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的佛教
实证的佛教

衣中宝珠(048)「胜进」──修观的四个阶段

2020-07-07 实证的佛教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胜进」──修观的四个阶段

复次,于诸行中如理修者,有四胜进。谓胜进想,略有三种:一、未得为得,二、未会为会,三、未证为证。若为获得现法乐住,名第四胜进。

在有为法上面做如理思维的观行,有四种胜进(殊胜的精进)。一、为了得到所还没有得到的胜进。二、为了学会还没有学会的胜进。三、为了证得还没有证得的胜进。四、为了保持于安乐而修习的胜进。

最初能得先所未得预流果故,当知是名未得为得。

第一胜进是为了得到还没有得到的初果,第二胜进是为了学会修道位尚未学会的法,第三胜进是为了证得阿罗汉,第四胜进是为了保持安乐而勤修观行。

预流果就是初果,这是说初果将来可以成为圣人,真观常说,初果是转凡成圣的起点。初果不算是圣人,但是可以称为圣弟子,因为他是圣人的弟子。所谓的圣人,一般是指佛、初地以上的菩萨、辟支佛和阿罗汉。这表示凡夫乃至初果向,还称不上是圣弟子,既然不是圣弟子,当然也不是佛弟子。很多人虽然受了三皈依,却在毁谤三宝,修外道法,这样怎么能算佛弟子呢?

即此为依,复能契会上学果故,当知是名未会为会。

以初果的证得为基础,又能契会初果以上的有学位(二果和三果),这就称之为「未会为会」。

即此为依,复能证得阿罗汉果,于诸惑断能作证故,当知是名未证为证。

以三果为基础,又能证得阿罗汉果,对于证明自己已断各种烦恼,这称之为「未证为证」。

若已证得阿罗汉果,更无未得为得,乃至未证为证故正勤修习,但为现法乐住正勤修习。

如果已经证得阿罗汉果,解脱道的功课已修习完毕,已经没有未得、未会、未证的法,这时候只是为了保持安乐而修观行。(因为只要离开这个观行,痛苦和烦恼马上就扑面而来。)

而且,他过去勤于观察五阴的无常、苦、空、非我,因而证得阿罗汉果,即使现在已没有需要再学解脱道的法,仍然会依照继续做深观,这是一种有利的习惯,一直产生善性循环,所以会不断地持续下去。就好像一个学会骑脚踏车的人,他知道怎么保持平衡,不会故意让自己倾斜而倒下来,一定会继续保持平衡向前行。

现法乐住是有余涅槃的境界,无余涅槃已无觉知心,所以没有「现法乐住」的问题。有余涅槃仍有「微苦所依」,包括肚子饿、天气太冷太热造成的不舒服、蚊虫叮咬的痒。

综上所述,从凡夫修到阿罗汉,全都要精勤观察五阴的无常、苦、空、非我。这是声闻法的精义所在。所以,请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法门,不然就等于是把黄金当废铁拿来贱卖。有的人不重视这个法门,跑去修数息、气功、禅定,那个东西会比这个好吗?你一定要好好地想,好好地思维,声闻法主要就是修这个,不要去修一些奇奇怪怪的法门。这个法门很重要,要是你看轻了这个法门,就是轻法、慢法,没有办法证得初果。

现在有很多人,自称是阿罗汉、地上菩萨,甚至自称是佛,因此聚集了许多徒众,但是讲的法却没有经教依据,从来不劝徒众观察五阴无常,反而让徒众坚固五阴,例如双身法即是在坚固受蕴,气功则是在坚固色蕴,这是反其道而行,就好像在海边修筑沙堡,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最后都会被风雨和潮汐所摧毁。

像有的人有神通,能够帮人治病,预知未来,这个都不稀罕,没有办法改变五阴无常的本质。要是你看到这里,还不起半点欣喜之心,反而喜欢外道法,你就是「不般涅槃种性」,至少在此生没有解脱的可能。所以,真观请大家一定要把这个法当成最殊胜的解脱法,它能够让你很快地证得果位,脱离生死轮回,远远胜过一切的外道法。

又依自义,有三胜进想:谓于诸行中厌背想,过患想,实义想。厌背想者,复有四行[1]:谓于诸行思惟如病,如痈,如箭、恼害。

又依着自己的如理观察,有三种胜进想,也就是在各种有为法当中起厌背想、过患想和实义想。厌背想又可以分为四种观行,也就是思维有为法如病、如痈、如箭、如恼害。

如病者,谓如有一因界错乱所生病苦,修厌背想。

如病,就像因为「界错乱」而产生的病苦一样,用这种方式来修厌背想。

界错乱,是指四种邪见:常见、断见、现法涅槃见和萨迦耶见。[2]这里暗示,众生的四种邪见会产生病苦。

如痈者,谓如有一因于先业所生痈苦,修厌背想。

如痈,就像因为先前恶业所生的痈苦一样,用这种方式来修厌背想。

痈,是指脓肿。这里暗示,先前的恶业会产生脓肿的痛苦。

如箭者,谓如有一因他怨箭所中之苦,修厌背想。

如箭,就像有人在中伤你一样,用这种方式来修厌背想。

恼害者,谓于亲财等匮乏中,因自邪计所生诸苦,修厌背想。

恼害,就像有人不正确地思维自身的孤苦贫穷(例如有人不甘贫穷而怨天尤人)而产生各种苦一样,用这种方式来修厌背想。

如是名为修观行者,于诸行中修厌背想。

这样称之为修观行,这是在各种有为法当中修厌背想。

《论》将病对应邪见,痈对应先业,箭对应小人中伤,恼害对应邪计匮乏,这在《经》文当中并没有提到,已是一种阐述与发挥,而不是单纯的文字解释。

过患想者,复有二行:谓于诸行思惟无常,及思惟苦。

过患想有两种:一种是思维有为法的无常,第二种是思维有为法的苦。

实义想者,亦有二行:谓于诸行思惟空性,及无我性。

实义想也有两种:一种是思维有为法的空性,一种是思维有为法的无我性。

这里的空性,是指空的性质,而且这个空是有为空,不是无为空。大乘法的「空性」是无为空,与这里的「空性」意义不相同。[3]

这里所谓的「实义」是指世俗谛中的真实道理。

此中先于过患想及实义想正修习已,然后方能住厌背想。当知此中先说其果,后说其因。

要先修过患想(无常、苦)和实义想(空、无我),然后才能住于厌背想(如病、如痈、如箭、恼害)。要知道,经文是先讲果再讲因。

[1]「复有四行」,《杂阿含经论会编》作「复可四行」,今依《瑜伽师地论》。

[2]参见第5 经下面《地论》的解释。

[3]《瑜伽师地论》卷90 :「空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此中有为空,无常恒久久安住不变易法,及我我所。若诸无为,唯空,无有我及我所,又此空性离诸因缘,法性所摄。」(CBETA2019.Q4, T30, no. 1579, p. 812a9-12) 这段经教是解释305 经,等后面出现时再解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