一天,袁黄将自己的号改为“了凡”。“将凡夫之见,一扫而光,是为了凡。”从此以后,他每天都活得小心谨慎,“即便在无人之处,也常怕得罪天地鬼神。碰到讨厌我、毁谤我的,我也安然接受。”一年后,袁了凡到礼部参加科考。孔先生算的命,袁了凡应考第三名,“结果没想到,我竟然考了第一名。”接下来,孔先生算的命又失灵了,孔先生没算袁了凡会考中举人,哪知秋天乡试,他竟然中了举人。“云谷禅师说:命运是可以改造的。这话我更加相信了。”袁黄说。十年后,袁了凡完成了三千善事。他又跪在佛前忏悔,做了一道疏文,立誓再行三千善事,希望能得子嗣。仅仅过了一年,袁了凡便梦想成真,袁了凡做善事从此便更加用心。他的《功过格》,每天至少“日行一善”。仅仅两年,三千善事又已完成。他又跪在佛前忏悔,再次做了疏文,立誓行善一万件,希望能遂进士之愿。三年之后,袁了凡竟然真的中了进士,很快,吏部就补他去做了宝坻县县令。一上任,袁了凡便备了一个小册子,“我将这本小册子取名为‘治心篇’。害怕自己做官心起邪念,因此要治心”。每天早晨起来,坐堂审案时,袁了凡便将《治心篇》交给看门的人,将其所行善事恶事,不管大小,一一记录。到了晚上,他再翻阅记录,闭门治心。袁了凡虽然坚持日行一善,但夫人却整天愁眉苦脸:“你许诺做一万件善事,可衙门里没什么善事可做,什么时候才做得完啊?”那天晚上,袁了凡做了一个梦。梦里遇到一位天神,他对天神说:“我很惭愧,一万件善事很难完成。”天神说:“就只是你减钱粮这件事,一万条善事,已经足够抵充圆满了。”原来宝坻县的田,每亩要收银两分三厘七毫,了解百姓负担后,他觉得应下调至一分四厘六毫。于是上书朝廷,恳请减免赋税以充养民力。朝廷同意其请求,并取缔了各种额外摊派。全县百姓为此雀跃欢呼,奔走相告。
当时宝坻常闹水灾,袁了凡便兴修水利。将三汊河疏通,筑堤坝抵挡水患侵袭。他还亲自带领百姓沿海岸堤坝种植柳树,将连绵不断的海堤变成了一道绿色屏障。400年前的宝坻,多是一文不值的盐碱地。地里,只适合生长水稗草和芦苇。但袁了凡竟然异想天开:改造盐碱地种水稻。挖沟通河,调埂作田,引入良种……三年实践,他竟然真的种出了黄澄澄的稻子。随后,袁了凡又带领百姓进行了一系列农业试验,并编写了天津地区第一部农业专著《宝坻劝农书》。“自从来了袁知县,宝坻生活变了天。”宝坻百姓,逢人就夸袁了凡。1588年,是袁了凡53岁之年。孔先生曾算命——他会死于此年八月初十。八月初十终于来了,又终于走了。“我无病无痛,竟然一点事都没有。”1592年,了凡被提升为兵部主事。当时日本正侵占朝鲜,朝鲜请求大明出兵支援。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举荐袁了凡为军中参赞,协同提督李如松领兵东征,击溃倭寇。李如松对倭寇谎称出使朝鲜是来封贡的,倭寇信以为真,李如松乘其不备,不宣而战,于平壤大败倭寇。平壤之役中,李如松割敌首级报功,袁了凡坚决反对,两人发生争吵,李如松一怒之下,独自引兵东去。倭寇贼心不死,多次反攻,均被袁了凡击溃。而李如松打了胜仗,骄傲轻敌,被日寇击败。李想推卸责任,遂以十项罪名弹劾袁了凡。朝廷不明真相,遂让袁了凡停职返乡。尽心尽职,却遭如此“待遇”,袁了凡嘴上不说,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冤屈。可没想到朝鲜王竟奏报朝廷,说明了原委。袁了凡因祸得福,被追授为“尚宝司少卿”。此时,袁了凡年事已高,便决定回家养老。颐养天年中,他觉得自己一生甚是传奇,便决定将抗争宿命的经历写下来,训诫后人。于是他撰写了四篇文章:“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他将这四篇文章命名为“戒子文”。后因广为流传,大家将其称为《了凡四训》。恭敬发心抄写经典,消除业障,快速提升福报,改变命运!欢迎大家恭请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