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弘一大师资料室
李叔同弘一大师资料室

去 去 就 来——献给弘公百四十诞

2020-09-06 李叔同弘一大师资料室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献给弘公百四十诞

平湖李叔同纪念馆王维军

 


去了,走出去了,

流动着平湖人的血脉,[1]

绵延着,道出东湖,

离别,家园。

拐个弯,流入海河。[2]

 

去了,走出去了,

带着平湖人的基因,

北上,天津。

在当湖留下根,扎入湖底。

人,走得很远,

因,植得很深。

 

去了,走出去了,

夹杂着平湖人的乡音,

走出贡院试场,

走进吏部大堂。[3]

根,盘延瀛洲[4]

叶,绿盖京津。[5]

 

就这样,走出去了,

前路很长,终不是己途。

于是,回到了

钱庄,

    盐场,

        备济社,

            存朴堂[6]

 

来了,

南燕衘着松枝来了,

了百年,

在陆家竖胡同盘旋而下,[7]

枝上还留着当湖泥土的芳香。

 

来了,

北地生南果,

庚辰白蜡金。[8]

平湖后生唤三郎,[9]

家居嬉戏,

树底捉迷藏。[10]

诗书印剧皆游戏,

看齐南海康君。[11]

辅仁书院李双行,[12]

唤器识为先,[13]

变法图自强。[14]

 

来了,

游走十里洋场,

斯文孰起衰,

文字联交谊。[15]

城南文社,[16]

南洋公学,[17]

        沪学会,[18]

            义务小学[19]

平湖李广平,[20]

二十文章惊海内,[21]

又拓新识新知新学。

 

来了,披发佯狂走,[22]

男儿奋袂来。

东京美校,[23]

    音乐杂志,[24]

        随鸥吟社[25]

            白马会,[26]

                春柳社[27]

清国第一人,[28]

艺术启蒙师。

 

来了,

太平洋报,[29]

女学生,[30]

白阳,[31]

鼓吹文明;

来了,

南社,[32]

   天铎报[33]

       宣扬革命

平湖李成蹊,[34]

一担好山河,

英雄造。[35]

 

来了,

邻里,[36]

    青龙桥[37]

        公学特班[38]

            宁康里;[39]

不负韶华,争朝夕。

 

来了,

海伦路[40]

    望平街[41]

南林里[42]

华兴坊[43]

                海宁路上太安里[44]

前尘旧影,留痕迹。

 

来了,

直隶高工,[45]

    城东女学[46]

        南高师,[47]

            浙一师[48]

                孤山西泠;[49]

当湖布衣育桃李,[50]

化春风

应使文艺以人传,[51]

不负是男儿。

 

来了,

奋身又起,

一楼

二楼

再上层楼

物质

精神,

探索灵魂[52]

从哪里来?

   又要到哪里去?

芳草碧连天的《送别》声中,[53]

翻开新一页,

抒写新章篇。

 

长亭外那个长衫李先生,

已然转身。

古道边

多了个

衲衣芒鞋的

演音弘一[54]

 

来了,

踏着晨钟的余音

虎跑定慧,玉泉清涟;[55]

来了,

踩着暮鼓的击声

灵隐精严,五磊金仙;[56]

来了,

伏龙法界,庆福宝严[57]

用表记

圆成四分律比丘戒相,[58]

无上清凉;

笔端毫间,

以艺术方便

成就《护生画集》[59]

戒杀护心

利乐有情。

 

来了,妙释寺

新年新者何?

改过自新实验谈;[60]

来了,南普陀[61]

闽南佛学院的课堂

佛教养正院的窗前灯下

青年佛徒应记牢

持戒,自尊,

惜福,习劳。[62]

 

来了,草庵慈儿晚晴院,[63]

普济承天开元,[64]

净峰福林湛山,[65]

月台南山律苑。[66]

来了,

佛法释疑,[67]

修持问辨,[68]

南山律

在家备览;[69]

敬三宝,[70]

三皈五戒,[71]

常随佛学,[72]

改习惯。[73]

常思量,勿忘世上苦人多;[74]

度众生,离苦得乐阿弥陀。[75]

悲欣交集。[76]

 

你来了,

究华严,兴律宗,归净土,

孤云野鹤戒定慧,

三衣一钵戒为师;

求正觉,无我忘己济群生;[77]

舍生命,念佛不忘救国家;[78]

别人说你受苦,

你却道是享受。

淡有淡的滋味,

咸有咸的味道。[79]

