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的佛教
实证的佛教

法华探微(音频版)连载66功德远超过五波罗蜜

2020-10-07 实证的佛教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功德远超过五波罗蜜

他接着说了一个譬喻:如果一个人,在八十万亿那由他劫中,广行六波罗蜜中除般若波罗蜜以外的五波罗蜜,这样所得的功德,跟信解〈如来寿量品〉相比,只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无量分之一。也就是说,对〈如来寿量品〉的法义,信解的程度越高,功德越大。其实,这些法义要到佛地才能圆满地信解通达,其他的菩萨多少会有一些不足。佛又告诉弥勒菩萨,能信解如来寿量的人,绝对不会在菩提道上退转。

我们刚才说,上面那么多菩萨,如果只是听到如来的寿命有多么长远,不一定就能得到这么大的功德和法利,关键是实相智慧的增上,这一段也印证了这个说法。我们注意看,「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般若智慧,只是一味地按自己的理解去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波罗蜜,这样就算修八十万亿那由他劫,也比不上信解这一品的功德。因为,能真正信解这一品的人,一定要有般若的实相智慧,这样他才会知道为什么如来的寿量能有这么长远,也就是知道这其中的因和缘。程度比较高的菩萨会知道,如果要达成这么长的寿命,大概应该怎样去修行。所以,般若实相的智慧和如来的寿量是息息相关的。而且,如果一个菩萨没有般若智慧,他对其他五波罗蜜的理解也一定不会究竟,甚至不如法,这样的话,他再怎么修也是事倍功半,成就得非常缓慢。

「除般若波罗蜜」这句话非常重要,意思是说,明白如来寿量的功德虽然很大,但仍然比不上行般若波罗蜜的功德。事实上,没有任何一法的功德能超过般若波罗蜜,因为它是成佛唯一的法门。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人求佛慧,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数,行五波罗蜜。

于是诸劫中,布施供养佛,及缘觉弟子,并诸菩萨众。

珍异之饮食、上服与卧具,栴檀立精舍,以园林庄严。

如是等布施,种种皆微妙,尽此诸劫数,以回向佛道。

若复持禁戒,清净无缺漏,求于无上道,诸佛之所叹。

若复行忍辱,住于调柔地,设众恶来加,其心不倾动。

诸有得法者,怀于增上慢,为此所轻恼,如是亦能忍。

若复勤精进,志念常坚固,于无量亿劫,一心不懈息。

又于无数劫,住于空闲处,若坐若经行,除睡常摄心。

以是因缘故,能生诸禅定,八十亿万劫、安住心不乱。

持此一心福,愿求无上道,我得一切智,尽诸禅定际。

是人于百千,万亿劫数中,行此诸功德,如上之所说。

有善男女等,闻我说寿命,乃至一念信,其福过于彼。

若人悉无有,一切诸疑悔,深心须臾信,其福为如此。

其有诸菩萨,无量劫行道,闻我说寿命,是则能信受。

如是诸人等,顶受此经典:『 愿我于未来,长寿度众生。

如今日世尊、诸释中之王,道场师子吼,说法无所畏。

我等未来世,一切所尊敬,坐于道场时,说寿亦如是。』

若有深心者,清净而质直,多闻能总持,随义解佛语,

如是诸人等,于此无有疑。」

这个重颂把上一段经文的内容更详细地叙述了一遍,这里就不具体解释了,大家可以自己看。

「又,阿逸多!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之慧。何况广闻是经、若教人闻,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书、若教人书,若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酥灯,供养经卷,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

佛又告诉弥勒菩萨,如果有人听到〈如来寿量品〉的法义,不仅仅是相信接受,而且能一心观察思惟其中的深义,佛的智慧就会在他心中渐渐生发。如果他不只思惟这一个法义,还广闻经中的其他妙法,或自己修持书写,或劝他人修持书写,或以种种好物供养经卷,那么他成就的功德更是无量无边,不久就能生起一切种智,得成佛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