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简札:修法灵验的基础和秘密
《地藏菩萨本愿经》总共十三品,犹如一个大曼荼罗,诸品中出现的本尊护法重重围绕,以彰显地藏菩萨之万德法性。
纵观整部经书之结构,实含释尊悲智之巧妙安排,将地藏法门重重推进,渐次阐扬其内涵之微妙。前半部分讲述地藏菩萨的因地之发心,后半部分,宣说地藏菩萨的果德利益。
无因不成果,果德之清净庄严不可思议,均是由因而成。这个次第,也是对修行者的一个引导。
若是再拓展,则是一部分讲述了自力的修持,如发心、戒律。另一部分则是讲述地藏菩萨的加持力,如何与本尊相应,从而改变人生命运,乃至获得解脱。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片面强调佛力、他力,迷信于他力,却完全忽略了自力修持,也是不圆满,容易陷入极端之中。
我们从整体的视角来解读地藏经,会获得修行的启示,梳理如下:
菩提大愿
1、《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无量劫前,地藏菩萨前身大长者子见到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相好庄严,心生渴仰,于是发愿: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2、《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无量劫前,地藏菩萨前身为一婆罗门女,超度亡母之后,“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3、《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无量劫前,地藏菩萨前身为一国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4、《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无量劫前,地藏菩萨前身为光目女,为超度母亲发愿:
“若得我母永离三途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
业果不虚·以戒为本
1、《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在文殊菩萨与佛的对话中,佛讲到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
结果念佛号入定到地狱后,得知母亲真的堕入地狱,因自己所修的功德,而得以生天。
2、《观众生业缘品第三》:地藏菩萨向佛母摩耶夫人讲述堕入无间地狱的业因和地狱概括。
众生为何感得无间地狱之果报?据地藏菩萨所说,如下:
不孝乃至杀害父母
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佛经
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
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
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
以上的果报都是“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而且,地藏菩萨强调的是,以父母和三宝为对境造恶业,后果极其严重,往往是地狱果报。
那么反过来,如果我们以父母和三宝为对境造善业,功德福报就无量无边。
3、《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光目女母因为大量吃海鲜,堕入地狱。
“我母所习,唯好食噉鱼鳖之属。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噉,计其命数,千万复倍。”
4、《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佛对四大天王宣说地藏菩萨教化阎浮提众生的方式,谈种种恶因恶果,以警醒世人:
若遇杀生者, 说宿殃短命报。
若遇窃盗者, 说贫穷苦楚报。
若遇邪淫者, 说雀鸽鸳鸯报。
若遇恶口者, 说眷属斗诤报。
若遇毁谤者, 说无舌疮口报。
5、《地狱名号品第五》:应普贤菩萨所问,地藏菩萨宣宣种种地狱之细节。
地藏经的前部分,讲述了很多地狱之苦相以及种种恶报,目的就是为了令众生敬畏因果,断恶行善。
特别是在《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中,佛对定自在王菩萨宣说光目女母堕入地狱的惨状,和光目女发菩提心之详情,接着就转入对四大天王谈种种恶业果报。
四大天王,特别是毗沙门天王是特别守护戒律的一位大护法神。格鲁派的师父说,供养修持他,能令人的戒律清净,守好戒律。
这也是天王的愿力,故供养毗沙门天王,不仅能令你戒律清净,戒除不良习气,还能发家致富,毕竟他可是著名的财宝天王。
因圆方果满,无量的庄严微妙果实,均离不开因地的种子之培育:发菩提心——修戒定慧,六度万行——无上佛果。
落实到现实而言,远的不说,就是针对如何修法灵验,消除灾难,满足富饶自在等所愿?简单来说,就是好好发心,加上持戒律,断恶行善,积累资粮。
地藏经前半部分主要讲述发心、业果不虚和持戒等问题,正因为这个坚固的基础,才形成了后面地藏菩萨的种种功德利益。
甚至用更直白的语言,就是修法动机和做人如何,是灵验的基础。
如下的故事,好好修身养性,转化恶念,改变恶习,行善业,即能积累福报。
据《北东园笔录》载:
苏州的吴太史,自幼聪颖,喜欢读书而性格怯懦 。
十余岁时,他梦见神人说 :你没有功名的福分,而且恐怕寿命短促,即使读书也没有什么益处。
他哭泣地问 :我的命数可以改吗 ?神明出示现金字阴骘文提醒他。
他惊讶而醒,从此每天的功课是行功过格,不敢懈怠。在辛未年竟然高中,探花及第,癸酉典试滇中。
称他为吴太史,自然是因为他有担任了太史这个文职,本来他命中无官禄又短寿,通过勤行功过格而改变了命运。
从发心而言,地藏菩萨是已经证入佛地的等觉菩萨,最根本的因就是他往昔的无数次发心,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而非为了自己的利益如何如何。
福报资粮,也是从利他而生。
世间人没有菩提心,仅仅是基于利他的心去行善,也能很快地改变命运,甚至令子孙世代显贵。
所以如果谈福报,你没有生起一种利益他人、利益众生的心,都是为了自己的安乐发财,那样福报反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