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中宝珠(043)输屡那诣舍利弗所
37;37(31)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在耆阇崛山。时有长者子,名输屡那,日日游行,到耆阇崛山,诣舍利弗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
这个时候输屡那还没有归依,他前来向舍利弗问法。舍利弗说完法后,他便证得了初果。
时舍利弗谓输屡那:
若沙门、婆罗门,于色不如实知,色集不如实知,色灭不如实知,色灭道迹不如实知故,输屡那!当知此沙门、婆罗门,不堪能断色。
如是沙门、婆罗门,于受……。想……。行……。识不如实知,识集不如实知,识灭不如实知,识灭道迹不如实知故,不堪能断识。
输屡那!若沙门、婆罗门,于色如实知,色集如实知,色灭如实知,色灭道迹如实知故,输屡那!当知此沙门、婆罗门,堪能断色。
如是输屡那!若沙门、婆罗门,于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如实知,识灭如实知,识灭道迹如实知故,输屡那!当知此沙门、婆罗门堪能断识。
在这段经文里,多次讲到「不如实知」和「如实知」。我在《实证佛教导论》中反复地强调观行,观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如实知」。如实就是符合事实,如实知就是你所知道的东西要符合事实。反之,就是「不如实知」。
舍利弗告诉输屡那:如果一个修行人,也许他是沙门,也许他是婆罗门,对于色法不如实知,对于色法的聚集不如实知,对于色法的消灭不如实知,色灭道迹——也就是怎样消灭色法——也不如实知,如果这几件事情他都不知道的话,那么,这位修行人就不能把色法断灭掉。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要把色法「断灭」掉。因为佛教在讲「涅槃」的时候,都说要把有为法统统都断灭掉才能证无余涅槃。有为法是指「三界有」,也就是蕴处界的这些法。《阿含经》在这里讲断灭色法,目地是要证无余涅槃。这是小乘法而不是大乘法。
佛教的四圣谛「苦、集、灭、道」,这里讲了三个,色集、色灭、色灭道迹(色道),好像没有讲「色苦」。其实苦就在「色」本身,色法的存在本身就是苦。这一点《杂阿含经》在前面已经反复讲过:色法一定是无常、苦、空、非我。这表示色法的存在本身就会带来痛苦。所以这一小段相当于在讲色法的苦集灭道。
同样的道理,于受、想、行、识,如果你不知道它的苦、集、灭、道,就没有办法把受想行识断灭。反过来说,当你知道色、受、想、行、识的苦、集、灭、道,就有能力把它们断灭掉。
以上是舍利弗尊者告诉输屡那的第一个重点,你必须知道五阴的苦、集、灭、道。接下来讲的是理由,是进一步的观行。
「输屡那!于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答言:「无常。」
又问:「若无常者是苦耶?」答云:「是苦。」
舍利弗言:「若色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圣弟子宁于中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
「输屡那!如是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耶?」答言:「无常。」
又问:「若无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
又问:「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圣弟子宁于中见识是我,异我,相在不?」答曰:「不也。」
舍利弗尊者问输屡那:「你认为色法是常还是无常?」输屡那答:「无常。」又问:「如果是无常,那是不是苦呢?」答:「是苦。」
在这个问答过程中,双方都承认色法是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所谓的「我」是真妄和合。为什么这样说?四部《阿含经》里讲的「我」,很多时候都是指第八识,特别是在讲「五阴非我」的时候,一定是指第八识而不是指五阴。因为如果大家已经把五阴当成是「我」,又为什么要再讲「五阴非我」?比如讲「我是中国人」,又讲「中国人非我」,这样不是太奇怪了吗?「我是中国人」的「我」很明显是五阴,但是讲「五阴非我」就不一样了。如果你觉得不是很清楚,就把《实证佛教导论》第五章有关于第六见处的「我」的部分好好读一遍。这是很重要的部分,在《实证佛教导论》里解释得很清楚。
从「非我」「不异我」可以看出,这个「我」指的就是第八识。第八识是真妄和合,心体的部分是常住法,内含的种子是无常法,它可以记录五阴的造作,五阴的造作又会改变种子的内容。这些种子流注出来就会形成五阴,五阴的样态就表现出来了。这很像现在的电脑硬盘,硬盘的功能和外壳必须是相对常住的,不能随便碰一下就毁掉了;硬盘里面存储的资料是可以改变的。你可以把第八识想象成一个硬盘,是电脑的永久储存体,它至少要在世间存在几年,在关机以后它的功能还可以延续,资料也不会丢失,以世间的观念而说它是永久。你按键盘输入的资料会存入硬盘,硬盘中的资料输出到萤幕上就变成文字图像等等。你就用这个观念来理解第八识和五阴之间的关系。这样你就知道,萤幕不等于硬盘,但是萤幕所显示出来的内容和硬盘中的资料是一对一相应的。比如现在你在萤幕上看到《杂阿含经论会编》的注释,你就知道电脑的硬盘中一定会有这个资料,这个资料是和它一对一相应的,所以就说它和资料「不相异」。
