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和谁交往,都请记住这3条忠告
《小王子》中有这样一句话:“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奢侈,那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深以为然。
人与人之间,相识靠缘分,相处靠真心。
每一段关系,都需要双方的努力,才能长久维持下去。
只有一方付出的关系,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迟早会破裂。
无论和谁相处,都要用心去经营。
心连心,心靠心,才能让彼此的感情更加牢固。
不懂你的人,无需解释
人与人之间,能走到最后的,其实一开始就是同路人!
不懂你的人,半路就会离开;懂你的人,才会陪伴你左右。
就像三毛在个人传记中说的:
“只要是三毛想做的事情,别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只有荷西觉得理所当然。”
在一间员工宿舍里,有三个姑娘一起住。
橙子是最后一个住进宿舍的,当时宿舍里的两个姑娘已经很熟了。
可相处一段时间后,橙子和年纪比较大的姑娘相处得很好,有很多共同的话题。
她和另一个年纪较小的姑娘,则是不咸不淡的同事关系。
橙子怕这样相处下去,三个人会有间隙,便时常邀请两人一起上下班。
有次周末,橙子和大姑娘准备出去图书馆看看书,便邀请了小姑娘。
没想到,那个小姑娘说:“大周末去什么图书馆,装腔作势!”
橙子和大姑娘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两人便去了图书馆。
在之后的相处中,橙子越发觉得小姑娘和她们不是一路人。
她们说出去玩,小姑娘说有钱人活动就是多;
她们说学手工,小姑娘说没事找事做。
最后,两人有什么活动都不会喊她了。
和不懂你的人在一起,无论做什么都是一种折磨。
罗宾·威廉斯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孤独终老,而是跟那个使自己感到孤独的人终老。”
和不懂你的人相处,很难有共同话题,还容易产生误解。
这样的相处,不仅在消耗你的热情,还让你身心俱疲。
而懂你的人,无需你多说,就能理解和体谅你。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才能让彼此舒服自在。
想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就得先付出什么
《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任何一种关系想要长久,都要有来有往。
这是人际交往的规矩,也是每段关系的粘合剂。
有来有往的感情,才能知道彼此的真心。
明朝时期,贾员外的儿子贾公子在外游玩时,遇到一位书生。
贾公子被书生的才华所打动,两人因此结为好友。
贾公子去书生家游玩时,发现书生家里十分贫寒,便经常出钱为书生买了一些生活用品。
看到书生面黄肌瘦的,还带他去酒楼吃饭。
书生对此十分感激,但无以回报,便默默记在心里。
后来,书生进京赶考,考中了状元,几年后他做了通判。
正当书生准备回老家探望贾公子时,他得知贾公子的父亲被人陷害,下了牢狱。
书生身边很多人,都劝阻他不要去掺和。
可书生想到往日贾公子对自己的好,就立刻快马加鞭赶回去,为贾公子的父亲平反。
之后,他们的感情越来越好,情同手足。
贾公子对书生付出了真心,书生并没有忘记,并在好友需要的时候能及时出手。
《论语》中有云:“己欲利,先利人;己欲达,先达人。”
你想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就得先付出什么。
所有相处关系都像一个天平,只有礼尚往来才能维持关系双方的平衡。
一味付出或一味索取的关系,则会导致关系的失衡,最终破裂。
当别人对我们付出时,应铭记在心,在他需要时能回馈给他。
这才是真正的以心换心。
再好的关系,也要有分寸感
在与人相处时,往往越熟悉的人,越容易忽视彼此的感受。
有句话说:“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
无论再好的关系,彼此相处都要有分寸。
相处有分寸感,不仅仅是对彼此的尊重,更是让彼此舒服的重要因子。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件事:
帖主是一个中年男子,他说自己最近离婚了。
他和老婆结婚了二十多年,可老婆一直不尊重他。
有次,在亲戚家吃饭,他刚吃完一碗,准备盛第二碗。
妻子看到后,完全不看场合,立刻破口大骂他。
说他胖得像猪一样,又丑又肥又油腻,还不知道减肥。
亲戚看到都连忙劝说妻子,可妻子一点都不在意,还一直嫌弃他能力低,赚不到钱。
这让他十分难堪,为了不闹事,他只好忍气吞声。
他说这样的谩骂和不尊重,不知从何时起,就没有断过了。
他也尝试过和妻子沟通,可妻子每次都说你要不是我老公,我都懒得和你说。
最后他忍无可忍,就提出了离婚,两人从此分道扬镳,形同陌路。
丢失分寸的关系,会让人不舒服。
周国平说过:“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循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与人交往时,不管是与对方的关系有多亲密,都需要持有一定的分寸。
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
这才是给予对方最好的尊重。
所以,无论和谁交往,都要有分寸,才能让彼此相处得更愉快。
纳兰容若在词中这样写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相见,是一刻的事;相交,是一世的事。
人际交往中,从来都是相遇容易,相处很难。
很多人会因为三观不合、付出失衡、丢失分寸,走着走着就散了。
人生走一遭,最可惜的就是错过。
无论和谁在一起,都要记住这些忠告,你们的感情才会变得更好。
图: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