 

来了,

凡事认真的修行,

勇猛精进的身影。[80]

奇珍无数供世眼,[81]

华枝已春满

天心正当月圆。[82]

 

来了,

那扎入东湖湖底的前世根系,

孕育了百年的花期

2004,九龙港,

花雨满天,[83]

开一朵七瓣白莲,[84]

花开见果显菩提,[85]

你坐莲中央,[86]

瀛洲玉立,绽放四季[87]

 

你从这里走出,

如空中的白鸽

围着莲馆,[88]

绕了个圈,

闽赣鲁豫,[89]

江浙沪津,[90]

又回旋到这里

游子,

去了又来。

 

你从这里走出,

如潮落潮起,

虽曾远去,

海河之子,[91]

自述

江南是阿奴的本籍。[92]

岁月抹不去,

金平湖的胎记,

归去来兮!

 

你从这里走出,

却从来不曾离开!


              2020年8月19日


[1] 李叔同,本籍浙江平湖。

[2] 李叔同天津老宅在海河旁。 

[3] 李叔同的父亲李世珍,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会试考取讲士,官吏部主事。

[4] 平湖李叔同纪念馆坐落在东湖大瀛洲内。

[5] 李叔同的父亲李世珍,在京为官,在津经商。

[6] 李叔同父亲李世珍后辞官经商,在天津等地开有桐达等钱庄、盐场、备济社,李家堂名为存朴堂。

[7] 李叔同诞生在天津陆家竖胡同2号李家老宅,传说出生时,有鸟衔枝床前。

[8] 1880年10月23日,农历庚辰九月二十日,李叔同生于天津,属龙,白蜡金命。

[9] 李叔同在家排行老三,故称三郎。

[10] 李叔同《忆儿时》中有句家居嬉戏”“树底迷藏捉

[11] 传李叔同刻有“南海康君是吾师”印。

[12] 李叔同早年在天津辅仁书院读书时,文思涛涌,常在一格内书写两字,人称李双行。

[13] 李叔同早年在天津县学考试时,撰《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论》,云“器识为先,文艺为后”。

[14] 李叔同早年在天津曾言:老大中华,非变法无以图存。

[15] 1917年,南社同人在杭州雅集,同为社友的李叔同与王海帆相识于时,雅集散后,李叔同成小诗《贻王海帆先生》书扇,贻王海帆。诗中有“文字联交谊”句。

[16] 1898年秋,李叔同从天津南下上海,入城南文社。

[17] 1901年,李叔同在上海考入南洋公学特班,师从蔡元培。

[18] 1904年,李叔同在上海入沪学会。

[19] 1905年,沪学会创办义务小学,李叔同主持校务。

[20] 1901年,李叔同以学名李广平考入上海南洋公学。

[21] 1905年,李叔同作《金缕曲 将之日本,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有此句。

[22] 同上。

[23] 1906年,李叔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

[24] 1906年春,李叔同在日本创刊《音乐小杂志》。

[25] 1906年,李叔同在日本加入汉诗团体“随鸥吟社”。

[26] 叔同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黑田清辉主持的画社白马会。

[27] 1906年,李叔同在东京创办话剧团体春柳社。

[28] 1906年10月4日(明治三十九年10月4日)东京《国民新闻》报刊发记者采访李叔同图文报道《清国人志于洋画》

[29] 1912年春夏间,李叔同在上海主笔《太平洋报》。

[30] 民国前后,李叔同在城东女学报刊《女学生》撰文,启蒙文艺。

[31] 1913年,李叔同编撰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友会会刊《白阳》,启蒙文艺。

