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的佛教
实证的佛教

衣中宝珠(071)果、因、受、世、爱、系

2020-10-09 实证的佛教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复有二识住,谓烦恼缠住,及彼随眠住。此中诸取增上力故,以不如理分别为先,由我、我所邪境界取,由缘自相境界之取,由俱有依,此三因缘令诸识转,及令染污。

有两种识住,第一种是烦恼缠住,第二种是烦恼随眠住。在这当中,由于四取强大的力量,让人以不符合事实的认识为先导,由于我、我所错误的境界取,由于缘自相境界之取,又由于俱有依,这三个原因让六识受到影响及染污。

按,眼识的俱有依是眼根,耳识的俱有依是耳根,鼻识的俱有依是鼻根,舌识的俱有依是舌根,身识的俱有依是身根,意识的俱有依是意根。

复由三种:谓于现法趣集谛故;缘未来苦「我当如是如是爱」故;于彼先因所生现苦而安住故。

还有三种情形:一、凡夫在现在世招集众苦;二、凡夫缘未来苦(心里经常想)「我当这样这样爱」;安住于过去因所生的现在苦。

复由三种:谓趣乐位故,缘苦位故,安住不苦不乐位故。

还有三种情形:趋于乐,缘于苦,安住于不苦不乐。

复由三种:谓趣来世故,缘去世故,住现世故。

还有三种情形:趋向未来世,缘过去世,住现在世。

复由三种:谓由后有爱,趣后有故;由彼彼喜乐爱,缘未来境界故;由喜贪俱行爱,住现在已得境界故。

还有三种情形:一、由后有爱,趣向后有;二、由于喜乐各种有为法,而缘于未来境界;三、由喜贪俱行爱,而住于现在已得境界。

复由三种:由贪欲身系,趣向随顺贪处事故;由瞋恚身系,缘彼事故;由戒禁、此实[1]二取身系,住彼事故。

还有三种情形:一、由贪欲身的系缚,而随顺贪处于境事;由嗔恚身的系缚,而缘于具体的境事;由戒禁取、见取和前述的贪欲身系、嗔恚身系,而住于那些境事。

中嗢拕南[2]曰:

果、因与受,世、爱及系。

以上六段法义,编为目录。

喜爱滋润,如前应知,谓如诸行因中宣说。

喜爱滋润,在前面已讲过了。(参见56 经下面的《论》:「喜为先因,由此喜故,于彼彼生处障于厌离,滋润自体。」)

又即彼识如是转时,于二生处,当知结生相续、增广:一、于有色,二、于无色。于有色处,依止中有而有去来;于无色处,唯有徙生。即于两处乃至寿尽相续而住,故名为住。

那个识(执藏)这么运转于两种生处时,就会结生相续、增广。两种生处是指有色处(欲界和色界)和无色处(无色界)。在有色处,要依止中阴身而有去来;在无色处,只有迁徙而生。在这两处出生之后,都是相续而住,直到寿尽,因此称之为「住」。

彼识,是指第八识,而且是偏指执藏。执藏在运转时,必伴随着四识住。四识住,熏习第八识增加染污种子的势力,执藏因而增广,死后必定再度受生,称为结生相续。

当知此住,欲界人中有三分位:谓初入胎;识所滋润,胎分圆满;自胎而出。当知此三复有差别:欲、色、无色,如其次第。

要知道这种住,在欲界人分为三个阶段:入胎、住胎、出胎。这三个阶段都要有第八识的滋润,色身才能够渐次增长。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受生,各有差别。

为什么这里的识是指第八识呢?因为入胎时并无前六识,住胎初期也没有前六识。再者,前七识皆无滋润色身的功能。因此,这里的「识」只能是第八识。

若有弃舍如来所说识流转道,而作是言「我当更作别异施设」,当知是人所施设者,其文有异,其义无别,但有言事。或余智者,于其异文,先示道理,后方诘问:「汝所施设,别异者何?」彼于尔时,茫然不了。或于后时,自得达鉴,于前所立,如理谛观,反生愚昧;由愚昧故,自觉无知:「我本受持为恶非善。」

