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讲净土
大安法师讲净土

教师节 | 奉事师长,尊师重道

2020-09-10 大安法师讲净土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尊师重道

“奉事师长”。师长在世间法当中就是我们的老师,在出世间就是善知识。世间的师长教给我们做人的礼数、知识技能,出世间的师长养育我们的法身慧命。这些我们都要以恭敬心去对待。如果在出世间法上对自己的和尚阿阇黎(阿阇黎就是亲教师,教给你一四偈的人,就是你的阿阇黎。)不恭敬,讲和尚阿阇黎的坏话,他的业报是会下地狱的。下地狱六十小劫,地狱出来就转为畜生身,畜生身受完了转为人道身,人道身还是很低贱的,聋盲、喑哑,所以这个后果是很严重的。

佛法的利益从恭敬里面求,没有恭敬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世间法方面也离不开恭敬,就是学一门技术,木工、泥匠你都要拜师。三年学徒的生涯,师父叫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恭恭敬敬。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中国文化叫尊师重道。你尊敬师父,尊敬老师,就是尊重道。因为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他具有这样的一个责任。


古人尊重师道,《周易》有一个蒙卦——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是学生来求老师的,不远千里来登门求学的,不是要老师到你家门口去教的。为什么?这叫尊师重道。只闻来学,不闻往教。不能前往去教,应该是他要登门,负笈求学。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有礼的精神,礼的精神就是敬。《曲礼》曰:毋不敬。所以礼的精神是体现恭敬,一个人把恭敬心体现出来了,这实际上就是佛心的一种表现,是明德的一种表现。它就代表着一种高雅的文化,区别于动物层面的一些粗糙、一种蛮横、一种弱肉强食的野蛮。所以奉事师长,是把恭敬体现出来。

易子而教

但现在我们看到这种传统的美德也受到了挑战。在传统社会,家庭和学校是相辅相成的。在家庭,父母要教小孩:你要恭敬老师;在学校,老师会教育小孩:你在家里要孝顺父母,相互做这种教化。因为父母不可能教自己的小孩:你要天天孝顺我。他不能这样教,一定是别人——老师去教,所以自古以来叫易子而教。就是子女有时候很难自己教,要让别人去教——易子而教。这里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因为教育是要责善的,如果达不到那种善的标准,就要用种种的方法,或者呵斥或者惩罚,这些都是让他改好的一个必要的手段。

所以古时候,小孩不听话是可以打的。有句话叫三天不打,上屋揭瓦。他太顽劣了,有时候要用惩罚的手段。这个惩罚的手段是出于慈悲心,你不能纵容他。但是让父母做这种教育就很难,为什么?因为父母跟小孩是天然的血缘关系,在责善的过程当中就有可能破坏这种血缘关系。所以为了维护这样的一个天然的伦常的血缘关系,就把子女交给他人去教。把权力授给老师,老师可以责善,是这样的一种教育。家长也一定会教小孩:你对于老师一定要恭敬。这样才能产生一种恭敬教化的功能。无论是奖赏还是惩罚都是要让这棵树长直,让他成才的。


呼唤传统

所以我们重新呼唤传统美德,让每个人都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学生对老师恭敬,老师兢兢业业,真正把学生看成子女一样,把自己的心血都用在教学上,真正把人类文明最好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学生对老师要有一种极大的恭敬心,老师需要干什么赶紧就像仆人一样去做,像大地一样的厚重。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对待老师的。


有一个故事叫程门立雪,那个老师(程颐)正在打坐,二位学生(游酢、杨时)就站在门口恭候。外面在下着大雪,雪已经一尺深了,都快把脚淹没了,但是他们都不敢动一下。这个老师(程颐)打坐了一个时辰(两个小时),看到他们还在雪地里站着,才叫他们回去。


庐山东林寺官方公众号

九品寶蓮  在腳跟底

不念彌陀  辜負自己

官方网站:www.donglin.org
东林寺客堂:199 7929 0048
净土咨询热线:0792 88911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