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五不说
作者:一梨;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海明威说:“人用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
的确,有些话,不适合说,只适合藏。
一吐为快,只会伤人伤己;及时止语,才能周全彼此。
有时候,闭嘴,才是最大的尊重;沉默,才是最好的表达。
不倾诉自己的悲欢,是智慧
马克·鲍尔莱恩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人生在世,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博主升职后,福利待遇远高于之前,于是决定请所有关系不错的同事吃饭。
原本在酒店里订了三桌,可赴约当天,同事们却以不同的借口推辞,最后勉强凑了一桌。
席间,大家言笑晏晏,可说出的话却似乎变了味儿:
“看不出来,你本事挺大啊”,“以后就是领导了,可别瞧不起我们”,“走关系没,平时我也没看出你有多优秀啊”……
本以为会得到祝福,可没想到,桌上的人多多少少都沾了点儿“凭什么”的怨气。
博主说,那大概是她吃过最尴尬的一顿饭。
其实,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有个扎心真相是:这世上,除了父母,并没有多少人希望我们过得好。
所以,招摇幸福,更多的是惹他人嫉妒,徒增自己的烦恼。
前两天,朋友给我讲起几天前的事:
一次吃饭,她谈到自己最近压力大,经常失眠,可没想到,桌上有人接话:“你就是不累,让你去搬一天的砖,我看你还失眠不!”
一句话,让朋友透心凉。
朋友说:“总算明白了,这世上哪有什么感同身受!”
是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却无二三。
喜悦分享错了人,就是显摆;悲伤倾诉错了对象,就是矫情。
聪明的人早已将成长调成了静音模式,不随意倾诉自己的悲欢,暗自欢喜,暗自成长。
不戳破他人的难堪,是善良
知乎网友@昼起听风曾讲过自己年少时的一段往事:
她小时候家里很穷,难得拥有一双帆布鞋,可鞋子穿了不到一个学期,两边就开胶的厉害。
走路时,袜子会从鞋里露出来,但如果自己不动,就没人能看出那是一双坏鞋。
所以,在教室里,她总是坐的最规矩的那个。
可有一次,一个女同学问她题,她一时忘记,脚不安分起来,被邻桌的男生看到了,男生取笑道:“鞋子都破成这样了还穿。”
她身边那名女同学也低头看了一眼,但什么也没说。
博主说,直到今天,她都感激那名女同学,成全了她仅剩的自尊。
契科夫说:“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而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
不戳破他人的难堪,这看似微弱的善意,却可能温暖另一个人的一生。
记得一次,我和周姐下班后一起回家,同一趟车上,坐在不远处的同事小张,情绪有些激动,一边大声打电话,一边用手擦眼泪。
这一幕,周姐也看到了,因为平时大家关系都不错,我问周姐,要不要坐过去安慰她一下。
周姐摇摇头,也没让我过去。
隔了很久,我才后知后觉,谁都有脆弱的一面,可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难堪,被旁人围观。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光鲜,也各有各的苦衷。
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别人捉襟见肘的安慰,一时兴起的理解,我们需要的只是旁人不打扰、不戳破、不提及,这种不动声色的成全。
有人说,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
是啊,你永远不知道,你对面看似情绪稳定的成年人,也许内心正经历一场海啸,可他始终那么安安静静,为的就是,不让任何人知道。
不贬损他人的实力,是涵养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有人平步青云,他在背后议论人家有关系走后门;
有人容颜姣好,他暗箭伤人说别人是花瓶没实力;
有人成绩出众,他四处嘲笑他人死读书不懂变通……
这类人,总以为贬低别人,就能抬高自己。
殊不知,打压同行,也否定了自己;敬畏对手,也庄严了自己。
人活一世,每个人都该努力地发出自己的光,但实在没必要吹灭别人的灯。
作家林清玄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和孩子在散步时,路过一个卖油面的小摊子。
卖面的小贩,一面和别人谈笑风生,一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做出十来碗面,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林清玄和孩子都看呆了。
离开面摊时,孩子突然说:“爸爸,如果你和老板比赛卖面,你一定输!”
林清玄坦言:“我不只会输,而且会输得很惨。”
路过油条摊儿,看着锅中油条胀大的美感,林清玄对孩子说:“爸爸比不上炸油条的人。”
路过饺子摊儿,看到晶莹剔透的饺子,林清玄又说:“爸爸比不上包饺子的人。”
在文中,有一句令人深省的话:我们什么时候能看清自己不如人的地方,那就是对生命真正有信心的时候。
意识到无知,才是知道的开始。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棋逢对手,切磋过招。赢,要痛痛快快;输,要明明白白。
给别人以掌声,给自己以动力。
不多管周围的闲事,是格局
从2楼往下看,满地垃圾;从20楼往下看,全是风景。
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都是问题;人若没有格局,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
人生在世,潜心修行,专注自我的同时,更要懂得悦纳他人。
以前单位有个同事,总是喜欢给别人找毛病和提建议,比如:
公司故步自封、管理上漏洞多,应该及时转型和创新;
领导目光太浅、经验不是很足,还需多经历风雨历练;
同事执行力差、思维模式单一,还得端正态度多学习……
再比如:女同事的鞋跟太高,男同事喜欢点外卖,门卫师傅闲暇时爱抽根烟,这种不足挂齿的小事,他也要插手管一管。
刚开始,我们以为他敬业,把每一个员工当亲人,希望我们都能越来越好。
但时间长了才发现,他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监督别人。
在国家大事上评头论足,在芝麻绿豆里指手画脚,这样的他,个人业绩总是惨不忍睹,人际关系也一塌糊涂。
狄更斯说:“最好的礼貌,是不多管闲事。”
不多管闲事,不是教人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让我们学会口下留情,允许自己不完美的同时,也愿意接受别人的小瑕疵。
无关原则的小事,没必要横加批判;不伤大雅的细节,也无需好为人师。
指正自己,改变自我,是神;
指责周遭,改造世界,是神经病。
与其规范别人的棱角,不如经营自己的美好。
不争辩无谓的对错,是情商
哲学家罗素曾说过,如果某个人硬要说2加2等于5,你只会感到怜悯而非愤怒。
不讲道理的人,不必费心解释;认知不同的人,无需据理力争。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以前单位里有个同事,特别喜欢抬杠,总能随时随地开展一场辩论。
一次聚餐,果盘里的水果很甜,一个同事边吃边感叹:“菠萝好甜啊。”
他立马大声提醒,“这叫凤梨,哪里是菠萝!”
同事小声嘟囔,“有什么区别嘛。”
他一听不干了,“区别大着呢……”于是滔滔不绝,甚至将话题都扯到了植物分类上,硬生生让所有人服气了。
原本开心放松的聚餐,却被他败了兴致,表面上大家都没说什么,但从那以后,私下里的聚会,我们再也没有叫过他。
在针头线脑里争输赢,只会输掉自己的情商;
在鸡毛蒜皮上辩对错,只会败光他人的好感。
曾看过这样一个笑话:
有人问智者:“你总是这么平和冷静,怎么做到的?”
智者回答,没意义的争吵和理论,他一般只回一句,“嗯,你说得对。”
问话的人不依不饶,“你这是在逃避,这样处理不对!”
智者点点头,“你说得对。”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没意义的争论,周旋只会赔上好心情;不必要的辩解,纠缠只会搭上教养。
欲成大树,莫与草争;将军有剑,不斩苍蝇。
柏拉图有句名言:“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喧嚣的世界,适时止语,于别人是善意,于自己是修炼。
余生,愿我们都能做一个会说话、懂沉默的智者。
共勉。
作者:一梨,来源吧: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
图: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