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讲净土
大安法师讲净土

大安法师菩萨戒答疑(二) | 是该先受再持还是持好再受?

2020-10-20 大安法师讲净土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菩萨戒

大安法师答疑解惑


Q1

信众问:是先受菩萨戒后再慢慢持,还是等持好了再受?如果受了戒又常常犯,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A

大安法师答:现在一般人对持戒有一种畏惧之心,就是怕自己持不好戒,罪过很大,会下三恶道。其实,受菩萨戒的前提是要发菩提心,受了戒就跟成佛结上了缘。能够跟成佛结上缘分,比不受戒而没有缘分来得强。

宁可受菩萨戒,犯了重戒下地狱,也比你不受菩萨戒好。为什么呢?因为结上了缘分,所以下地狱出来后还可以成佛。不受菩萨戒的就没有这个缘分,无量劫的轮转,也还是要下地狱。

东林寺传的是《梵网经》的十重四十八轻戒。受了菩萨戒,前面的十重戒要注意,不要去犯。其他的四十八条轻垢戒是可以忏悔的,犯了后忏悔能够忏除。更何况受了菩萨戒,我们就有菩萨戒的戒体,有这个戒体,就有佛力的加持。如果不受这个戒,当对境生起的时候没有戒律的护持,就一定会犯。如果你有戒体的话,遇到对境,无作戒体马上产生作用,你就不会去犯。所以还是要勇敢地来受菩萨戒。受戒对自己有好处。

原来很多居士都不敢受菩萨戒,通过我们讲这些道理,慢慢地也觉得受菩萨戒好。我们2004年授菩萨戒时只有四、五十个人参加,都不敢受。甚至很多居士都有误解,说受了菩萨戒,夫妻的床都得要锯断才可以。没有这个说法。你受菩萨戒只要“不邪淫”就可以,没有要求你“不淫”,不淫是针对出家人。《梵网经》菩萨戒分出家和在家,对于出家人受菩萨戒要求是不淫,对于居士要求是不邪淫。

永明延寿大师说,你想上辈往生,一定要受菩萨戒、发菩提心。佛经里有个比喻,你受了菩萨戒,你的这个碗就是一个金碗了,这个金碗就是砸碎了,碎片还是金子的。不受菩萨戒,受其他戒,你的这个碗是泥巴碗,就算是一只完整的碗,但还是泥巴的。所以我们鼓励大家受菩萨戒。

Q2

信众问:六重二十八轻和十重四十八轻是否相同?受了六重二十八轻,可否参加诵十重四十八轻戒?集体诵戒时或者一个人在房间诵戒时是否要搭衣?

A

大安法师:在家菩萨戒有多种,一般现在传授的有六重二十八轻和十重四十八轻。这两种的戒相、包括受戒的条件是不相同的。

戒有顿立戒、有渐立戒。六重二十八轻是出自《优婆塞戒经》,属于渐次戒。渐次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首先要受三皈依,然后再求受五戒,之后在寺院里住半年,再在二十个清净比丘那里受六重二十八轻戒。实际上求受的条件还是很高的。如此严格的目的是要居士断烦恼、证三果圣人。这是六重二十八轻戒。

十重四十八轻戒是出自《梵网经》,是顿立戒、圆顿戒,是卢舍那佛给千百亿释迦牟尼佛、妙海王、王子称性而说。这个戒不需要次第,只要你能听得懂法师的语言——国王、大臣、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黄门、淫男、淫女、八部鬼神——种种这些人,只要能够听得懂法师的语言、能够发菩提心、具有菩萨的种性,都可以受十重四十八轻戒。而且十重四十八轻戒通在家和出家,实际上它求受的条件显得更方便、更顿。

由此,我们东林寺授菩萨戒都是授十重四十八轻戒。一个是渐次戒,一个是顿立戒,它们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如果是诵十重四十八轻戒,你受的是六重二十八轻戒想参加诵戒,还是需要再求受一次十重四十八轻戒才可以。

诵戒时最好要搭衣。戒法是波罗提木叉别别解脱。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戒法在世如同佛在世,我们要尊重。佛在讲经说法时你能够不搭衣吗?一定要搭衣。实际上我们无论是诵经、坐禅、念佛等等都应该搭衣。由此我们十天百万佛号闭关,我们要求比丘搭七衣、居士搭缦衣,如果你没受过戒,至少要穿海青,不能因为天气太热想要凉爽就穿短衣服。

我们在99年第一次进行十天百万佛号闭关时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当时由于是暑假,天气也很热,大部分居士都没有搭衣,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显得非常不恭敬。甚至到外面经行的时候,一看他拿念珠的样子就知道他没有恭敬心。如果这样的话,念佛是很难得到利益的。缦衣是在家居士的法服,七衣就更了不起了,那是如来的法服,是受十方诸佛加持的东西,披在身上就有加持。一方面显得比较恭敬,一方面对念佛的功夫具有极大的加持力。所以,无论诵经、念佛、做功课都要搭衣。

Q3

信众问:受了菩萨戒,是否起心动念,念头一动就等于犯戒?能否先看戒律弄明白自己能够持戒再受?听说不受而看也犯戒,是否如此?请慈悲指示。

A

大安法师答:受菩萨戒当然比受声闻戒条件要高一点,主要是你要发菩提心,有菩萨的种性,能听懂法师的语言,就可以去受。我们东林寺授的是《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对于初发心的菩萨和久修的菩萨,要求不一样。我们是属于初发心的凡夫菩萨,你只要发心去受,对十重戒和四十八轻,尽量去做,能够有这种态度,有这种行为就了不起了。虽然是那个念头,但是我们当下发起了一个求菩萨戒的心,这就是在这污泥浊水当中,展现的一朵莲花。

如果一定要上升到举心动念来去判断他是破戒还是持戒,现在的众生都达不到这种水平。所以你不要一下子把自己提得很高。一看,举心动念就算犯戒,那我不敢受啊!那肯定不敢受啊,我们举心动念都离不开贪嗔痴慢疑,试问我们有几个念头是清净的啊?慈悲的念头、惭愧的念头、感恩的念头,都很少,大部分都是财色名食睡的念头。

但是我尽量去持,至少在身业口业方面去受持。可以说末法众生都叫“粗持戒律”,很难细到这个程度的,所以只要对于一些根本戒你能够发心去持就好了。你持菩萨戒,说明你结了成佛的缘分。

往期回顾

大安法师开示 |  菩萨戒的核心精神与受持好处

大安法师菩萨戒答疑(一)|  菩萨戒的区别与求受资格

庐山东林寺官方公众号

九品寶蓮  在腳跟底

不念彌陀  辜負自己

官方网站:www.donglin.org
东林寺客堂:199 7929 0048
净土咨询热线:0792 88911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