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问禅
一心问禅

别计较,有些人根本不重要

2020-10-16 一心问禅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作家亦舒说:“世上总有些人是谈不来的,何必计较太多。”

人这辈子,会遇见很多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在意。

有些人去在意太多,就是浪费时间;有些事去看清太多,就是消耗精力。

只有将你的热情,留给那些值得的人,你的真心才不会被浪费。

 

不必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有一句话说:“你越在意什么,它就越会让你痛苦。”

在这个世界上,你再好,也会有人讨厌你。

你无法让所有人满意,就不必对每一个人都耗费心神。

在画展中,有一幅精美的画用玻璃框裱了起来。

那幅画是一位学生画的,他想得到更多人的夸赞,就在作品介绍上写道“请您划出您觉得不好的地方。


一天过去后,学生去验收的时候,发现那幅画几乎都划满了记号。

这让他十分沮丧。

他的老师看到后安慰说:“你明天换一个框,介绍上写上圈出满意的地方。”

第二天,学生去验收时,发现昨天被划不好的地方,今天都被圈上了。

学生不解,便问老师。

他的老师说:“你这幅画再好,也有人不满意,所以你不必去在意所有人的看法,做好自己就足够了。”

学生恍然,从此以后作画时,更多了一份自信和从容。

人生在世,你做得再好,也有人指责。

你越是在意那些人,就过得越不舒心。

作家苏芩说:“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在意。

有些人终究是过客,他们的看法只会扰乱你的心神。

与其去在意那些不值得的人,不如安心过好自己的人生。

在意对自己好的人,听有用的话,做更好的事,才不会辜负自己。

 

别计较,有些人根本不重要

在人生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对我们不好的人。

他们不仅会消耗我们,还会伤害我们。

如果长期和他们计较,那我们的损失就越来越大。

面对这样的人,无视他们,及时止损才是明智之举。

曾国藩刚到翰林院任职时,上司赵楫的父亲进京。

为了敛财,赵楫下帖子请翰林院所有人赴宴。

当时曾国藩刚做官不久,俸禄也很少,日子很拮据。

再者,他十分反感这样的事情,就没去赴宴,也因此得罪了赵楫。

于是在工作上,他处处遭到赵楫的针对。

有次,曾国藩旧疾发作无法工作,便向赵楫请假休养。

赵楫故意刁难他,不仅不让他休息,还让他去处理一些繁琐劳累的工作。

曾国藩没办法,只好继续带病工作。

看不下去的同事说:“赵楫这样就是故意的,你都不生气吗?”

曾国藩摇了摇头说:“和他计较不值得。”

后来,曾国藩立了功,官职连升几级,而赵楫依旧在那个职位上。

人们常说:“狗咬你一口,你再咬一口,只会满嘴都是毛。”

遇到对你不好的人,别计较,你越计较,越添烦恼。

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即使你做对了,也不必和他们纠缠生气。

因为和他们生气,只会让他们得逞,然后气坏自己的身体,

对那些人最好的报复,就是无视他们,不与他们纠缠计较。

你不把他放在眼里,就气不到自己。

 

有些人,看清了,也就轻了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视频的主人公,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家庭妇女。

她在结婚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她打理。

丈夫好吃懒做,没有工作,家里的支出,全靠她一个人苦苦支撑。


几十年来,她不辞辛苦,将一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今年,她被查出了恶性肿瘤。


身患恶疾,已经十分不幸了。


更让她心寒的是,全家没一个人在意她的身体情况。


她从医院回来时,发现迎接她的不是家人的嘘寒问暖,而是把她当作空气一样的漠不关心。


婆婆甚至对外人说,别理她,她装病呢!然后不断催促她做家务


那一刻,她彻底心凉了。

也正是从那时起,她不再追究过往,而是选择放过自己。

她明白了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应该是自己,而不是自私的丈夫和排外的婆婆。

于是,她选择了离婚。

在视频评论下,有人问她,你不计较吗?

她回复说:“不想再消耗自己了。”

面对这样的人,去计较就是消耗和折磨自己,那还不如放过自己。

有句诗说:“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

所以,那些不重要的人,你不必在意,因为根本不值得。

不在乎你的人,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不会看在眼里。

人活着,本就不易,不要让那些无关紧要的人消耗自己。

只有把真心留给真正重要的人,才是最值得的。

 

人生路上,人来人往,但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驻足。

遇到一些人,即使他们错了,你对了,也不必计较,因为他们根本不重要。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遇到消耗你的人,无视就好,远离就好,别去计较。

因为他们在你的人生中,根本就不重要。

人生苦短,时间有限。

愿你的真心、在意,都能给那种真正在乎你的人。

 


作者:明心君,公众号:一心问禅(ID:yxwc1927)。弘扬禅佛文化,用禅佛智慧解答读者的人生困惑,百万读者订阅的微信大号。本文首发于一心问禅,转载请添加微信:fgd5672。
图:源于网络,侵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