这样你就知道,因为人过去世的造作,第八识含藏的种子流注出来就变成人的现在世,甚至是当下的这个五阴。这里还有很多细节,都属于大乘法的部分,需要自己去现观。但是你按照这个譬喻来理解,《杂阿含经》里的「五阴非我、不异我」就都能看懂了。而且这个部分和大乘经典讲得一模一样。《实证佛教导论》第七章举了很多大乘经论,包括《成唯识论》《大乘起信论》等,都是这么说的。所以这个部分你不要怀疑,如果不这样解释就根本解释不通。有些人会毁谤,但是他的解释和大乘的经教都不符合,甚至和《阿含经》也不符合。你要很仔细地分辨,很多人的解释都是错的。有人说:这个「我」只是一种观念。其实不是,你看这一篇的上下文就知道,这个「我」很显然是指一个常住法,通过「我」和五蕴两者体性的比较反映出这个「我」是没有痛苦的、不变易的法。所以舍利弗说:你既然知道色受想行识是无常、苦、变易,你就知道这样的五蕴不可能是恒常不变的「我」。这就可以看出,两个人之间有这样一个共识存在。
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于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
输屡那!圣弟子于色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圣弟子于识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时输屡那闻舍利弗所说,欢喜踊跃,作礼而去。
这里也是在说明:知道五阴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就是如实知;如实知五阴与我的关系之后,你就会讨厌它,离开对于五阴的欲望,继而离开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而得到解脱。
38;38(3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在耆阇崛山。时有长者子,名输屡那,日日游行,到耆阇崛山,诣舍利弗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
时舍利弗告输屡那:
若沙门、婆罗门,于色不如实知,色集不如实知,色灭不如实知,色味不如实知,色患不如实知,色离不如实知故,不堪能超越色。
若沙门、婆罗门,于受……。想……。行……。识不如实知,识集不如实知,识灭不如实知,识味不如实知,识患不如实知,识离不如实知故,此沙门、婆罗门不堪能超越识。
若沙门、婆罗门,于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此沙门、婆罗门堪能超越色。若沙门、婆罗门,于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此沙门、婆罗门堪能超越识。
「输屡那!于汝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答言:「无常。」
「无常者为苦耶?」答言:「是苦。」
「输屡那!若色无常、苦,是变易法,圣弟子于中宁有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
「输屡那!于汝意云何?如是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答言:「无常。」
「若无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
「输屡那!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圣弟子于中宁有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
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于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
输屡那!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于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
输屡那!圣弟子于此五受阴,正观非我,非我所。如是正观,于诸世间无所摄受,无摄受者则无所着,无所着者自得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长者子输屡那,闻舍利弗所说,欢喜踊跃,作礼而去。
这个小经和上一小经的内容差不多。刚才讲修行人要知道色、受、想、行、识的苦、集、灭、道,在这里又加了味、患、离。味,就是爱味。患,知道它的过患。离,离开它的系缚,也就是解脱。