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论坛
藏传佛教论坛

索达吉堪布:世人拼命追求的爱情,它的“保质期”并不长!

2020-09-29 藏传佛教论坛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藏传佛教论坛
大德法语 | 显密教言

作为一个佛教徒,我对感情并不排斥,佛教是包容感情的。现在有些人认为:佛教是绝情的,一旦走上出家之路,就要抛弃家人和一切,这种行为太残忍了!


许多人都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出家人的“无情”。但实际上,佛教并不是这样。说实在的,佛教所谓的绝情,只是细致、到位地描述了世间人执著的感情。


佛教所谓的出家,也不是把所有感情都抛之脑后。只不过许多人本身不了解佛教,再加上当前个别影视媒体刻意丑化。


没有将佛法的本义展现在世人面前,才导致了人们对佛教的误解。大家应该明白,世人拼命追求的爱情,它的“保质期”并不长,一旦过期以后,就没有新鲜感了。


对于这种虚幻不实的感情,佛教有许多精辟的描述,如:一切爱欲都是无常的、痛苦的。


它是众生非理执著引起的,如果你们有机会深入学习佛法,就会对这些道理有所领悟。 

佛陀的传记中记载,2500多年以前,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舍弃了王位,选择了出家生活。


当然,出家并不等于完全抛弃亲人,佛陀暂时辞亲割爱,是觉悟人生的一种途径。除了佛陀,历史上还有许多出家人。


从表面上看,这些人远离了家庭和亲人,但这并不是没有良心,而是对一切众生无条件的大爱。 

其实,不只是佛教徒才远离感情。现在社会上有些成功的企业家、领导、明星,也都选择独身,这样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为什么他们不结婚呢?就是想一心一意搞事业,若是有了家庭的束缚,做很多事就没有自由了。 

我在这里不是宣扬佛教,只是希望各位正面了解佛教。只要是真理,不管在哪里都会发光,不可能因某些人的误解就被舍弃。因此,对于佛教的看破感情,大家要有正确的认识。 


在世间人的定义中,“情”就是同生同死、互相缠缚,正如一首歌中所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然而,如果问佛陀“情”是什么,答案就不同了。 

首先,在世俗层面,佛陀也承认感情,在《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善生经》、《法句经》中,对于在家人的正常感情生活,佛陀有许多相关的教言。


所以,并不是学佛就要出家,也不是学佛都要断绝感情。 随后,佛陀又会讲,感情归根结底是一种执著。


当自己执著一个人时,暂时有一些快乐,不过,这种执著终会带来痛苦。 有些人可能不这样想,他们觉得爱情是美好的,怎么会带来痛苦呢?


如果没有品尝过爱情的滋味,有这种想法当然很正常,但若是有过感情经历的过来人,对个中的酸甜苦辣,应该会有非常深刻的体会。 

曾经,一个没结婚的人和一个已结婚的人谈论爱情,没结婚的人极力赞美爱情,他说:爱情是多情的海洋,是迷人的画卷,是动听的歌曲。


古希腊有一个叫皮格马利翁的国王,他用象牙精心雕塑了一个少女。由于这个“少女”太美了,国王深深地爱上了她,天天在“少女”面前祈求,并且拥抱她、亲吻她。


后来,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的真情打动,将少女雕像变成了真人,跟皮格马利翁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听了这番话,已结婚的人摇摇头:年轻人,爱情并非如你所说的那样美好,听我讲一个故事吧。南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刘瑱,他妹妹是鄱阳王的王妃,夫妻之间非常恩爱。


后来,鄱阳王因故被齐明帝所杀。因为思念亡夫,鄱阳王妃终日不吃不喝,最后奄奄一息。为了救妹妹,刘瑱请人画了一幅画,在画中,鄱阳王跟一个宠妾在一起恩爱地照镜子。


看到这幅画,鄱阳王妃醋意大发,咒骂道:“他真应该早点死。”她对亡夫的爱意当下消失,身体也很快康复了。

在后一则故事中,女主人公原来热气腾腾的爱,一瞬间变成了咬牙切齿的恨,这就是佛教所讲的“爱恨无常”。


大家要懂得这个规律,否则,不管你学了多少知识,在遇到感情方面的问题时,还是很难面对。 

佛教中有部论典叫《四百论》,其中就讲过:“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无常的法一定会坏灭,有坏灭的则非真正的安乐。


所以,凡属无常的一切法,皆是痛苦的本性。比如,两个人关系本来很好,后来一方慢慢变心了,这种无常就会给对方带来痛苦。 

所以,佛陀曾提醒阿难: 慎无信汝意,意终不可信,慎无与色会,与色会即祸生。 

意思是,千万不要信赖你的分别心,你的分别心根本不可信,千万不要贪执美色,否则就会带来无穷祸患。


但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因而,在生活中经常饱尝这方面的痛苦。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