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的佛教
实证的佛教

衣中宝珠(068)「二智」──法住智与涅槃智

2020-09-22 实证的佛教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58;58(6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

复次,彼色是无常、苦、变易之法,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云何受受阴?谓六受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受阴。

复次,彼受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云何想受阴?谓六想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想,乃至意触生想,是名想受阴。

复次,彼想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云何行受阴?谓六思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思,乃至意触生思,是名行受阴。

复次,彼行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

复次,彼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比丘!若于此法,以智慧思惟、观察、分别、忍,是名随信行,超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比丘!若于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观察、忍,是名随法行,超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比丘!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三结尽断知,谓身见、戒取、疑。比丘!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后究竟苦边。

比丘!若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不起心漏,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讲了很久的五受阴(玄奘译为五取蕴),这里终于有定义了!五受阴通常是指有执受的五阴,但这里的意义就是五阴。

「二智」──法住智与涅槃智

复次,有二智,能令见清净及见善清净,谓法住智及此为先涅槃智。

有两种智能够让(初果的)见清净,并且到得(阿罗汉的)见善清净,这是法住智和涅槃智。

按,见清净是指见解的清净,见善清净是指见解和身口意行皆得清净。

法住智者,谓能了知诸行自相种类差别,及能了知诸行共相过患差别。谓于随顺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三位诸行,方便了知三苦等性。

法住智,是指能够了别诸行自相的特征与种类的差别,与能了知诸行共相过患的差别。也就是随顺于诸行产生的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方便了知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按,能够以五官现前观察的必然是诸行自相,例如观察某个玻璃杯子摔破。要是你总结出「玻璃是易碎的」,那已经是共相的性质了。对于共相的观察,依靠的是逻辑归纳法。逻辑归纳法是做观行时,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要是少了它,没有人能导出「色蕴无常」这种结论,从而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证得初果。

涅槃智者,谓于如是一切行中,先起苦想,后如是思「即此一切有苦诸行,无余永断,广说乃至名为涅槃」,如是了知名涅槃智。

涅槃智,是说对于一切有为法,先生起苦想,然后产生这样的思维「这些有苦的有为法全部断尽就是涅槃」,这样的了知称为涅槃智。

「广说乃至」是省略用语,若不省略应该是「若〔诸行〕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诸行〕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即此二智,令见清净及善清净,要由二门正勤修习,方令彼净。

这两种智慧,能够让见清净,乃至得到善清净,透过这两种智慧的正确修习,能够让底下的两类有情得到清净。

一、自无力补特伽罗,因他教授能令彼净;二、自有力补特伽罗,多闻思求,能令彼净。

一、缺乏思辨能力的有情,可以因善知识的教授而得到清净;二、具思辨能力的有情,经过闻思经教,便能自己得到清净。

此中第一补特伽罗,不聪利故,信等诸根唯一味故,止观所缘于少分法谛察忍转;与此相违,当知第二补特伽罗。

第一种有情,根器不利,只有信根而没有精进、念、定、慧四根,只能缘于部分的法相而做观行;条件比较好的,便是第二种有情。

复有三种现观边智,修习彼故见得清净:一、能顺生无漏智智,二、无漏智,三、无漏智后相续智。

还有三种观行产生的智慧,修习这些智慧能够得到见解的清净:一、能顺生无漏智智,二、无漏智,三、无漏智后相续智。

按,能顺生无漏智智,意思是能够顺生无漏智的智慧,印顺认为《大正藏》多一个「智」,并非正确。

初,世间第一法所摄智;第二,若住于彼,能断见断一切烦恼;第三,烦恼断后,解脱相续智。

能顺生无漏智智是世间智的极致;持续住于无漏智,就能断掉一切的见所断烦恼;无漏智后相续智则是初果之后的智慧。

无漏智,以下称为「中智」。证得无漏智虽然不是凡夫(超过异生地),却未得预流果(初果),显然这个位阶是初果向。

若住中智,便名已入正性离生,超过异生地,未得预流果。虽未克证第三解脱预流果智,于其中间所住剎那,如未克证,终无中夭,以时少故,从此无间必证第三。

如果能住于无漏智,便可称为已入正性离生,超过凡夫位,却未得预流果(初果)。虽然还没有证得,但也不会忽然夭折,因为时间很短,且已进入心心无间的状态,必定能证得初果的智慧。