如果有人抛开如来所说的识流转道,想要另行创立不同的学说,(如果他所说正确)必然只是文字上的差异,义理则是相同的。有智慧的人针对他的学说,先把道理讲清楚,再质问他:「你的学说和佛教的义理有何差别?」此时,他肯定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如果他所说错误,他自己日后通达了,反过来看自己以前所立的学说,就会发现自己原来的的愚昧:「我先前的学说是错的。」

又十色界,名为色界;当知复有六种受界、想界、行界。

十色界(五尘、五色根)称为色界;还有六种受界(六受身)、想界(六想身)和行界(六思身)。

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的意义,请参见58 经。

又于三位,当知诸识解脱烦恼:谓于诸行深见过患,能令诸缠远分离故;于见地中,一切外道诸系、随眠永断灭故;依止修道,得究竟故。

有三种状态,六识能解脱烦恼:一、深入观察到有为法的过患,这能让人在稍后离开烦恼的现行;二、在见地(见道、初果)中,一切外道见解的系着和随眠已永断灭;三、由见道转入修道,最终得到究竟解脱。

又诸外道,于所妄计一切生处,谓大自在、那罗衍拿、及众主[3]等无量品类,乐生彼故,名贪身系。

各种一神教(认为有唯一的真神出生万物的外道),包括大自在天、那罗延天、梵天等,他们乐于往生「真神」的处所,这称之为贪身系。

为什么这是贪身系呢?因为他们深心向往的天神、国土和自己的未来身,无一不是五蕴,而五蕴必然是无常、苦、空、非我,最终他们仍将因贪爱而饱受煎熬。

于他诸见异分法中,深憎嫉故,名瞋身系。

他们对于其他宗教哲学门派,产生强烈的憎恨,这称之为嗔身系。

按,自认为「正法弟子」,却以「破邪显正」为借口,对异见者产生强烈憎恨的佛教徒,一样落入嗔身系。出世间圣贤远离正邪的差别相,如《维摩诘经》说:「正道、邪道为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依于邪愿修梵行故,于同梵行可乐法中起憎背故,由此二缘,于增上戒学能为杂染;当知即彼由戒禁取,于增上心学能为杂染;由此实执取身系故,于增上慧学能为杂染。如是四法,能于色身、名身趣向所缘安立事中,令心系缚,故名身系。

一神教信徒依于邪愿而修梵行(清净行),对其余的修行人产生憎恨,这两个原因使得他的戒行产生杂染;又由于戒禁取的缘故,使得他的定学也产生杂染;又因为他们将此身(名身与色身)视为真实而落入身系,也使得他们的慧学也不得清净。这四法使得名身和色身(合称为名色)趋向他的所缘,使心产生系缚,所以称之为身系。

