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限制了,我们的认知?
【编者按】
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受限于自己的认知力。
一般而言,我们的学识、经历和经验会形成一个隧道,人对事物的所有认知和判断都会局限在这个隧道内,并且还会想当然地认定真相就是如此。
但是,一旦有新事物出现时,我们的认知就会被顷刻颠覆。
在发现澳大利亚之前,欧洲人认为世界上只有白天鹅,没有其他颜色的天鹅,在他们的认知中,这是存在了1000多年的“常识”,就是真理。
但是,在踏上澳大利亚看到第一只黑天鹅的那一刻,欧洲人的认知崩塌了。
由此,“黑天鹅”成了欧洲人相互交流和往来信件中的常用语,喻指非常难以预料的、不同寻常的事物。
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都不是世界本身。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创业者认知世界的渠道有很多,大到国际形势,小到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想知道,各种认知渠道都能为我们提供信息。
既然我们都有很多认知渠道,都能获得想要知道的信息,那么为什么人们在对世界的认知上还会存在明显的偏差?
以上文字选自网络
看到不同的世界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释迦牟尼佛在显密经典中,描述了各种各样的世界。显宗《俱舍论》所讲的宇宙结构,与密宗《时轮金刚》所讲的宇宙世界截然不同。都是佛宣说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时轮金刚释》中讲得很清楚:其原因有两个:
一、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说,无论《时轮金刚》里面讲的宇宙,还是《俱舍论》里面讲的宇宙,都是不成立的;
二、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两个世界本来就是心的显现,随时有可能发生改变——有些众生在某个时间和空间中,有可能看到的世界像《俱舍论》里面所讲的一样;
而另外一些众生在另外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又有可能看到的是《时轮金刚》里面讲的样子。
为了让众生断除对宇宙世界的执着,所以佛陀才随顺当时的学者和外道,宣讲了不同的世界。
地球是圆形的吗?
佛的真正用意,是让我们觉悟——看清世界的本质而不是现象!“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才是佛陀的宗旨,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根本不需要争论。
大家要清楚,《时轮金刚释》是著于一千多年前的文献,那时候的天文学没有如今这么发达,那时候也没有人对世界观的不同提出质疑,所以这种说法不是临阵磨枪的敷衍,而是佛陀有意而为之的。
大家都认为,地球是一个球形的物体。对目前在地球上生存的60多亿人来说,这样的宇宙观是准确的。如果谁敢说地球是其他的形状,立刻会有人起来反对:“这是一派胡言!”
不同的众生去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物体,其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是佛教的重要观点,除了佛教以外,其他无论哲学还是自然科学中的证据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多数人的观点
没有色盲的人看这个世界,是有颜色的;而色盲看这个世界,却是没有颜色的。
如果60多亿人当中只有1亿人不是色盲,而另外60多亿人是色盲,则肯定会得出这个世界是没有颜色的结论,如果有人胆敢说这个世界有颜色的话,那肯定会受到嘲笑,因为多数人的观点与其不一致,所以极少数人的所见是不正常的。
另外,人类肉眼能够辨别的一些光和波长,其他一些动物却不能辨别,如果人类和这些动物同时去看相同的物体,就会得出相对而言“正常”与“非正常”的结论。
证明“一切现象是佛的坛城”有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说,无论外在或内在的一切显现,都是我们的心创造出来的;
第二步,凡是心创造出来的显现,会随着心的变化而变化。
错觉由何而生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切显现都是心的现象,是非常不稳定的。
这一点不仅佛教讲得非常清楚,也有逻辑推导过程。甚至包括物理学也讲得很清楚——在一秒的万分之一或者百万分之一的刹那间,一切现象都在不断地生生灭灭。
一个粒子从诞生到最后消失的寿命短到无法确认,因为其生灭几乎是同时的。
在宏观概念当中,任何一个东西,都会经历生、住、灭的过程——首先是诞生,然后存在,最后是灭亡。
但就微观世界的次元而言,生灭却是同时的。在前一个粒子灭亡之际,又诞生了另外一个粒子,就这样你生我灭、循环不止,但在每一个看似相邻的粒子之间,却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同时存在的东西,不会有任何关系;而不同时存在的东西之间,也无法建立任何关系,所以这个世界是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共同体。
但一进入宏观体系,到了人类感官能够体察的次元,万事万物都变得有关系、有因果、有生灭、有动静了,但我们要清楚,真正的物质本体,存在于微观世界。
无论科学和佛教因明都知道,这些都是错觉。错觉由何而生呢?生于精神的层面。没有精神的无生物——石头、木头等等,是不会有感受的。
很多科学家虽然知道世界刹那生灭的实相,但他们不会往这个方向考虑,因为他们希望这个世界一直存在发展下去,似乎这样他们才有根植于其间的实在感,这就是令凡夫始终甩不掉的实执不断衍生的温床。
而佛教却让这些坚实的基础化为了泡影,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们的精神出了问题,我们生存的世界,完全是虚幻的。
但为什么很多人已经知道世界的虚幻实质,却还要去贪着、执着、追求呢?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证悟,只是理论上知道,或即便是证悟了,但修行还不到位。无论如何,有了证悟的感受以后,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肯定会比完全不懂的人要高明许多。
慈诚罗珠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