住此位中,如实现见所知境故,名见清净;有余惑故,非善清净。若于此智更多修习,成阿罗汉,一切烦恼皆离系故,名善清净。

初果人如实现见所知境界,所以称为见清净;但还有修所断烦恼,所以并非善清净。只要精进修行无漏智后相续智,就会成为阿罗汉,此时已离开一切烦恼的系缚,称之为善清净。

又无余断,三相应知:一、由不现行故,二、由界故,三、由事故。

所谓的无余断,要符合三个条件:

不现行者,谓虽生起而不染着,虽未永断,由数修习诸善法故,令成远分,诸缠烦恼不复现行。

一、不现行,这是说虽然生起但是不会染着,虽然没有永远断掉,但已因为精进修善法的缘故,烦恼的缠扰已不再现行。

界者,三界如前应知。

二、界,就是前面所说的断界、离欲界和灭界。

事谓二事:一、烦恼事,二、是苦事。

三、事,是指二事,也就是烦恼和苦。

又于安乐利益随逐诸离系品五种界中,有寂静、微妙胜功德等,乃至涅槃为其最后,差别应知。

另外,还有离系品五种界:断界、离欲界、灭界、有余依涅槃界和无余依涅槃界。

又于此中,一切依持皆弃舍者,当知割舍父母等事。

在这当中,一切的依持都已弃舍,包括父母等。

又于中有、生有、后有无复更生,如其次第,当知说名无有相续、无取、无生。

中有,是指中阴身。生有,指出生之后的五蕴。后有,后世的五蕴。这是比较细的分类,一般说的后有是广义的,也就是包括以上三种。要是有人死后有中阴身,即便在中阴阶段灭后,不再有生有,这种情形是中阴时证阿罗汉,而不是活着的时候证阿罗汉。

又于三品,由三种门为障碍故,当知建立三结差别:谓未发趣故,虽已发趣邪成立故,于正法中不正行故。即在家品处恶说法毗奈耶中,而出家品处善说法毗奈耶品。

凡夫有三种障碍:一、不想出家。二、虽然想出家却不是在正法当中出家。三、已在正法当中出家,却不修正行。

这里的「发趣」,是指出家。修声闻法应该受声闻戒(出家戒),才容易得到成就,因此把不愿出家当成第一个障碍。(如果修的是菩萨法,则应以在家为主。)

又行趣向逆流行者,解脱恶趣,成就二种解脱决定:一者、烦恼解脱决定,二者、后有解脱决定。由是因缘,故名预流,乃至广说。

行为趋向逆生死流者,能够解脱三恶道,成就二种解脱决定:一、烦恼解脱决定;二、后有解脱决定。因为这个缘故,称之为预流(预入圣流)。

又若证得阿罗汉果,先在学地,于诸行中已不执受我及我所,后于诸漏皆得解脱。

在证得阿罗汉以前的有学位,已不会将诸行执取为我和我所,随后才能将烦恼断尽而解脱于三界的烦恼。

又与四种义相应故,当知是名阿罗汉相:一者、自事已究竟,应作他事义故;二者、应得自义,一切遍满道理义故;三者、未来行因已永断灭,应证现法乐住义故;四者、超有学地,入无学地相应义故。

符合四种条件,就是阿罗汉:一、自己该做的事已全部做完,只剩下别人的事;二、与自身烦恼解脱的义理,已经都学习完毕;三、未来诸行生起的因已经永断,现世只需安住于现法乐住的状态;四、超越有学地,入无学地。

上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