四法是指戒定慧三学的杂染,其中戒学的杂染又分为邪愿与憎背,合为四法。

「如是四法,能于色身、名身趣向所缘安立事中」,跟现代人常说的「筑梦踏实」很接近,原本只是虚妄想,但由于妄想坚固,最后形成业力,感生共业国土与别业色身。

又彼在意地故,意分别故,意相应故,意随眠故,染污意故,名意所成。

这是在意地,属于意的分别、相应、随眠和染污,所以又称为意所成。

又彼断者,谓缘彼境诸烦恼断,非彼所缘,即于彼境无倒解故。

反过来说,就是断,不再缘于那些境界,因而断掉相应的烦恼,这是由于对于那些境界有正确的了解。

又由后有诸业烦恼之所摄持后有种识,当知于此依止建立,彼无有故,当来三种,如前所说差别理趣,生长、广大,当知一切悉皆尽灭。

能够执持后有各种业烦恼的种子识,也就是以此为依止而建立,那些烦恼一旦断掉,当来三种(果、因、受、世、爱、系各有三种)的生长、广大,也就全都尽灭。

按,「后有诸业烦恼之所摄持后有种识」即是执藏,也就是第八识当中能够引生后有的染污种子。染污的六识方能熏习执藏,要是六识不再染污,便能灭掉执藏。

又即由彼无所住识,因分、果分不复生长,诸道所摄而得生长。

灭掉执藏的第八识,染污的因分、果分都不再生长,只有诸道品(三十七道品)可以增长。

又彼空解脱门为依止故,名无所为;无愿解脱门为依止故,名为喜足;无相解脱门为依止故,说名为住。

(见道者)以空解脱门为依止,所以称之为「无所为」;以无愿解脱门为依止,所以称为「喜足」;以无相解脱门为依止,所以称之为「住」。

于彼爱乐数修习故,得善解脱;一切随眠永灭尽故,心善解脱;从是已后逮得恒住,虽住诸行而无所畏。

依于三解脱门,对于爱乐不断对治,终于不起现行而得善解脱;爱乐的随眠也永灭尽,因而心善解脱;从那时起便能恒常住于三三昧,虽然身心仍然住于诸行当中却无所畏惧。

已得诸蕴任运而灭,余因断故无复更生。

已得五蕴任运而灭,未来五蕴的因已断尽不再生起。

彼有漏识由永灭已,遍于十方皆无所趣,唯除如影诸受,与彼识蕴、识树,当知如灯皆归寂灭。

此时有漏识已永灭,心不趋向任何一方,只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仍然像影子一样的存在着,与其相应的识蕴、识树,如同无油之灯最终归于寂灭。

即于有余涅盘界中,依初缠断,说名寂静;依第二断,说名清凉;依第三断,说名宴默。[4]

有余涅盘界中有三种断:一、见所断烦恼皆断,称之为寂静;二、修所断烦恼皆断,称之为清凉;三、引生后有的种子皆断,称之为宴默。

又由三缘,识趣、识住皆无所有:一、由自然非染污故,二、由所余不染污故,三、由余识助伴无故。

由于三种原因,识趣(识的趋向)、识住都不再存在:一、原本就不是染污的(不受熏的本有种子),二、(能受熏的)始起种子已不再染污,三、不再有其它识的助伴。

《成唯识论》说:「诸法种子各有本有、始起二类。」本有种子不受熏习不可改变,因此没有染污的问题。始起种子可受熏习而转变,可由染污转为清净。

[1]《瑜伽论记》卷22 :「见取计见『此是实,余虚妄』,故云此实。」(CBETA2019.Q4, T42, no. 1828, p. 826c8)

[2]印顺注:「中嗢拖南」,乃依上来经义,摄为偈颂,列在文中,与别立嗢拖南不同。

[3]《瑜伽论记》卷22 :「大自在、那罗衍拿及众主者,有释第六欲天名大自在,梵王祖公名那罗衍拿,旧四大王天名为众主。又解,大自在者,即色界顶摩酰首罗也;众主者,梵主也。」(CBETA2019.Q4, T42, no. 1828, p. 826c22-25)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那罗延天》:「(梵Na^ra^yan!a ,巴Na^ra^yan!a ,藏Sre-med-bu )印度之古代神只。意译生本、人生本。又作坚固力士、那罗天、那罗延金刚、那罗延力执金刚、钩锁力士、金刚力士、人中力士,或单称力士。」

[4]《瑜伽论记》卷22 :「依初缠断说名寂静等者,泰师云:断三缠故,如其次第得寂静等。达师云:依见道所断烦恼尽,故名寂静;乃至无所有处地修惑断,故名清凉;非想地修惑尽故,名宴默也。有释:诸烦恼缠断故寂静,随眠断故名清净,异熟断故名宴默也。」(CBETA2019.Q4, T42, no. 1828, p. 827a12-17)

上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