[32] 1912211日,李叔同在上海加入南社。

[33] 1912年春夏间,李叔同在上海《天铎报》上,常常发表时文。

[34] 1912年,李叔同以李成蹊之名在《天铎报》发表时文。

[35] 1912年,李叔同《满江红 民国肇造志感》中有此句。

[36] 1898年秋,李叔同从天津南下沪上,初居卜邻里。

[37] 1900年春,李叔同从卜邻里搬至青龙桥街城南草堂居住。

[38] 1901年秋,李叔同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班。

[39] 1911年夏,李叔同携日妻,居住沪上西门外宁康里。

[40] 1917年春,李叔同携日妻居沪上海伦路。

[41] 1912年春夏间,李叔同在上海望平街《太平洋报》主事。

[42] 1913年,李叔同携日妻,曾住南林里。

[43] 1913年,李叔同曾携日妻住华兴坊。

[44] 1916年,李叔同曾携日妻居太安里

[45] 1911年秋,李叔同入天津直隶高等工业学堂任教职。

[46] 1912年春,李叔同入上海城东女学任教职。

[47] 1915年,李叔同入南京高等学校任教职。

[48] 1912年秋,李叔同入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教职。

[49] 1913年,李叔同加入西泠印社。

[50] 当湖是平湖的古称,李叔同自称当湖布衣。

[51] 李叔同的教育方针是“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

[52] 丰子恺叙述他的老师李叔同是从物质的一楼走到精神的二楼,再上灵魂的三楼探索世界的人。

[53] 李叔同的创作有经典歌曲《送别》。

[54] 1918819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字弘一。

[55] 杭州虎跑定慧寺,是李叔同出家成为弘一法师的寺院。杭州玉泉寺,又名清涟寺,是弘一法师常常驻锡之地。

[56] 杭州灵隐寺是弘一法师受戒的寺院。嘉兴精严寺,是弘一法师出家后首次阅藏的寺院。慈溪五磊寺、金仙寺都是弘一法师修行弘法驻锡之地。

[57] 慈溪伏龙寺、上虞法界寺、温州庆福寺、温州宝严寺,都是弘一法师修行弘法驻锡之地。

[58] 《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是弘一法师佛学著作之代表作之一。

[59] 《护生画集》是弘一法师与弟子丰子恺合作的诗画集。

[60] 1933年春,弘一法师在厦门妙释寺演讲《改过实验谈》。

[61] 厦门南普陀寺,是弘一法师修行弘法驻锡之地。弘一法师常在南普陀寺内的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教导学僧。

[62] 1936年春,弘一法师在厦门南普陀寺为学僧讲《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63] 福建晋江草庵、泉州开元寺慈儿院、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都是弘一法师修行弘法驻锡之地。

[64] 福建永春普济寺、泉州承天寺、泉州开元寺,都是弘一法师修行弘法驻锡之地。

[65] 福建惠安净峰寺、晋江福林寺、青岛湛山寺,都是弘一法师修行弘法驻锡之地。

[66] 福建泉州承天寺月台别苑、南山律苑,,都是弘一法师修行弘法驻锡之地。

[67] 1938年冬,弘一法师在福建安海金墩宗祠演讲《佛法十疑略释》。

[68] 1929年夏,弘一法师在福建永春桃源殿演讲《佛教之简易修持法》。1935年春,弘一法师在厦门万寿岩演讲《净宗问辨》。

[69] 1939年,弘一法师在福建永春普济寺编撰《南山律在家备览》。

[70] 1933年闰五月,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天元寺演讲《敬三宝》。

[71] 1933年五月,弘一法师在福建厦门万寿岩演讲《授三皈依大意》。

[72] 1933年七月,弘一法师在泉州承天寺演讲《常随佛学》。

[73] 1933年,弘一法师在泉州承天寺演讲《改习惯》。

[74] 弘一法师联句有云: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

[75] 弘一法师有联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76] 弘一法师临终绝笔:悲欣交集。

[77] 弘一法师有联句: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

[78]抗战时期,弘一法师常书联句:念佛不忘救国。

[79] 弘一法师平时喝的是淡淡的白开水,吃饭下的是咸菜,常以此津津有味。

[80] 平湖人民概括李叔同的人格精神为八个字:凡事认真,勇猛精进。

[81] 赴朴初赞弘一法师诗中有句:无数奇珍供世眼。

[82] 弘一法师最后遗偈有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83] 20049月,平湖九龙港畔的平湖李叔同纪念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84] 平湖李叔同纪念馆坐落在东湖畔,建筑外形似一朵盛开的白莲。

[85] 世间植物大都先花后果,唯独莲花是花果同生,因果同在,与佛教因果之说相合。

[86] 弘一大师汉白玉像安放在平湖李叔同纪念馆莲花建筑中间花蕊的位置。

[87] 李叔同纪念馆建筑在东湖大瀛洲上。

[88] 平湖李叔同纪念馆建筑外形如一朵盛开的白莲,故称其为莲馆。

[89] 李叔同(弘一法师)曾在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留下足迹。

[90] 李叔同(弘一法师)曾在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留下足迹。

[91] 李叔同出生在天津海河边的李家老宅。

[92] 李叔同自述本籍浙江平湖。阿奴是平湖方言“我”的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