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萬四千門中,佛陀卻只教自己的父親念佛,Why?
八萬四千法門中,
佛陀卻只教自己的
父親念佛,Why?
一
父親:作為佛的父親,
我一定是上上根機!
佛陀: Sorry,你想多了。
在《觀佛三昧經》中,世尊告訴他的父王:“諸佛出世有三種利益:第一種,口說十二部經,以法布施利益眾生,能夠滅除眾生的無明暗障,打開智慧之眼,生於諸佛面前,儘早證得無上菩提佛果。第二種,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和無量妙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這些光明相好,不論是總相(總體身相)還是別相(某一相好),無論是現在佛還是過去佛,都能滅除四重(殺、盜、淫、妄)、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之罪,永離三惡道,隨其心意所願樂,常能生於淨土,以至究竟成佛。第三種,勸父王修習念佛三昧。”
父王問佛:“佛的果地功德,真如實相第一義諦真空妙理,為何不讓弟子行持呢?”世尊告訴父王:“諸佛的果地功德,有無量深妙境界和神通解脫功用,不是凡夫修行所能達到的。父王雖為國王,實乃凡夫,所以勸父王行持念佛三昧。”
二
父王:念佛能有什麼功德?我不相信!
佛陀:你可是我親爸,我還能騙你嗎?
父王問佛:“念佛功德是怎樣的相狀呢?”世尊告訴父王:“比如有一片伊蘭林,方圓四十由旬。林中有一棵牛頭栴檀,雖然有根芽,但尚未出土。伊蘭林只有臭味,沒有香氣,如果吃了它的花果,就會發狂而死。後來牛頭栴檀的根芽漸漸生長,剛剛長成樹苗,香氣就很濃烈,於是能夠改變這片伊蘭林,使它遍滿旃檀香氣,眾生見此情形,都覺得非常稀有。”
“一切眾生在生死煩惱中的念佛之心也是這樣。只要能專心念佛,念念不捨,一定能往生佛前。一旦往生,就能改變所有惡業,成就大慈悲,就像那棵牛頭栴檀改變了伊蘭林一樣。”
在這個比喻中,所言“伊蘭林”,比喻眾生體內的三毒、三障、無邊重罪。所言“栴檀”,比喻眾生的念佛之心。“剛剛長成樹苗”,比喻一切眾生只要能念佛不間斷,就能成就菩提業道。
三
佛陀:你雖然是個王,
但還有個王比你更厲害。
父王:是誰?敢不敢站出來
和我PK?
《華嚴經》中說,“譬如有人用獅子筋做琴弦,琴聲一響,其餘一切琴弦都會斷壞。如果有人發菩提心,修行念佛三昧,一切煩惱諸障都會斷滅。又如有人擠取牛、羊、驢、馬等各種動物的乳汁,倒在一個容器內,如果將一滴獅子的乳汁滴進去,就會筆直穿過這些乳汁,毫無困難,所有乳汁都被破壞,變為清水。如果有人能在菩提心中修行念佛三昧,便能筆直穿過一切惡魔、障礙,沒有任何危難”。
這部經又說:“譬如有人拿著隱身藥到處行走,其他所有人都看不見此人。如果有人能在菩提心中修行念佛三昧,一切惡神、一切諸障都看不見此人,無論他走到哪裡,無人能夠障礙。為什麼能這樣?因為這個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之王。”
最好的東西要留給最愛的人。與佛陀的父王一樣,所有眾生都是佛陀最愛的人,所以他才勸眾生念佛。好好念佛,在佛號中去感受佛陀、感受阿彌陀佛的慈愛吧!
原文
若依《觀佛三昧經》(卷一意)雲,“佛告父王:'諸佛出世,有三種益:一者口說十二部經法施利益,能除眾生無明暗障,開智慧眼,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二者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無量妙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若總相,若別相,無問佛身現在、過去,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隨意所樂,常生淨土,乃至成佛。三者勸父王令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
父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狀云何?'佛告父王:'如伊蘭林,方四十由旬。有一科牛頭栴檀,雖有根芽,猶未出土。其伊蘭林唯臭無香,若有啖其花果,發狂而死。後時栴檀根芽漸漸生長,才欲成樹,香氣昌盛,遂能改變此林,普皆香美。眾生見者,皆生稀有心。'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係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蘭林。'”
所言“伊蘭林”者,喻眾生身內三毒三障、無邊重罪。言“栴檀”者,喻眾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樹”者,謂一切眾生,但能積念不斷,業道成辦也。
問曰:計一切眾生念佛之功,亦應一切可知。何因一念之力能斷一切諸障,如一香樹改四十由旬伊蘭林,悉使香美也?
答曰:依諸部大乘,顯念佛三昧功能不可思議也。何者?如《華嚴經》(晉譯卷五九意)雲“譬如有人用師子筋以為琴弦,音聲一奏,一切餘弦悉皆斷壞。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煩惱、一切諸障悉皆斷滅。亦如有人搆取牛羊驢馬一切諸乳,置一器中,若持師子乳一滴投之,直過無難,一切諸乳悉皆破壞,變為清水。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惡魔、諸障直過無難。”又,彼經(晉譯《華嚴經》卷五九意)雲:“譬如有人持翳身藥處處遊行,一切餘人不見是人。若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惡神、一切諸障不見是人,隨所詣處,無能遮障也。何故能爾?此念佛三昧,即是一切三昧中王故也”。
——出自《安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