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华素斋
上海龙华素斋

话说上海的端午民俗

2019-07-13 上海龙华素斋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在2009年9月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端午节就入选了《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说起端午,大家最熟悉的还是“赛龙舟、包粽子、插艾蒲、饮雄黄、佩香囊”这五大习俗了。其中前两项一直以来都与屈原的故事相联系,而后三项其实是上古浴兰除恶习俗的延续。除此以外,在上海地区也还有着一些地方性的特色端午节俗。下面就让我们来慢慢了解一下吧!

唐代诗僧文秀作《端午》诗,即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可见唐人对于端午节的认识就已是如此了。包粽子和赛龙舟的节俗起源于古代荆楚地区,到了隋唐时期才逐渐成为全国性的端午活动。

“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

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

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南朝]吴均《续齐谐记》

相传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非常哀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搜寻。同时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遭到鱼虾的侵蚀,人们都自发的向江中投粽子。之后每年五月五日都以划龙舟和投粽子的方式来纪念屈原。唐代白居易《竞渡》诗有云“竞渡相传为汨罗”,宋代晏殊《端午词》云“九子粽新传楚俗”皆是叙述此事。

明清以来,赛龙舟在上海地区也一直是社会各界最热衷的节俗活动之一。据明代万历上海《嘉定县志》记载:“端午有龙舟之戏,具五方之色,多蒿师为之。”清代光绪《嘉定县志》:“端午前后数日,龙舟竞渡,精彩夺目,画船箫鼓,骈集喧阗,举国若狂。”清代杨光辅《淞南乐府》:“淞南好,重五闹龙舟,破浪快船夸技勇,凌风画舫斗歌喉。”

这些史籍里记载的盛景今人已经很难想见了。在1948年的美国《生活(LIFE)》杂志上记录了当年黄浦江赛龙舟的情景,浦江两岸到处人头攒动,百舸争流,好不热闹。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申城这一风俗延续至今,在今年的6月1日、2日,2019年中国龙舟公开赛(上海·普陀站)暨第十六届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也在各界的期待下隆重举行,来自6个国家的88支队伍将在苏州河普陀段水域百舸竞渡,一品端午气息。

旧时过端午,家家户户都是自己包粽子,而今会包粽子的家庭已经很少了。为了传承端午的非遗文化,龙华素斋特别举办了一场“千年龙华制作古法粽子”的亲子活动。龙华素斋的非遗技艺大师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包粽叶、填料、扎粽绳,通过这场活动,让大家、小家,大手、小手一起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共同体会端午文化。

 <<  点击图片链接  >>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一般认为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了。屈原在他的《九歌·云中君》中就讲:“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而这个“浴兰汤兮沐芳”就是儒家《大戴礼记·夏小正》里面所记载的上古端午的一个重要活动“蓄兰沐浴”,所以后来《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古人对于端午有两种认识:其一,认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是一年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所以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表示是一年之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其二,正因为气候对人的影响,所以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需要在这个时候祛毒防瘟、驱邪穰灾。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了中国人过端午,家家户户要在门上插菖蒲、艾叶,大人小孩要饮雄黄酒、涂雄黄朱砂的风俗。

在上海地区,过端午还要挂香囊、插健人、吃白和蛋、贴佛像道符、雄黄画额。据清代《法华乡志》记载:“小儿以雄黄抹额,采丝索独囊蒜,系胸前以辟邪。”《二十六保志》:“妇人插艾,曰健人。”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儿童争买雄黄酒,妇髻玲珑插健人。”

妇女用彩绸制作成骑虎小人插在发髻之上,称为“健人”,寓意祝夏健康。在煮粽子时放入鸡蛋,去壳后名曰“白和蛋”。寓意孩子吃了光洁如蛋,不长疖疤;女子吃了皮肤就会如同鸡蛋白一样光洁。

钗头艾虎辟群邪,

晓驾祥云七宝车。

——[宋]王沂公《端午帖子》

古人视老虎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的神兽,民间多取其形为物,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宋代陈元规《岁时广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艾虎或以艾草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而在上海地区还习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丰子恺《雄黄角黍过端阳》

另外,明清以来人们还会张贴佛像道符等用以辟邪。据光绪年间上海《罗店镇志》的记载,“僧家以黄标纸印佛像,道家以朱墨画符,遍送人家。午时,贴之辟邪。女僧则以彩纸剪作诸毒物,谓之送老虎。”


▲韩敏《丙申端阳小品

传统端午时节民众喜欢用朱砂、雄黄、香药为内料,外以丝布包裹,并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香囊。小孩佩挂不但清香四溢、避邪驱虫,亦有装饰之用。

今年端午,龙华素斋还推出了特色香囊香包,选用天然顶级艾草香粉,留香时间长达1至3个月。在香包上还用传统刺绣工艺,绣制照诚大和尚书写的“福”、“益”、“定”、“龙”等文字。不论是挂于衣襟,还是作为手机挂件,即可留香驱虫,又能感受端午节俗。

选用天然顶级艾草香粉

留香时间长达1至3个月

上述这些端午的申城习俗有些成了历史故事,有些延续至今。如同您喜欢的非遗产品龙华素粽一样,正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坚持才有了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中国传统节俗的背后都有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龙华素斋也欢迎您来龙华古寺感受传统文化,祈福端午。

值此己亥年端午佳节,

祝各位阖家安康,万事如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