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荣博堪布:为什么佛菩萨没有保佑自己!
业的规律是未造不遇,已造不坏失。就是说,自己没有造过的业,不会成熟在自己身上;造过的业,不论相隔多久,因缘具足时便会在自己身上成熟。
《功德藏》中有一个比喻:金翅鸟在高空飞翔时,地上看不到它的影子,但它俯冲下来时,黑乎乎的身影便覆盖住地面。
简单地说,业的成熟有四种情况:一种是今生造业,今生受报;一种是极大的善业和极大的恶业,下一世一定会报应;第三种是肯定会报应,但也许是几世之后,也许更长时间。
第四种是不定业,有的本身即是不定业,有的则由定业转变为不定业——当业因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遇到强大的对治力,果报就有可能被削弱乃至消除。
定业的果报有疾有迟,有的很快就受报,有的是这一世报,有的是下一世或很多世以后报。有时候我们会看见好人遭恶报、恶人得好报的情况。
这是因为他以前造的恶业或善业先成熟了,所以现在虽然行善,仍然要先感受已成熟的恶报;现在虽然造恶,仍会先感受已成熟的善报。
可见,我们今生的遭遇不全是今生造作的因果,有一些是过去世的因在今生成熟的果,今生的因所产生的果也有一些要到未来世才显现。
有人学佛后,工作、生活等并没有变得顺利起来,还是磕磕绊绊、挫折不断,因此很困惑:为什么佛菩萨没有保佑自己?为什么修持佛法没有带来快乐?
学佛后,恶业并不会在一夜之间被摧毁,过去的恶业还会继续,如果我们通过修持佛法断恶行善。
那么很多缘起会改变,尚未成熟的恶业可能被削弱,但已经成熟的恶业,事到临头很难改变。尤其对一些特别精进的修行者来说,由于他们的精进或者发愿,过去某些恶业会提前成熟。
或者说,本该在后世以更惨烈的方式体现的果报,在这一世投生为人尚有取舍的自由时成熟,以后就不再受此一报了。
《金刚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意思是说,以持诵《金刚经》的功德,消灭了后世堕恶道的罪业,而以现在被人轻贱这样相对轻微的果报代之。
所以,有的修行者会在逆境、厄难现前时,提醒自己这是恶业被扫除的征象,并把逆境转变为修道的助缘。
定业可以转化,这澄清了人们的一个误解,即认为凡事命中注定,无法改变。一般人,若不知断恶行善、忏悔罪障,他的命确实可以说是注定的。
人的言行、思维都有自己的规律、模式,在各个层面上,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重复自己的固定模式。
为什么会这样?前文讲等流果,比如说过去世以杀生为业的人堕入恶趣感受完恶趣的果报后,再次获得人身时仍然会喜欢杀生,且因为往昔的杀业,这一世短命多病,生活环境恶劣危险。
造偷盗恶业的人,来世还是喜欢偷盗,并因为盗业而感受贫穷、不得满足的果报。其他业亦然。
由此可知,一个人的性情、爱好、禀赋、经历以及所言所行所想,都不是没有缘由、忽然发生的,而是往昔造作的业因成熟后显现的各种果报。
若现在的身语意活动一如既往重复旧的习惯,那么目前尚未成熟的业也将在未来如期成熟。
我们既不承认有固定的无法改变的宿命,也不认为学佛后恶业便自动消失。一切要看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